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纲常 (第1/2页)
两人言罢,之后转身,从容地向着那间朴素的办公屋舍走去,仿佛刚才那短暂的剑拔弩张从未发生过。
那条蛟龙看了看李俊,见他点头,便又重新伏下巨大的头颅,闭上了竖瞳,院落中那令人窒息的威压也随之缓缓收敛。
茶香,取代了硝烟。
屋内陈设简单,一桌两椅,一套粗瓷茶具。
李俊亲自提起炉上咕嘟冒泡的铁壶,将滚烫的开水冲入放了粗茶叶的茶壶中,霎时间,一股略带苦涩却醇厚的茶香弥漫开来。他熟练地滤出两杯澄黄的茶汤,将其中一杯推到高见面前。
“东家,请。”
高见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呷了一口。
茶味很冲,远不如神都乃至龙宫饮品的精致,但是水好,很不错。
李俊也没有立刻追问,而是捧着茶杯,目光平静地看着高见,仿佛在等待什么。
高见于是开口,说道:“我走之后,也是经历了不少事情。”
他开始叙说。
入神都太学,发现了幽明地的事情,为了解决神都的人口买卖问题,直接在太学堵门立牌,号称“无敌”,一日之间连败太学十八名精英,如此打断了生意,站稳脚跟。
奉太学命前往凉州,面对的却是盘根错节、视民如草芥的凉州世家。
他以雷霆之势,将凉州世家高层屠戮殆尽!随后,并非自己占据利益,而是借助当地受压迫的麒麟部力量,重新架构秩序,将凉州从世家的私产变为一方可喘息之地。
因幽明地劫难,身陷黄泉之畔。于万鬼环伺,死气弥漫之地,非但没有沉沦,反而以悟性搅动幽明地,引来幽明地巨擘元律的瞩目与青睐,得以脱身。
再往东海,直面至高无上的龙王,突破瓶颈,登临七境。
每一件事,单独拎出来都堪称传奇,足以让人瞠目结舌。而串联起来,更能清晰地看到一条脉络——无论身处何地,面对何种势力,高见的目标从未改变。他在神都的张扬,在凉州的杀戮,在幽明地的坚韧,在东海的冒险……核心始终如一。
李俊静静地听着,脸上最初的些许疑虑逐渐被震惊、恍然和深深的敬佩所取代。
这些经历太过匪夷所思,但他似乎并未怀疑其真实性。他了解高见的为人,更知道对方没必要在这种事上欺骗自己。
毕竟,想要查证,其实很简单。
良久,李俊深吸一口气,端起面前的茶杯,以茶代酒,郑重地敬向高见:“东家……果然还是那个东家,之前……倒是我小肚鸡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高见端起茶杯与他轻轻一碰,淡然道:“无妨,换做是我,也会提防。世事险恶,谨慎些总是好的。”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李俊身上,“那么,你的这些际遇……又是从何而来?这麒麟,这蛟龙,还有你这身修为。”
李俊闻言,笑了笑,笑容里带着几分感慨和沧桑:“我的事……说来话就长了。不过,再长也得说。”他抿了口茶,整理了一下思绪,也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高见当初以雷霆手段覆灭左家,为沧州撕开一道裂口后便飘然远去,前往神都。他留下的,是一个群龙无首、却已初步见识到力量与组织所能带来改变的纤夫帮,以及一个被委以重任、心怀忐忑却又野心勃勃的李俊。
最初的日子,凭借高见余威和李俊自己的手腕,纤夫帮还能维持住局面,甚至趁机扩大了一些影响。但好景不长。
李驺方安插在沧州、负责“整顿官场”的势力很快注意到了这股不受控制的底层力量。
他们找上门来,态度算不上恶劣,甚至带着十分的“温和”。
他们亮明了身份——神朝户部尚书李驺方的下属,奉命整顿沧州吏治,梳理地方秩序。他们表示,希望纤夫帮能够“配合”他们的工作。
所谓的“配合”,并非让纤夫帮参与治理,而是——回归原位。
他们认为,天地生人,各安其分。
纤夫,就该去做纤夫的事情。这是“子承父业”的正理,是经典大义,是圣人垂训,是万世不易的法则。他们承诺,会保证所有纤夫都得到“应有”的待遇,不会再出现以往那种过度的压迫和盘剥。在他们看来,这便是“仁政”,这便是秩序。
他们说:“天地生人,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活在世,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尔等祖辈便是纤夫,子承父业,乃是正理,此乃经典之大义,圣人之明制,垂训将来,为万世不易之式者也!”
“安心做你们的纤夫,我等自会保证尔等享有纤夫该有的日子,绝不会再如以往般受世家压迫。”
“社稷所重,莫如纲常。纲常不顾,何社稷之能安?人人安守其位,天下自然太平!”
每个人都安守自己的位置,各司其职,天下自然太平。让纤夫回去拉纤,让匠人回去做工,让农夫回去种田,让士人回去读书做官……一切回归“正轨”,便是他们理解的“整顿”与“秩序”。
甚至,为了维持这种他们心目中的“稳定”,他们开始扶持那些被高见打压下去的、原本沧州的旧世家,试图让他们回到原有的位置上,因为在他们看来,世家治理地方,也是“纲常”的一部分。
这番言论和做法,彻底激怒了李俊和他身边那些渴望改变命运的兄弟们!
他们豁出性命去拼杀、去斗争,好不容易才从泥潭里挣扎出来,看到一丝挣脱命运枷锁的曙光,现在却被告知:你们做得很好,但现在请回到泥潭里去,我们会给你们一个干净点的泥潭?
之前是纤夫,这辈子就活该当纤夫?不能改命,那之前的奋斗和牺牲又算什么?巨大的屈辱感和愤怒几乎将李俊吞噬。
他自然不从,试图争辩,试图反抗。但在李驺方那些代表“朝廷法度”和“纲常秩序”的官员看来,这就是不识抬举,是刁民作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