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棺材 (第1/2页)
苏渊行骑着“电蹦子”(摩托),后面坐着父亲苏隐。电蹦子搭连(毛口袋)里装着好几个陶罐等宝贝。
夜色尚未完全褪去,薄雾轻绕在蜿蜒的山路上,苏渊行稳稳地驾驶着那辆老旧的摩托车,车轮碾过落叶与碎石,发出沙沙的声响,与远处偶尔传来的鸟鸣交织成一首清晨的序曲。搭连里,陶罐们轻轻碰撞,发出低沉而悠长的回响,仿佛在低语着千年的秘密。
父亲苏隐坐在后座,双手紧紧抓着苏渊行的腰,脸上虽显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难以掩饰的兴奋与期待。他偶尔侧头,目光透过薄雾,望向远方初露曙光的天空,心中盘算着这些古物能带来的改变。晨风拂过,带来一丝丝凉意,却也吹散了父子俩心中的阴霾,只留下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在这静谧而神秘的时刻,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却又格外真实。
父子俩商议尽快将这些宝贝出手变现。他们马不停蹄,直冲凉州古玩市场。
晨光渐渐明朗,凉州的古玩市场已苏醒,摊位错落,人声渐起。苏渊行与苏隐踏入这片喧嚣,心中既有忐忑也有期待。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陶罐一一取出,轻放在地上毯子上,那些陶罐在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每一道裂纹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市场内,几位老练的收藏家被这些陶罐吸引,他们或弯腰细察,或轻轻敲击,眼神中透露出浓厚的兴趣。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手指轻轻摩挲过陶罐上的图案,沉吟片刻后,开口询问起陶罐的来历与价格。苏隐在一旁,眼神中既有不舍也有决绝,他缓缓讲述着这些陶罐背后的故事,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第一笔交易终于达成,五佰元落入掌心,沉甸甸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收获,更是对父子俩坚持与努力的肯定。
阳光照在刚成交的陶罐上,那抹温润的光泽中似乎隐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翠绿。苏隐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一旁未及展露的玉璧,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他缓缓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那冰凉而细腻的玉面,瞬间,一股古老而深邃的气息仿佛穿透时空,直击心灵。玉璧上雕刻的云龙纹栩栩如生,每一笔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历史的沧桑。周围的人群似乎在这一刻静止,所有的喧嚣都退为背景,唯有这玉璧,成为了世界的中心。苏隐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块玉石,它是无价之宝,承载着无数未解之谜与文化的重量。
那块玉壁和金属盘最终无人问津,价挌虚无。
阳光逐渐爬升至半空,古玩市场的热闹非但没有减退,反而因日头渐高而更显喧嚣。苏隐凝视着那静躺于破旧布帛之上的玉璧与金属盘,它们仿佛被时光遗忘的孤舟,在人流的海洋中静静漂泊。玉璧的翠绿在光影交错下时隐时现,如同深海中偶尔闪烁的磷光,引人遐想又遥不可及。金属盘则显得更为古朴,表面覆盖着斑驳的锈迹,却难掩其下可能隐藏的辉煌过往。
苏隐轻轻叹了口气,双手不自觉地摩挲过玉璧的边缘,那细腻的触感让他心中五味杂陈。他抬头望向四周,只见买家们或驻足于其他摊位前,或低头私语,无一人对这两件古物投以过多关注。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金属盘上,反射出几道冷冽而孤寂的光束,与周围的热闹格格不入。苏隐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对这两件遗物命运的深深忧虑。他知道,有些东西的价值,或许并非金钱所能衡量,它们需要的是真正的识者与传承者的珍视。
坛坛罐罐变现了六千元,苏隐向怀里一藏,准备收掉玉壁和金属盘回家。
“啊呀……老同学啊?”儿子苏渊行握住了二杆子曹腊的手。
“你们认识?”苏隐忙问。
“爹……这是我老同学!”
“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曹腊顺手拿起了地上的那块玉壁。瞄在眼晴上展望。
“快……给我……那是块宝贝……”苏隐赶紧说道。
“两块钱的石头,小儿坝河滩里多的是……”曹腊嘴一裂,眼一瞟。
“胡说,这可是大宝贝,昨晚刚从墓…………子……”苏隐一把捂住了儿子苏渊行的嘴。
曹腊看着父子俩的动作,眉头微微一皱,眼神在苏隐父子间来回游移,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他缓缓松开握住玉璧的手,却并未完全放下,而是轻轻悬在空中,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阳光恰好在他指尖跳跃,为这古物镀上了一层神秘的金边。周围人群的嘈杂似乎都远离了他们三人,形成了一片奇异的静谧空间。
苏隐的双眼紧盯着曹腊手中的玉璧,眼神中既有焦急也有警告,他轻轻向前一步,试图以更加坚定的姿态夺回那玉璧,同时用眼神示意儿子不要多言。苏渊行见状,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咬紧牙关,不再出声。
“小伙子,先把玉给我,慢慢给你说!”苏隐老奸耍滑,用力从曹腊手中夺回玉壁。
“儿子啊,你们是同学,你给他好好说说,我们不是正缺人手吗,叫他再寻上个,一起入伙,他知道情况后,办完事这块玉壁就直接给他。”苏隐一本正经的说着。
曹腊认真的听着老同学苏渊行的讲述。
曹腊半眯着眼,目光在苏渊行与苏隐之间游移,似乎在衡量着话语中的真伪。阳光斜洒,在他黝黑的脸庞上勾勒出明暗交错的轮廓,显得格外深邃。他微微侧头,耳朵似乎刻意捕捉着周围细微的声响,以隔绝市场的喧嚣,让苏渊行的每一句话都清晰入耳。
苏渊行语速不急不缓,将挖墓子的经过一一说出、玉璧的来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以一种近乎说书人的口吻娓娓道来。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知的好奇与对父亲的信任,手指不自觉地比划着,试图让这古老的故事更加生动。曹腊的眉头渐渐舒展,眼中闪过一抹异彩,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四周人群的喧闹仿佛被无形的屏障隔绝,只留下父子俩的声音,在这方寸之间回荡,勾勒出一幅幅穿越时空的画面。
“好,就这么个,我寻个人,就这么定了……”曹腊带着一丝惊喜答应了苏隐父子。
“记住,后天在我家汇合!”
“时间太紧吧,我走路太慢了,还得找人……”其实是曹腊没钱坐车回家。
“会骑摩托吗,快一点,放便些,骑着摩托去!”苏渊行拍了拍身边的摩托车。
“会……会骑……”曹腊眼晴一亮,可高兴坏了。顺手帮苏渊行取下搭连。
“我这就赶紧寻人,后天汇合……”曹腊说着骑在了摩托上。
“稍等……”苏渊行从兜里摸出三张“大团结”给曹腊。接着又说:
“油可能不多了,出西门加上些油!”
“好……好……”曹腊眼睛一亮,心里像蜜样甜。
曹腊跨上摩托,引擎轰鸣,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野兽。他戴上破旧的头盔,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决心与兴奋。油门一拧,摩托车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西门,卷起一地尘土,留下一串渐行渐远的轰鸣声。街道两旁的树木与店铺飞速掠过,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照在他坚毅的背影上,为这趟未知的旅程添上了一抹金色的希望。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和自由的味道,肆意地灌入他的衣领,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畅快与释放。曹腊的心中,既有对未知冒险的憧憬,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挑战的隐隐期待,他紧握车把,向着远方疾驰而去,身后留下一道长长的、自由不羁的轨迹。
苏隐父子收拾搭连回家,为下一步行动做谋划。
两天后的傍晚。曹腊骑着苏渊行的电蹦子,后面坐着他在新疆工地和他一起挖过管沟的工友李红山向滩坡苏家湾进发。李红山,也就是三叔的外甥子。
夕阳如熔金般倾泻在蜿蜒的小路上,将曹腊与李红山的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两人笑声朗朗,不时夹杂着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憧憬。李红山拍了拍曹腊的肩膀,笑道:“记得那次在新疆挖管沟,咱俩愣是把白色的石头当成了宝贝,现在想想,那傻劲儿还挺逗的。”曹腊哈哈一笑,回应道:“是啊,那时候咱们年轻,啥都不怕,现在嘛,多了一些心思,也多了一份期待。”说着,他指了指前方隐约可见的村落轮廓,眼中闪烁着坚定:“这次,咱们一定能找到新的机遇,让日子越过越好。他们挖墓子,电蹦子早就骑上了!”两人相视一笑,继续骑着电蹦子前行,沿途的风景在欢声笑语中变得格外生动起来。
电蹦子缓缓驶入苏家湾村,村口的树荫下,几位老人摇着蒲扇,眯着眼享受着这宁静的傍晚,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和孩童的嬉闹声,交织成一幅温馨和谐的乡村画卷。大人和孩子投来羡慕的目光,曹腊和李红山跳下电蹦子,车上的尘土在夕阳下轻舞飞扬,他们相视一笑,整理好衣衫,带着一丝忐忑与期待,踏进了这个充满未知与希望的小村庄。村中的房屋错落有致,高低不同。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仿佛连时间都变得柔软而缓慢。曹腊抬头望向远方,心中默念:“这里,或许就是改变我们命运的新起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