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槿的安排(上) (第1/2页)
不久前。
槿在和顾维聊完钓鱼佬之怒的新功能后,便解除了乔科文等人的感知屏蔽。
因此后面有关维尔茨极性奇点以及盟约会的相关内容,乔科文和阿黛尔几人都全程旁听得一清二楚——毕竟这事儿本身就和他们有关,作为当事人还是有知情权的。
乔科文记得很清楚。
米洛明明说着要给盟约会拆台给对方来个教训,但为啥却转头又把它给拱手让人了?
“交给藤森?”
听着乔科文的疑问,米洛只是挥手招来了自己的座位,大喇喇的仰躺上去伸了个懒腰:“老乔,这你就想多了——槿,把东西拿出来吧。”
槿点点头,走到一处实验操作台前,取下编织者项链鼓捣了起来。
很快。
biu——
编织者项链中便蹦出了一颗大黑球,赫然便是.
维尔茨极性奇点!
乔科文的脸上瞬间冒出一连串问号:“?????”
我嘞个豆
这是嘛情况??
要知道。
比丘立王国可是设置了足足三道检测步骤,复杂的流程加上七阶层次的技术,可以说几乎不存在任何作假的可能性。
结果
槿居然就这样糊弄过去了?
一旁顾维的呼吸也急促了片刻。
比起乔科文,他对这个情况的预感要更足一些,但当亲眼见到维尔茨极性奇点的时候,顾维还是忍不住有点震惊。
“一点点障眼法啦,”槿则无所谓的摆了摆手,巴拉巴拉的说道:“简单来说就是信息扰流,也就是利用膜元层次的质量阱实现递归式信息迭印,用场效应做了个表层实体替身,任何检测行为都会在进入该回路的瞬间,被强制拆解成无限递归的验证子程序,能量则会沿着封闭曲面无限循环自检,最终只会验证到我预设的完美能谱参数反正就那意思。”
顾维摸了摸下巴。
好像理解了.
大致就是槿做了个动态弯曲的数学空间,让信息通过非线性传播来产生验证循环,有点类似自己穿越前兰数学家瓦茨瓦夫·谢尔平斯基提出来的谢尔平斯基海绵?
这个空间的分形结构能自动吸收并重构所有外源性检测信号,使其在每一次迭代中不断丢失初始熵值,最终坍缩成槿预设的对应参数。
当然了。
这也仅仅是听起来简单而已。
实际过程中别的不说,光是将信息改成非线性传播就需要相当复杂的技术,遑论还要骗过瓦尔林的眼睛
还有膜元。
这可是星海已知的最小粒子,相当于顾维穿越前的夸克。
发现夸克是一回事,操作夸克就是另一回事了。
恐怕得某位机枪上抬五厘米的微操大师过来,才有可能进行如此细微的操作。
更重要的是。
当时留给槿操作的时间,至多也就半个小时而已
吓人.JPG。
一旁的乔科文显然也想到了这些,嘴巴瞬间张成了个O型,甚至整个人从数字世界投射出来的影像都有点频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