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识人用人 (第2/2页)
魏延轻咳一声,拱手说道:“禀丞相,东面曹真兵重,虽说按照丞相所授的阵型可以抵御,但还是需要一重将前往统帅的。吴子远现在率军在武街防守,军中将领除了他之外,也只有属下堪称名将了。”
诸葛亮悄然用眼角余光朝着魏延的方向瞥了一瞥,没有作声。
魏延继续说道:“既然丞相欲要在西侧先攻张郃,那丞相在西把控全局更为妥当。属下自请去东面抵御曹真!两年之前属下就在下辨御敌,彼处山川地形尽皆在我脑中,定能为丞相阻挡曹真,使其不得寸进!”
诸葛亮语气平和的说道:“按照文长的意思,是要想去东面接替王子均吗?”
魏延一时挑眉。
什么叫接替?接替王平?
魏延急忙追问道:“丞相莫非是想让王平在东侧防住曹真?”
“不错。”诸葛亮侧脸看了眼魏延急切的面孔:“王平忠贞坚实,用兵稳重,足堪大用。我意让王平率其本部,以及马忠、高翔二人所部,合计万人,在下辨以东挡住曹真。”
魏延大惊:“王平愚鲁,如何能担此重任!若是此人用兵之时起了粗疏,防线一破,就真成了魏军两面夹击了,到时莫说属下,就连丞相也将临危!这等重要之事,怎么好交给王平,还是让属下去做吧!”
诸葛亮面上依旧波澜不惊:“文长,你方才之语是说若没了你,朝廷大军之中就再无一人可用了是吗,如何这般自傲?当年先帝选你镇守汉中,而非选了张翼德,这般故事你也忘记了吗?”
两人跪坐在桌案旁,魏延的目光与诸葛亮对视,竟也丝毫不怯,过了几瞬之后,方才作势下拜:
“丞相,北伐大业重于山岳,延夙来自信,只以国家大事为重,并无一时敢于自傲自矜!只是信不过王平罢了!”
诸葛亮长叹一声,微微欠身搀扶了魏延一下,魏延起身坐好之后,方才沉声安抚起来,就连声音也更动情了些:
“文长,你心中所想,本相全都明白。”
魏延愕然看向诸葛亮,不知他有何意。
诸葛亮道:“自建安二十三年之后,国家名臣、名将接连凋零。法孝直、黄汉升、关云长、张翼德、马孟起、赵子龙……若他们之中能有一人尚在,我也不至于将全军都捆在身边作战,分兵而击岂不更好?”
“可时势就是如此,天意总不能遂人愿。文长以国家为重,不愿信王平能领军据守于曹真兵锋之下。本相亦以国家为重,不信他人能够操持国政军略。”
“但是!”
诸葛亮的神情渐渐严肃了起来,双目如炬分外威严,对着魏延说道:
“东侧有两层防线,可以层层阻敌。车阵、鹿角、堑壕重重准备,就是为了阻挡曹真所部的。就算两条防线都失去了,还有下辨城可以作为依托阻敌!”
“可西边就不同了。曹真兵重,张郃却也同样兵多。除去王平的一万人,其余能战的也就只有两万人之数。兵力仍然稍弱。文长在西面领兵佐我击破张郃,才是一等一的要紧之事!”
“话已至此,孰重孰轻,文长应该明白!”
魏延拜道:“丞相深谋远略,属下拜服。丞相军略属下自当遵从,只听丞相临战调派就是!”
诸葛亮颔首:“文长起身吧,军务繁重,本相也要返回下辨了。本相预计张郃断了我军粮道之后,在狭山还要停留几日才能继续进攻。”
魏延也发声应道:“我也发觉了,自武都以来,张郃行军也好、作战也罢,都好似藏着掖着一般,甚是保守。若他何时来,左右不过二十里的距离,属下定会第一时间报与丞相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