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86章 技术泄露 (第1/2页)
“三,即刻明发《恤漕诏》:所有‘新漕捐’一律废止!既往所征,悉数发还!若已入库,则由户部拨付内帑银补偿!所有因‘新漕捐’及漕吏逼迫而死的纤夫、役夫,每户赐银百两,粮十石,免其家五年赋役!伤者,官府出资医治,并赐抚恤!”
“四,令工部、都水清吏司,即刻选派干员,勘察运河纤道,险峻之处,拨款修缮,增设扶手、歇脚石台!往后漕船征役,需明定工钱,足额发放,严禁克扣鞭挞!违者,以谋杀论处!”
四条旨意,如同四道雷霆,劈开了笼罩在运河上空的阴霾!革职拿问,是清算罪魁;钦差代职,是整饬秩序;发还捐税、厚恤死伤,是补偿抚慰;修缮纤道、严定规条,是长治久安!
“陛下圣明!”书记官们激动地记录着,声音微微发颤。
“影七。”
“臣在。”
“着你亲自带一队听风卫,持朕手令,即刻南下淮安。‘请’卢远道上路。朕要看到他…活着进京受审。”秦明的声音冰冷,“沿途若有敢阻拦或灭口者,格杀勿论。”
“喏!”影七眼中寒光一闪,领命而去。
旨意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遍运河沿岸各州郡。
当林浩御史在淮安府衙大堂,当众宣读圣旨,出示金牌时,整个漕运系统为之震怖!那些昔日作威作福的漕吏、税官、乃至勾结的粮商,面如死灰,瘫软在地者不在少数。
与此同时,各州县衙门口,纷纷贴出盖有玉玺朱印的《恤漕诏》。起初,百姓们难以置信,远远围观,窃窃私语。直到官府小吏抬出一箱箱铜钱,搬出一袋袋粮谷,按照名册,高声唱名发放时,人群才轰然骚动起来!
“老王家的!陛下赐银百两,粮十石!免赋五年!”衙役高声喊道。
一个衣衫褴褛、满面尘灰的妇人,牵着两个瘦骨嶙峋的孩子,颤巍巍地走出人群,她接过那沉甸甸的银钱和粮袋,双手剧烈颤抖,浑浊的眼泪瞬间涌出,她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京城方向拼命磕头,喉咙里发出嘶哑的、不成调的哭嚎:“谢陛下天恩!谢陛下天恩啊!当家的…你听到了吗…陛下…陛下给我们做主了…”
她的哭声,感染了周围所有人。越来越多失去亲人的纤夫家属,领到了救命的钱粮,哭声、感激声、磕头声汇成一片。
那些受伤致残的纤夫,被官府接走,延医用药。运河沿岸险峻的纤道上,很快出现了工部官员和工匠的身影,勘测地势,打桩放线,准备修缮。
压迫已久的民怨,如同找到出口的洪水,化作了对皇帝陛下如山如海般的感激。“青天老爷!”“圣天子明见万里!”的呼声,沿着运河迅速传扬开来。
当然,亦有不信者,亦有试图克扣抚恤、阳奉阴违的胥吏。但很快,林浩带来的钦差卫队和审计司干吏便以铁血手段处置了几起此类事件,数颗人头落地后,所有官吏都明白了——这一次,皇帝是动真格的,绝无半点转圜余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