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房的第一条规则 (第1/2页)
阳光透过落地窗,在新打蜡的木地板上切出锐利的光斑。沈白婕站在光斑中央,深吸一口气,空气中还残留着油漆和崭新家具的混合气味。
这是他们的新家。她和毕晨的家。
毕晨正背对着她,试图将那个过大的书架挪到墙角合适的位置。他的动作还有些笨拙,像是尚未熟悉这空间的主人身份。沈白婕注视着他微湿的后背衬衫,手指不自觉地抚过随身包里那个硬壳文件夹的边角。
“先休息一下吧,有件事我们需要谈谈。”她说。
毕晨转过身,抹了把额头的汗,笑着走过来:“怎么了?哪个家具位置不满意?都说听你的。”
沈白婕没有笑。她走到刚拆封的沙发前坐下,拍了拍身旁的位置。毕晨疑惑地坐下,目光落在她拿出的文件夹上。
“这是《共同生活开支AA制细则》。”沈白婕平静地说,翻开第一页,“我花了三个月时间起草的,你看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毕晨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正式感击中了某种软肋。他接过文件夹,指尖在扉页上摩挲,那里工整地打印着文档名称,下方还有小小的日期和他们的姓名缩写。
“小白,我们不是说好,我负责房贷,你负责日常开销吗?”他的声音里没有不满,只有困惑。
“那是初步构想,不够精确。”沈白婕从包里又掏出一支笔,“精确能避免日后的摩擦。我研究了很多合租室友因为经济纠纷闹翻的案例,发现根本原因都是规则模糊。”
毕晨翻看细则,表情逐渐复杂。这份文件详细得令人咋舌:从水电燃气、物业费、绿化养护费,到日用品采购、餐费、网络费,甚至未来可能发生的维修费、更换家电器具的费用,全都分门别类,权重清晰。
“连卫生纸都要AA?”他指着其中一条,语气里终于有了一丝难以置信。
“生活就是由无数个卫生纸这样的细节组成的。”沈白婕语气平稳,“我计算了过去三个月我们同居试住的平均用量,参考市场均价,预留了15%的浮动空间。所有采购保留小票,月底结算。”
毕晨沉晨地继续翻看。文件里不仅有分类,还有计算公式、支付流程、争议解决方法。他看到“情感支出”一栏时,眉头彻底锁紧了。
“这又是什么?生日礼物、纪念日花费也要纳入AA?”
“正是。”沈白婕点头,“礼物的本质是物质交换,为了避免因礼物价值不对等而产生的心理不平衡,我建议我们设定一个礼物支出上限,超出的部分由接收方补足差额。”
毕晨放下文件,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外是小区精心修剪的草坪,几个孩子正在追逐嬉戏。他沉晨了很久。
“小白,我们是恋人,是要结婚的,不是合租的陌生人。”他的声音很低,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沈白婕的手指微微收紧,但声音依然平稳:“正因为我们计划结婚,才更需要建立清晰的财务边界。数据显示,婚姻中百分之七十的争吵与经济有关。”
“我们之间只有数据吗?”毕晨转身,眼神复杂地看着她。
沈白婕避开他的目光,起身走向厨房:“我去烧点水。你继续看,有意见可以提出来讨论。”
在厨房里,她盯着水壶上升起的蒸汽,眼神有瞬间的恍惚。这不是她想象中的新家第一天,不该有这样的对话。但她很快甩甩头,从包里拿出一张打印好的表格,贴在冰箱门上。
“这是什么?”毕晨走过来,看着表格。
“《首月开支记录表》。”沈白婕指着上面的分类,“我已经预填了今天需要购买的基本物品,我们一会可以去超市采购,作为细则的首次实践。”
毕晨盯着表格看了许久,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如果你觉得这样更好的话。”
一小时后,他们站在本地最大的超市里,推着购物车,气氛微妙。
“洗洁精,必需,大瓶装更划算。”沈白婕拿起一瓶,看了眼价格,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23.5元。”
毕晨沉晨地跟着。
“纸巾,必需,促销装。”她又记下一笔,“35.8元。”
走到生鲜区,沈白婕拿起一盒包装精美的牛排:“今天搬家第一天,可以庆祝一下。这个牛排质量不错,98元。”
毕晨终于开口:“我不太饿,简单点就好。”
沈白婕的手顿了顿,把牛排放回冷柜,选了两份普通的速食意面:“那就这个吧,一共26元。”
结账时,收银员报出总额:“386.4元。”
沈白婕迅速道:“我付193.2元。”她精确地数出钞票,然后看向毕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