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九 春秋大梦 (第2/2页)
也确实是个问题。
不过这一点,袁绍却不太担心。
“袁子嘉手中军队虽然能战,但是并州苦寒,缺少粮食,目前养兵尚且需要朝廷支援,尚且需要运粮到并州,可见基础薄弱,军力再强而没有粮食,也是没用的,届时只要掐断他的粮道,他再有大军,也无力施为,只能任由我们掌控!”
袁绍已经有了带兵作战的经验,所以他自然明白粮草对于军队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但他并没有深入调查过并州的现状,也不知道朝廷每年转运给并州的粮秣、军费到底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袁树的军队如果离开朝廷的物资就无法运转。
可事实上,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并州在袁树的操持下已经初步完成了良庄体系的建设,北部五郡因为特别关照,二十五座良庄已经全部建成,甚至已经开始生产、收获粮食。
西河郡和上郡也各自有三座良庄建成,也各自开始投产。
太原郡和上党郡本身就有很好的农业基础,各自建成两座大型良庄,早就开始生产粮食了。
从正始四年夏季开始,已经建成的三十五座良庄里已经有三十一座开始储备粮食了。
从那时候开始,袁树从并州本地收获的粮食就已经能够供应军队日常驻防、本土防御作战所需,事实上已经摆脱了对朝廷的粮食转运依赖,有了自己的供应体系。
而到了正始五年的夏季,已经建成的三十五座良庄全部实现了粮食的储备任务,西河郡、上郡、上党郡、太原郡各自开始了三座良庄的扩建任务。
且良庄体系之外,袁树还在官府体系之中给各郡郡府设下了各郡每年度储备粮食的标准任务,到正始五年夏粮收获之后,并州九郡全都完成了这个任务。
每个郡郡府所控制的粮仓都已经储备了并州牧府所规定的粮食数目,全都经过了袁树安排专人的检查。
也就是说在袁基和陈翔等人谋划着用切断粮道的方式来饿死袁树和他的军队的时候,袁树控制下的并州已经完成了粮食本土化百分百的任务,并州九十万在册人口已经没有饿肚子的忧患。
甚至袁树都开始了第二批次的逼迫地方高门、豪强交出隐藏土地和隐藏人口的行动,开始对延熹八年至建宁二年这几年的时间里所遗留的老问题开始“拉清单”。
袁树这边都快把并州盘活了,袁基和陈翔还在做着三年多以前的春秋大梦。
但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在做梦,还是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对袁逢的“斩首行动”,期待用一场斩首行动颠覆掉袁逢袁树父子经营多年的雒阳政局。
而有趣的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自从袁树离开雒阳、袁基返回雒阳之后,程立就按照袁树的布置在袁基的府中安插了监视眼线,最开始有三个,后面逐渐增加到了六个,全方位监视。
而这其中,有一名眼线最聪明、最精干,所以混得特别之好。
一开始,这个监视眼线是以普通袁氏仆人的名义从司空府前往太仆府当家丁的,但是因为工作勤勤恳恳、十分努力,嘴巴还甜,还能来事儿,很快就得到了袁基的亲信、太仆府中大管家袁太的欣赏。
袁太对程立的眼线那是信任有加、一路提拔,所以在这个当口上,这名眼线已经是整个太仆府里的二把手了。
且因为袁太经常生病,总是把府中的事情托付给眼线,所以这名眼线甚至可以说已经是实际上的太仆府仆人一把手。
所以这些年里,太仆府里对程立可以算是单向透明,没有任何秘密。
这种情况下,袁基和陈翔等人在太仆府中多次交谈、密谋的事情,程立不可能不知道。
而这一次也不例外。
袁基和陈翔等人在袁基书房的隔间里密谋,为他们端茶送水、增添蜡烛和送来食物的就是这名眼线。
受到袁基的指派在外头放风、杜绝闲杂人等出现的,也是这名眼线。
将试图脱离这个团体、独善其身的张休带去柴房监禁起来的,还是这名眼线。
最后把陈翔、王磊等人送出太仆府的,又是这名眼线。
于是,他们所商议的一切内容和之间发生的事情在当天晚上就被这名眼线告知了程立,程立得知以后,一方面是大喜过望,一方面也觉得有点离谱。
这么大的事情,这关乎到他们那么多人的性命的问题居然就那么轻松地被自己知道了?
这帮人难道就没有点什么后手、保密方式之类的,或者还有什么B计划、C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