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林蔚:楚云飞真够阴的啊!(求订阅) (第2/2页)
加入飞虎军,争取抗战连续胜利。
加入国军最光荣,我们是民族的武力,国家的希望,人民的武装。
还有就是征兵干部要挑选最容易说服的对象。
不仅仅要说服参军意愿较高的本人,还要说服其家属,再说服其亲友。
只有这样,才能够掀起群众运动,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
徐主任前几年还摸索出了其他的好办法,也被加入到了征兵条例之中。
就是通过树立典型的方式,选拔扩军英雄、参军英雄。
然后登报宣传,长治周报就会预留一个版面特意进行此类的宣传活动。”
严瑞风顿了顿,说了一大堆有些口干舌燥。
林蔚笑了笑,直接将茶杯递了过去:“严参谋”
“谢参座”
严瑞风话语之中明显带着一丝狠厉:“对于那些反动分子,我们也将适当的运用暴力进行镇压。”
“无法意识到民族危难,国家倾覆之危机,冥顽不灵者,也会采取公审,镇压等方式进行。”
“除此之外,关于退伍人员的安置,我们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学习。”
“当然了,以前晋绥军的时候就有不少的退伍士兵,这些人约七八千人,绝大多数都被安置到了各新训中心,以及各军队驻地周边参与到生产之中。”
林蔚接着又问:“哦?那他们可都愿意吗?”
“我们也采取自愿的原则..不过据我所知,九成以上的老兵都会选择留在部队驻地周边做些事情,回家的话,我们也会一次性发放退伍金、并且给予一定的路费。”
“地方政府也会对这些退伍老兵们给予部分的便利,尤其是在工作保障方面,山陕地区做的非常到位。”
“除此之外,在地方退伍兵员抵达之后,文化团体,学校、都会举办欢迎晚会,总体来说在楚长官的指导之下,退伍军人在整个山陕地区具备较高的社会地位。”
“同时各地的驻村干部也会对其日常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以防止出现其他问题。”
“这对于维护军队形象,保障军心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林蔚一怔:“那为什么各部队的缺额数量还会如此之多呢?”
严瑞风摊了摊手:“参座,您有所不知。”
“首先河北河南等地目前尚不具备施行条件,他们刚刚光复,生产生活尚未完全恢复,且因为作战集结为秋季,很多地方百姓尚未来得及秋收就匆匆逃离故土。”
“在这种情况之下,百姓们的抗战热情必然不会很高。”
“其次,也只有楚长官的那些老部队才能够做到军官不中饱私囊、士兵能够按时领到军饷和抚恤。”
“其他作战部队.积弊较为严重,也队伍之中旧军官数量较多,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替代和淘汰.”
“再加上连年的战乱,逃兵数量过多且各部队的惩罚较为严重、苛刻.”
严瑞风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片刻后,他深吸一口气,像是鼓足了勇气一般:“参座,请恕卑职斗胆谏言。”
林蔚缓缓点头:“严参谋,请讲”
“职以为:想要解决掉兵员补足的问题,就势必需要彻彻底底的大变革大改革才行。”
“参座,首先是执行形同虚设的兵役法。”
“政府虽然有所谓的兵役法,有钱有势者子弟无应征入伍,而被强制征走的,全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的子弟。
兵役机关对北正壮丁的残酷虐待,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壮丁们被征走之后,绳索捆绑、列队行进,前后左右都有军警荷枪实弹,如临大敌。
集中处所之后被严密关闭,如同对待囚犯一般。
食不得饱,病不得医、死不备棺。
克扣口粮,贪污医药,虚报棺材就是兵役机关的三大财源。
壮丁一旦被运走,那就是走进了鬼门关,如果能够逃跑掉,那就是三生有幸。
一旦被抓回,那就即被虐待致死,死于非命者,不计其数。
督察处近日正在着手督办此事,查证登封县强抓壮丁一事情
初步调查结果,触目惊心,令人”
林蔚久在中枢,自然清楚当前兵役制度的弊端以及基层实施的究竟是什么鸟样子。
征丁一千四百万,抵达前线并且真正发挥作用的仅仅只有八百万人。
剩下的六百万不是逃亡、失踪就是因为各种原因死在了半路上。
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
民国有部分的师管区运送兵员需要跋山涉水。
例如从福建送到河南,从四川送到山西等等。
这种远距离的输丁死亡率极高,就地征募逃跑率就极高。
有些部队抓到逃兵没有别的招数,不是折磨致死就是砍头挖心。
也不会再给其他的机会。
这种处理方式虽然严肃了军法,但对于当下的环境及新兵思想而言,又过于的残暴。
常瑞元曾在日记之中就写过这件事情。
补充五战区的新兵,接兵官前往四川接丁,并且放任士兵逃跑,或中途士兵生病更是不管不顾,如此便可以省出伙食费用归入接兵官们的私囊之中。
为了补足人数,接兵官便会在驻地周边再抓壮丁,以至于发生张冠李戴,冒名顶替之事。
又为了防止其逃走,更用绳索拴住,视同囚犯。
这种事情在各个战区都有。
鹿钟麟在视察各师管区征丁工作的时候,也遇到过数次这样的事情。
前不久,黄邵弘更是汇报,一个他们单位投考军校的子弟,在前往军校报名的途中被新兵部队抓丁,等到原本的机关单位去函证明询问的时候。
人都他娘的已经征到衡阳去了。
他林蔚作为常瑞元的心腹之一,自然也同样清楚兵役法之弊端。
常瑞元虽然严厉下面要整改,要执行。
但总体看来,只不过是喜欢说一些正确的废话。
例如什么军事第一,军人第一。
但是民国素来都是政策很好。
下面执行烂的一塌糊涂,甚至压根就不执行,基层掌控力度几乎等于没有。
如按西方国家(英、美为首)国家的总结,国军拥有着最好的兵员和最差的军官。
华北地区,一战区、五战区,以及八战区的烂摊子实际上就是摆在了林蔚的面前。
就宛如常瑞元将桂系将领处置甩给楚云飞以严格。
怎么处理,都是一件难事。
而现在,楚云飞已经将工作交接给了他这个名义上的三把手。
他若再想找人,只能够找华北联合指挥部名义上的总司令常瑞元。
哒哒哒~!
心情略显烦躁的敲了敲桌面。
严瑞风安静的站在一旁,等待林蔚做出最终的决定。
然而。
不过短短的几分钟过后。
办公室外的敲门声再度响起。
“请进。”
“参座,史蒂文斯准将,以及史迪威将军等美军顾问团抵达了长治.”
林蔚一怔:“怎么没有提前通知。”
张大云此时也稍显慌乱,有些焦头烂额:“这帮美国人昨天还在山城和诸公们谈判吵架,今儿直接飞抵的长治,没人收到通知,就连安保都尚未加强。”
“一定又是史迪威的主意!”
林蔚和史迪威共事过,在考察缅甸的时候就与史迪威有过密切接触,更不用说之前了。
史迪威的性格就是这样。
你要是能压服他,他还算是个还不错的副手、下属。
前提是他不指挥作战。
而一旦他得势,那些他本就看不上的国军军官自然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有人说这事教养问题,但很显然史迪威并不在意,甚至引以为傲。
现在楚云飞不在。
联合指挥部能够与其勉强对等交流的只剩下了一个林蔚,不过林蔚的职位相对而言要比史迪威还要低了一个台阶,很难再史迪威面前有什么底气。
想到这里。
缓过神来的林蔚瞬间想到,这很有可能是楚云飞故意丢给他的烂摊子。
也是为了敲打他这个土木系的第三人,回击陈辞修。
真够阴的,偏偏林蔚对楚云飞也没招,难不成电告山城,楚云飞撂挑子不干了?
撂挑子不还是军政部搞出来的问题么
在心中叹了口气之后,林蔚抬头接着又问:“张科长,关于兵员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
“能想的办法之前都想过了,现在无非是取舍问题,不过参座,楚长官更倾向于快刀斩乱麻,查、抓、杀,还华北一个朗朗乾坤。”
林蔚眉头拧在了一起:“那你可知这里面涉及到了多少人?”
“剜肉治疮乃是无奈之举,眼下日军并无进攻余力,我们也撑得起这样的折腾,时间越久,受到影响的官兵越多。”
张大云见林蔚还在犹豫,索性将易县之事汇报出来:“参座,我这次过来还有一件事情要向您汇报一下。”
“什么事情?”
“我指挥部直属侦查大队三中队在易县地区执行侦查任务之时,偶然撞见了一群鬼子宪兵在追击一名军统特工,在营救成功之后向我方控制区撤离。
让他们没料到的是,日军的增援颇为迅速,不仅仅有汽车、装甲车,规模也有六七百人,估摸着有一个大队的作战兵力。”
“哦?”
林蔚颇为敏锐,能够让小鬼子在这种情况下不惜代价追击,那这个人的身上必然是有着不小的价值:“人救下来了没有,军统的人是什么来路?”
“昨晚传来消息,幸存下来的官兵和人都已经救了下来,特工尚未脱离危险,其余幸存官兵并无大碍,参座,是否通知督察处的毛副处长前来协助工作?”
一件事情没有解决完,又一件事情冒出来。
现在林蔚可以百分之百确定,这就是楚云飞在给他使绊子。
昨日张大云所言,恐怕只是为了麻痹他,敷衍于他。
现如今,一旦史迪威这件事情处理不好,那他这位参谋长,恐怕要灰溜溜的返回山城了。
林蔚揉了揉太阳穴:“算了,他们督察处正在查办师管区的案子,就不给他们添麻烦了,等他醒了之后第一时间问询情报内容,另外准备一下,迎接咱们的这位远东战区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