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出山 (第2/2页)
众人纷纷点头,唯独李正西忽然想起了什么。
“嫂子,东哥呢?”
“东风码人去了。”胡小妍说,“最近这几天,你们要是碰见了那种油盐不进的老顽固,不许擅自动手,一律先回来告诉我,我会让东风过去安排。”
一听这话,赵国砚等人毫无异议。
江家众弟兄当中,每人各司其职,在线上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王正南混迹于商界,常跟洋人打交道,官商勾结,自然也连带着官面上的人情往来,平日里抛头露面的次数最多,也最显眼。
李正西虽然常跟下九流厮混,但江湖艺人走南闯北,渐渐地,也把他的名声远播了出去,仅就奉天而言,那也称得上是大名鼎鼎。
赵正北从戎在外,免于此列。
薛应清在八卦街开生意,场子里的客人非富即贵,想要低调都难。
赵国砚是江家炮头,不搞暗杀那一套,向来都是硬碰硬,因行事刚猛,自然也无人敢惹。
温廷阁眼下常驻沪上,不在奉天,又已是半残之身,行动极其扎眼。
唯独张正东行事最为低调,如同影子一般,毫不起眼,平时最常干的,就是接送孩子上学,给家里跑腿交水电费,偶尔杀两个人,顺道回来买点时令蔬菜,仅此而已。
不夸张地说,很多外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江家还有东风这号人。
冷不防看见了,还以为他是江家的司机呢!
因此,若要对付劳工代表,自然是东风出差才最为稳妥。
劳资谈判的预订日期恰如南风所料。
转过天来,在省府军警的协作严防下,成规模的示威游行已经被彻底扑灭。
然而,印刷厂和机械厂却仍旧没能复工。
劳资双方都在各自准备。
资方已经先行确定了谈判代表,印刷厂的朱总办和机械厂的黄经理自然是其中的主角儿。
除他两人以外,另有印刷行会的莫老五和奉天商会的陈会长出席露面。
这也算是劳资谈判的通例,商会和行会出席旁听,主要是为了制衡奉天的平均工价。
几个老板一致同意,本次谈判,由众望所归的江连横居中调停。
于此同时,劳工也在积极筹备谈判事宜,不仅重新拟定了十二条复工诉求,并且也选了代表谈判。
前来谈判的劳方人数远超资方,虽说带头的只有两个,但出席的却有十二三人。
这是为了防止有人以权谋私,暗自收受老板的好处,出卖弟兄利益,致使叫歇抗议功亏一篑。
殊不知,仅在这十几人当中,就有半数帮派弟兄,算得上是江家的人。
凡是混帮派的人,大多都有一个共性——大哥讲利益,小弟讲义气。
因为讲义气、好冲动、爱逞强、不怕枪打出头鸟,就怕身死不留名,所以往往会在这种时候担当先锋。
还有几人,也在私底下收了江家的好处,拿钱办事,秘而不宣。
于是,由江连横出面调停,便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多数劳工代表的认可,即便有人反对,却也无济于事。
这场谈判从一开始就不公平。
资方沆瀣一气,威逼利诱;劳方人心离散,内鬼横生——都是江家的游戏罢了。
至少,江连横自己是这样想的。
另一方面,因为此次叫歇涉及示威游行,惊动了三纬路的各国领事馆,奉天省府自然格外重视,于是便也委派了商埠局的官差到场旁听,美其名曰:关心商民,公正裁决。
经过双方商讨,谈判地点最终确立在奉天联合商会大楼举行。
时间定在上午九点。
这天一早,商会大楼周围格外热闹,许多华洋记者早早到场,端着照相机四处乱拍。
可惜,拍了也是白拍,奉天印刷厂还没复工,最近三天以来,省城里只能买到几份不入流的报纸。
劳方代表来得很早,刚过八点半,就见不远处有十几个劳工朝这边走来。
进了商会大楼,却没人引路,一行人像无头苍蝇似地到处乱撞,寻了好长一会儿,才找到了会议室。
坐下来等了半个钟头,眼瞅着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商会行会的几个大老板才乘坐汽车,姗姗来迟。
紧接着,便是商埠局派来旁听的官差。
等到众人悉数落座,又过了三五分钟,江连横才终于现身到场。
这时候,几个劳工代表的脸上,早已流露出了相当不满的神情,心里对这些腰缠万贯的大老板,更多了三分刻骨仇恨。
办公室内,横着一条偌大的椭圆型长桌。
劳资双方各坐一边,商埠局的官差坐在堵头,远端正对着的位置,便留给了江家,以示居中调停的身份。
江连横刚一露面,朱总办等人便起身奉承道:“哎哟,江老板,您可算来了,咱大伙儿全都到齐了,就等着您来主持公道呢!”
“抱歉抱歉,道上有点堵车,让各位久等了。”
江连横笑呵呵地拱手抱拳,信口雌黄地胡编了个理由。
明眼人都知道,他就是故意摆谱。
这年头,除了张大帅办寿那次盛况,奉天城就从没听过有堵车的说法。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早在谈判开始前,江连横便已得到了劳资双方的多数支持。
换言之,此举其实也是一种试探。
寒暄几句过后,江连横笑着坐下来,左手边是劳方代表,右手边是资方代表,远处正对面的那位,便是省府派来旁听的官差。
无需多想,当即便道:“刘帮办,您是商埠局的官差,协管奉天工商两界,要不您给大家开个场吧?”
刘帮办连忙摆手推辞,却说:“江老板,劳资纠纷,实乃商业常态,省府只是派我过来旁听,了解劳资双方的诉求,并不介入调停,还是您来开场吧!”
“不不不,有官方在场,凡事就有了公平公正,还是您来开场才最合适。”
“哪里哪里,江老板身为商界楷模、工会干事,本次调停,实为劳资双方众望所归,于情于理也都该您来开场才对。”
“这恐怕不合适吧?”
“欸,这再合适不过了……”
两人正在那隔着八丈远、互相谦让矫情的时候,猛听见桌面上传来一声巨响!
“砰!”
众人望去,却见印刷厂的劳工张连富拍了下桌子,冷哼道:“行了,你们也别磨叽了,当官儿的不说,当老板的不说,那就让咱们劳工先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