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Kpop变局 (第1/2页)
“不得不说,《blindinglights》的成绩超出了我的预料。最开始我也认为这是一首流行爆曲,但没想到,它是一首超级爆曲。一个个雄心勃勃的挑战者,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还面临了修改规则的冲击,可它即便短暂让出榜首,仍然能立刻抢回自己的王座!
“Xing!所有人都在期待你的英文专辑,如果你现在告诉我取消了发行专辑的计划,我一定会疯的。告诉我一定可以在明年的一月份发行英文专辑!我无比确信,它会是一张伟大的专辑!”
John在电话里异常亢奋。
听上去心情相当不错。
本来许幸听自己在美国的经纪人Kristint说,Interscope内部正在为Bighit和BTS的意外虚弱,感到烦闷。
他们本来已经说好了要签BTS,就等着到明年发正式签约的公告,结果BTS却看上去要崩溃了。
昨天Bighit的上市申请已经被正式拒绝,让他们变得更加风雨飘摇。
BTS深陷音源囤积的舆论深渊,所有粉丝都希望他们能够正式回应,但等来的只是一些媒体发出的完全无法说服其他网民们的洗地通稿。
BTS是在被想要摧毁Kpop的势力攻击,这样的通稿也出了很多,可韩国网民已经越听越烦躁。
或许Bighit指的是许幸和华国,但《blindinglights》毫不受影响的瞎眼可见统治力,每多拿一周冠单,就在说明Bighit在《dynamite》发行上对许幸的碰瓷有多离谱。把一切推给华国就觉得能逃脱指责了吗?
BTS成员在非正式渠道,也纷纷透露信息,卖了很多次惨。
这是最成功的公关动作,得到了粉丝们的怜爱,army们觉得七位单纯的孩子被公司隐瞒着他们进行的音源囤积行为毁了,孩子们的所有努力明明如血肉般真实,现在却质疑全都是虚假的。
骂方时赫万死莫辞,要求方时赫辞职的请愿,在韩国线上线下刷的到处都是。
嗯,既然自己在心底都不太相信许幸是打压Kpop的幕后黑手,硬要找一个让Kpop变成现在一团糟境遇的罪魁祸首,那就只能是方时赫了。
但方时赫完全当没看到,不管外界对他有多少指责,只是专注装死。
就像面临CJ集团提出的收购邀约时那样,不管外界分析认为Bighit的财务状况有多糟糕,方时赫依然坚定拒绝。
BTS的韩国粉丝还没有抛弃他们,Bighit还有Seventeen这支能够分担压力的当红男团,他认为Bighit只是需要暂时收缩之前大步前进的开拓步伐,缓个一年,等疫情尽快过去,尽快开始让两支男团巡演,就能重整旗鼓。
沉淀一年,也再想想以后的发展策略。
规则修改后,拿到B榜冠单的难度大幅增加了,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可能,需要注意的,就是尽量避开许幸。
现在的许幸,已经不是BTS,甚至更大的说,不是整个Kpop能碰瓷的了。
方时赫打定了主意要战略收缩,甚至在考虑砍掉早早就计划在上市成功后第一时间推出的组合,还有那些筹备中的女团计划,全都放缓。
他自然就无法再让Interscope看到之前吹嘘的美妙前景。
Interscope已经有了亚洲的许幸和Blackpink,如果环球唱片仍然对他们感兴趣,可以让其他厂牌签下BTS。
Interscope也希望方时赫能够接受CJ集团的收购邀约,那样Bighit仍然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合作伙伴。
现在Bighit暴露出来的,还有方时赫说了太多的谎,BTS在亚洲的粉丝实力远远不如许幸的粉丝。
华国实际上也对BTS至关重要。
在《dynamite》正式发行那周下载的惊人含水量,就是Bighit在失去大部分华国粉丝后的直观反映。
BTS的国际粉丝组织,因为华国粉丝的毁灭性覆灭,也陷入一片混乱。原本那些华国粉丝愿意粉饰BTS的一切数据,为BTS的海外站提供一切帮助。
比如倾其所有打钱,以及在拿到合格的美区账号后,进行高强度的人工刷榜……
这在之前BTS那几首刷上B榜单曲的作战行动中,都有体现。
可那周BTS在华国的后援会,跑得几乎只剩下Bighit的职粉。
Bighit现在惨淡的财务状况,除了收购Pledis的那笔贷款外,也是因为他们在那样的情况下,依然在那周选择了进行超出实力上限的赌博。
John作为美国唱片界的顶层人物,确实看不太清原本Bighit在亚洲的实力,但把他们这些在美国的动作看得清清楚楚。
Scooter都开始后悔在BTS身上押宝了。
就像业界在私下交流看法时讲到的那样:亚洲已经有了Xing,怎么可能还会真正对BTS疯狂?
只是因为他们7个人,Xing一个人?
因为他们跳舞打扮得像娘们,Xing不跳舞阳刚硬朗?
Bighit也知道这一点,他们知道自己必须赢下Xing,至少能在营销中赢过,那样BTS才可能取代成为亚洲在世界上的代表。
毕竟许幸的发展重心在华国,而BTS愿意永远留在美国。
最终BTS失败了,Bighit失败了,方时赫失败了。
不仅在美国,在世界上失败,甚至在韩国本土都在大溃败。
他们还不愿意用最快的速度卷土重来,方时赫只想把Bighit牢牢抓在他的手里。
Interscope没有任何理由等他们。
Kpop不是只有Bighit,许幸之前推荐的组合Blackpink,就表现不错,听说许幸还跟Kpop的老牌王者SM关系匪浅。
SM也试探过前往美国发展。
如果他们决心强烈,Interscope也不是不能换个合作伙伴。
“所以,Xing,你觉得呢?我听CJ集团的公关说,他们内部也有跟SM娱乐合作的计划。如果我们合作,会怎么样呢?”
John在夸张的感叹完后,进入了正题。
什么“伟大的专辑”,许幸还是有逼数的,自己现在发的所有英单,在欧美乐评界最高也只拿到三星的评分,还是在进行了一定公关努力后的结果。
前世这些纯商业成绩逆天的单曲,乐评就不怎么样,换华国人许幸来,还是刷榜争议满天飞的许幸,那些乐评人更不会给好脸色。
所以,这才是这通电话的主题。
“听上去还不错,SM相对Bighit,有在海外积累不足的缺陷,但如果有CJ集团帮忙,他们应该也能很快迎头赶上。SM这样的公司,比起Bighit,更有底蕴,不会那么浮躁,会是一个很稳定的合作伙伴。但问题是,SM跟CJ集团关系一般,甚至还有些疏远,他们不一定愿意跟CJ集团进行深入合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