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庭三郡 (第2/2页)
李靖随即将后勤调到高昌,但李靖并不打算将后勤放在高昌,高昌北面是天山,要穿越天山,后勤运输太费力。
李靖便将目光投向了天山北面的金满城,这座城池曾是车师国的都城,是汉朝军队修建,唐朝就以金满城为治所,建立了庭州,北庭节度府就设在金满县。
大隋朝廷早已意识到,必须要在天山北面建一个行政区,金满城就落入了朝廷的眼中。
休整了三天,大军继续北上,沿着车师古道向天山北麓而去。
车师古道其实就是横穿天山的一条峡谷通道,也是丝绸之路北线的必经之路。
如果商队要走伊丽河谷,那就必然要穿过车师古道进入北庭,如果走南线,那就要南下翻越银山,走焉耆、龟兹一线。
所以高昌国也是丝绸之路的分界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但从另一方面,高昌国位于盆地,四面环山,一旦被大隋控制,基本上就不会再丢失,除非是唐朝后期那样,失去了河西走廊和整个西域,被吐蕃和回鹘瓜分。
从战略位置而言,高昌国更适合成为后方,偏重于防御局势,如果战局处于进攻开拓状态,那么天山北麓的庭州更重要一些。
数日后,隋军主力抵达了金满城,金满城内也有汉人,但人数远没有高昌国多,约万人左右,由于车前国早已灭亡,金满城属于高昌国的疆域。
李靖当即在这里宣布建立第三个郡,北庭郡,将金满城改为金满县,将另外两个小城,奇台城改为奇台县,蒲类城改为蒲类县,同时由徐世绩出任北庭行营总管。
但北庭行营总管的管辖范围很广阔,不光是高昌、伊吾、北庭三郡,还包括伊丽河谷以及碎叶。
接下来,隋军真正的硬骨头是伊丽河谷和碎叶,基本上就是和西突厥决战。
李靖以金满县为后勤重地,命令大将王孝师率军五千坐镇金满县。
李靖继续率领四万大军和五万头骆驼继续杀向伊丽河谷。
伊丽河谷北面是西北至东南走向的车岭,南面是西南至东北走向的天山,两座大山正好相汇形成一个夹角,这里就是伊丽河谷的起点。
但进入伊丽河谷有南线和北线南线是乌孙古道,穿过天山到龟兹,另一条线也叫乌孙古道,穿过天山到姑墨。
而北线则叫弓月古道,经过今天的赛里木湖和独库公路,隋军在弓月城遭遇五百突厥军的阻拦,但再艰险的军城对隋军都是小菜一碟。
经过一个时辰激战,隋军轻松拿下了弓月城,全歼五百西突厥军,并从这里突厥士兵口中得到了一些重要情报,比如伊丽河谷内有牧民大帐五万顶,军队三万人,牛羊数百万头。
夺取弓月城后隋军继续南下,穿过车岭大峡谷,十天后,大军终于进入了伊丽河谷。
这里是整个中亚最富饶的一片土地,整个面积达十五万平方公里,呈现在隋军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绿洲,到处是大片大片森林和草原,南北是皑皑雪山,这里降雨丰沛,无数条河谷汇集成伊丽河,向西方夷播海流去。
但摆在李靖面前的形势也很严峻,他不仅要击败西突厥,还要伊丽河谷内建城,驻扎下来,这样就需要大量的补给。
紧靠金满县的后勤补给远远不够,他必须要夺取西突厥在伊丽河谷内的牛羊,不能让它们跑掉。
进入伊丽河谷后,李靖下令全军加快速度,尽快和西突厥军主力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