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法外风闻 (第2/2页)
“二爷以前曾经去那边安顿过‘义烈团’成员。”
温廷阁恍然大悟,忙说:“既然这样,那就赶紧把二爷请过来吧!知根知底,也方便商量,省得待会儿白跑一趟!”
杨剌子不敢耽搁,即刻应下差事,转身冲出房门,急忙去找王正南前来救场。
这边厢,温廷阁也没闲着,敲了敲拐棍儿,又冲那小徒弟问道:“那件玉雕,你卖了多少钱?”
“两千块……”
“钱呢?”
小徒弟瘫坐在地上,指了指脚踝,说:“在我袜子里掖着呢,我这边有一千块,五哥那边还有一千块。”
大旗杆子闻言,立刻叫人把赃款搜了出来。
拿在手里一看,竟然还是高丽银行发行的“金票”。
当然,说是“金票”,其实却是小东洋的货币在暗中操控。
大旗杆子将赃款码好,放在桌面上,随即表态道:“温大爷,今天这件事,问题出在我身上,待会儿我亲自陪你们去赎东西,差了多少钱,全由我来补贴,只是拿到东西以后,求您帮帮忙,千万让我去见东家一面。”
温廷阁点了点头,举起拐棍儿,指了指大旗杆子师徒两个,随后又端平了一扫。
“等二爷过来以后,你们两个跟着去赎东西,其他人留下来,陪我在这等消息。按照家法门规,东西赎回来了,只办元凶祸首,东西没赎回来,那就连坐受罚。”
众人哑然无话。
沉默片刻,便不禁狠狠瞪了一眼小师弟,而那怨恨的神情,也早已毕露无疑。
这正是江家想要的结果——无论那件玉雕是否能被追回来,师兄弟之间都已经有了隔阂,并且难再和好如初。
时间分秒流逝,大旗杆子等人难免心浮气躁。
等了两盏热茶的功夫,王正南终于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不只是他自己,西风因为住得近,便也带人跟了过来,询问情况。
两人一进房门,见桌面上血迹斑驳,知道元凶祸首已经确定,又在来时的路上,听杨剌子讲了个大概,因此并未多问。
提起青丘社,南风果然有所了解,但从他的脸色来看,这件事似乎有点棘手。
“青丘社?”王正南摇头叹道,“唉,这可就不太好办了!”
大旗杆子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忙问:“二爷,您听说过这个人?”
王正南应声道:“听说过,但是没打过交道,这人名叫宋律成,好像去年才来奉天。”
“刚来一年,就能开办大烟馆,不是光有钱那么简单呐!”李正西随声附和了一句。
“那当然了!”
王正南点点头,念叨着说:“这个宋律成是有背景的,我听说,他好像有两个兄弟,一个是在东洋警务署供职当翻译,另一个是在高丽银行当大班,他自己也在军警两界吃得开,绝对有钱有势,虽然来得晚,但在西塔地界儿,也算是个人物了。”
“那他到底是个生意人,还是江湖人呢?”温廷阁问。
“不好说,我没有熟人能搭上他这条线,但他这人的口碑倒是不错。”
“怎么讲?”
“我听过的一些传闻,都说他重义轻财、乐善好施,为人也挺大方,凡是求到他的,嘴里也绝少有个‘不’字儿。”
“这么说的话,那宋律成应该不难打交道呀!”大旗杆子仿佛又看到了希望。
不料,王正南却给他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难!宋律成这个人,平时极难打交道,至少我听说的是这样!”
大家都有些困惑,不禁小声嘀咕道:“那你刚才说的那些……”
“嗐,他那人虽然仗义,但却只给高丽同胞好脸色,华人要想跟他打交道,他向来都是爱答不理!”王正南苦笑道,“你们也知道,高丽棒子那帮人,脾气又臭又硬,仗着有鬼子撑腰,平常更是不把旁人放在眼里了!”
李正西想了想,问:“二哥,你之前安顿的那几个高丽棒子,能不能借上力?”
“嘶——”
王正南沉吟片刻,终于摆了摆手,说:“我不敢找呀,这个宋律成跟他们不是一路人,他是给鬼子帮差的,你懂吧?”
李正西顿时了然。
“义烈团”成员潜伏奉天,是要隐藏身份的,倘若不小心暴露,不仅是他们自身难保,甚至还有可能牵连江家。
温廷阁又问:“他既然是开烟馆的,那他手上的土货,就不过咱们的手?”
王正南连连摇头,却说:“宋律成是给鬼子包销的,他手上的货,走的都是军用路线,根本用不着买江家的保险。”
众人闻言,脸色就渐渐阴沉下来。
既无熟人说情,又无利益牵制,偏偏这位宋律成还跟华人不对付,背后又有小东洋偏袒照顾,这要前去赎回玉雕,就只能纯看人家的心情、脸色行事了。
要知道,那件玉雕上午才卖出去,人家在手里还没捂热乎呢,现在就要赎回来,换作是谁,心里也不大痛快。
话虽如此,江连横交代的差事,又不得不办。
王正南思虑再三,也只好拍案而起,说:“现在也没别的办法,只能去碰碰运气了。”
“我跟你去!”李正西起身道。
王正南想了想,倒也没有回绝,便说:“那行,大旗杆子和他徒弟,再加上杨剌子和老解,咱们几个过去,人也别太多,省得适得其反,等到了地方,你们尽量别说话,让我去跟他谈。”
众人没有异议。
毕竟,每当江家要谈生意的时候,都是南风出面,他为人和气,也懂得谈判之道。
温廷阁自然要留在这里,看守大旗杆子剩下几个徒弟,以免他们趁机跑路。
“那现在就走吧!”李正西不无担心地说,“万一那个高丽棒子再转手把东西卖给小东洋,事情就更难办了!”
大旗杆子连连点头,忙说:“几位稍等我一会儿,等我备好了钱,咱们再出发不迟。”
说罢,转身跳上土炕,打开大衣箱,在里头鼓捣了片刻,方才换了一身大棉袄,跟着王正南和李正西,披星戴月,朝着南铁附属地疾行而去……
(本章完)
文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