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第2/2页)
虽不清楚寨里是否用上,但东山村外知晓的人想必不多,就是东山村还记得的人可能都寥寥无几。
最重要的是,江愿依稀记得这几个不成熟的符号并未纳入册中。
江愿的言下之意江河听明白了,他神色严肃:“我去打听一下,你忙去吧。”
院内已经有人探头探脑了。自来到山上后,江愿经常忙得不见踪影,长辈们说是有幸被二管事看中帮着处理杂事,但少有空闲至此还是令人捉摸不透。
不过总归不是什么坏事。
江河晃掉脑中的杂念,和江驹分头去打探消息。
待傍晚再碰面时,不用问就能看到江河脸上的遗憾。
“我打听过了,江雁大侄女生前没同方二檀碰过面。字是方二檀回家探亲时同他媳妇儿学的,他媳妇儿逃难时遇见了一位女郎,那位女郎很好心,将他媳妇儿想认的字写在木板上。”
“那位女郎?”江愿见江河住嘴不再往下说,忍不住催促问出最关心的问题。
江河特别知道江愿着急听到什么,他当时也是一样的心情。
“那位女郎名唤蒋草,说是荣阳县人,年十六。”
其实方家人私下猜测年龄应该不会超过十二三,听口音也不像荣阳县人,更像是府城或荣成县的。但不管真假,人家有意隐瞒的事没必要说破,方家人要承情。
江雁因为这几年身体不好长得慢些,见到只会觉得比真实年龄还要小,一听十六岁,名字又不一样,江河就将刚生出不久的念头按下。
江愿倒是有些拿不准,出门在外名字可以编造,但这年龄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