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还是相信固态电池 (第1/2页)
欧美的制裁一下来,国内的电池行业确实受到冲击,各大电池企业也在讨论应对策略。
就在许青舟做报告书的时候,宁德时代正在开会。
会议室中。
陈荣轩已经开始爆脏话了:“这群狗东西见玩不过我们,又开始搞这些阴的。”
CEO白明哲沉声,目光看向一侧戴着眼镜的中年:“现在说这些没用了,张总,你先来说说我们的应对工作。”
其实,在此之前他们就已经听到了不少风声。
张泽峰点头:“我们已经成功入股澳大利亚锂矿公司Pilbara,锁定了锂资源的供应,另外,正在建立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系统,以便提前满足欧盟《新电池法》要求.”
虽然国内电池技术发展迅速,可优势主要体现在制造效率和成本控制,而全球产业链的规则制定、资源分配和市场准入仍由欧美主导。
制裁的本质是通过政治手段弥补技术差距。
白明哲转头看向一侧的陈荣轩,“老陈,说说你们技术部门的情况。”
“10月结束前,我们计划推出CTP(无模组)电池技术,能量密度提升至200Wh/kg以上,降低成本15%。”
陈荣轩继续说道:“高镍三元电池也在同步推进。”
锂离子电池,市场目前的焦点在磷酸铁锂电池和高镍三元电池上面,前者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成本低,是现在的主流电池,缺点是能量密度较低,后者则是主要布局在特斯兰,蔚来这样的高端车型上面。
一系列的措施已经敲定完毕。
就单单电池领域而言,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有足够强大的根基,应对欧美的制裁还算游刃有余。
会议室中有人感叹:“我有种预感,不出五年,世界电池将会是夏国的天下。”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国际竞争是同样的道理,米国提高关税,他们可以直接在米国本土投资建厂,借壳重生,或者通过墨西哥之类的国家规避关税。
陈荣轩开口:“如今,固态电池虽然仍然存在电导率低,充放电速度慢,容量衰减快,界面稳定性差这些技术难点。但固态电解质,正负极材料都在加速迭代,我做了下模型估测,预计2028—2030年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发展,将加速替代甚至颠覆燃油车市场。”
“是啊,我们的压力不小,得保持固态电池领域研究的先进性。”
张泽峰停顿片刻,继续说道:“其实,我最近看到,国际上现在出现了不少和锂硫电池相关的实验,甚至出现了技术之争,我们要不要考虑加大锂硫电池上的投入研究?”
陈荣轩摇头:“不,我们现在的重中之重是巩固现在的成绩,一旦分散注意力,很容易丧失先机”
其他几个人点了点头。
现在他们的占据优势,是乘胜追击,抢占市场的时候,基本没办法拿出更多的精力和资金用到锂硫电池上了。
尤其是,这样一个前景不明确的东西,不管怎么看都不划算。
时间如白驹过隙,日子在忙碌中飞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