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176章 天水麒麟儿,诸葛亮的迷弟(6K)

第176章 天水麒麟儿,诸葛亮的迷弟(6K)

第176章 天水麒麟儿,诸葛亮的迷弟(6K) (第2/2页)

就在张青犹豫要不要偷偷出城时,却听得姜维与梁绪骂骂咧咧而来,张青连忙闭眼装睡。
  
  只听得:
  
  “‘道路难行’这种理由,竟也能自马太守口中说出!怕死就怕死,还说得如此冠冕堂皇,实在是可恨!”
  
  “唉!将士在前方浴血奋战,马太守却在冀县载歌载舞,伯约只是劝了太守几句,竟被马太守呼为‘贼’,更是骂伯约‘阴养死士,居心不良’。”
  
  “哼!陇右常有兵乱,皆是诸郡太守不力所致。家父就因羌、戎叛乱而亡,我养些游侠在家,不过是为了护卫寡母妻子罢了,我自问无愧于心!”
  
  “唉!伯约有功名大志,奈何马太守嫉贤妒能又多疑成性,伯约想立功名,难啊!”
  
  “哼!一介庸才,自恃出身于扶风马氏,与季长公(马融)同族,就真当自己是上品贤才了!又因我修康成公(郑玄)经学,就妄以为我贪图马氏声名,想举荐我为将而成为他的附庸,可笑!”
  
  “如今伯约大志难酬,可有想过另谋明主?”
  
  “听闻汉丞相孔明公也是年少丧父,自修学业而成卧龙之才,我深敬之;又闻汉皇帝玄德公乃是大儒子干公(卢植)门生且与康成公也颇有渊源,我亦学康成公经学;若此生能与二人相见,我愿足矣!只恨无门路引荐,恐遭猜忌,更无法建功立业。”
  
  说话间。
  
  姜维和梁绪的目光有意无意的往张青身上瞄。
  
  终于。
  
  张青忍不住了,起身而喝:“你二人竟有叛变之心!”
  
  姜维脸色大变,快速拔剑横于张青脖前,冷哼:“你想死吗?”
  
  梁绪则是快速的来到门口,眺望周围,手也按住了剑柄,喝道:“伯约,杀了他!再谎称此人伤重而亡,丢到城外喂野狗。”
  
  见姜维和梁绪如此果决,张青脸色大变,忙道:“误会!误会!二位英雄若无门路,我或可引荐!”
  
  姜维冷笑:“你?一介小小的曲长,也敢妄谈引荐?不外乎是想拖延时间好暗中告密,你真以为我不知?”
  
  看着悬在脖子前的利刃,张青只敢头皮发麻,双手示意姜维不要冲动,连忙解释道:“实不相瞒,我早已投了汉军,西县就是我助汉军夺取的。
  
  只因诈上邽时失败,魏将军才令我来诈冀县。我还可以告诉你们,此番汉军的主将乃是大汉的太子!二位若真有相投之意,可助太子拿下冀县,今后必受重用!”
  
  姜维和梁绪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惊。
  
  “刘禅今年不过十六岁,怎能当主将?你编也编个好的理由!”姜维低声轻喝。
  
  看着更近的利剑,张青更是紧张:“我真没骗你们!太子虽然是主将,但发号施令的乃是汉丞相诸葛亮!就是你深敬的那个诸葛亮!”
  
  姜维徐徐放下利剑,眼中依旧有猜疑:“当真!”
  
  张青长长的松了口气,举天发誓道:“绝无半句虚言!”
  
  梁绪走近道:“伯约,观其神情,不似有假,应是真的,他也没资格诳骗你我。”
  
  姜维这才收剑入鞘,向张青行了一礼,道:“方才是我无礼了,请张曲长见谅。”
  
  张青连忙回礼:“都是误会一场,只是如今马遵紧闭了四门,我无法出城,还请二位能相助。”
  
  梁绪轻笑:“这有何难?我乃郡中功曹,想放一个人出城轻而易举。只要张曲长能向太子和丞相举荐我等,今后必有所报!”
  
  张青惊讶:“莫非还有其他人,也有投效大汉之意?”
  
  梁绪点头:“主簿尹赏、主记梁虔、郡吏上官子脩,皆乃我二人好友,可共为内应。”
  
  张青大喜:“若如此,我必会向太子和丞相举荐尔等。只是口说无凭,还请给个信物。”
  
  梁绪犹豫,刚要胡诌个理由推诿,姜维则是直接应道:“你初降不久,若无信物,的确很难令人信服。我可修书一封与你带回。”
  
  随即。
  
  姜维寻来笔墨绢帛,信手而撰,洋洋洒洒数百字跃然绢帛上。
  
  【维本陇右布衣,幼承庭训,尝闻君子立世当择明主而栖。
  
  然自董卓乱政以来,雍凉之地屡遭兵燹,百姓如坠水火,又有曹丕篡汉,士民皆哀。
  
  维每思之,未尝不扼腕泣血。
  
  今观天下大势,窃以为汉室虽衰,然汉皇陛下提三尺剑复起荆益,仁德布于四海,维深敬之。
  
  闻太子亲统王师,丞相运筹帷幄,连克祁山三城,此诚光武中兴之兆也!
  
  维尝夜观天象,见紫微星耀于南斗,此天命在汉之征,岂曹魏伪朝可逆?
  
  马遵匹夫,性多狐疑而无断,闻汉军势猛,竟疑吾有二心。
  
  今城中功曹梁绪、主簿尹赏皆忠义之士,相约献城。
  
  若不嫌我等背主污名,我等当开北门以迎王师。
  
  冀县粮秣可支三载,武库箭矢十万,得此城则陇右门户洞开,长安如在掌中矣。
  
  维素慕丞相之才智,更敬汉皇陛下之仁德。
  
  愿效马前卒之劳,执鞭坠镫,虽斧钺加身亦不悔也。
  
  倘蒙不弃,敢请赐环首刀一柄,他日阵前斩将,必使逆贼知汉家仍有热血儿郎!
  
  临书涕零,不知所言。
  
  天水姜维顿首再拜】
  
  随后。
  
  姜维将信交给了张青,让张青妥善保管,最后更是威胁道:“张曲长,明人不说暗话。你若敢持信告密,我活不活无所谓,但我一定要你死!”
  
  梁绪也威胁道:“即便真对峙起来,马太守是信你一个小小曲长还是信我等郡吏,你可要想清楚。”
  
  张青忙扫了一眼绢帛,见其字迹清晰,晦涩难懂,虽有疑虑,但也不敢再质疑:“二位放心,我绝无此意,此信必然送到!”
  
  是夜。
  
  梁绪偷开北门,放张青出城,并约定了汉军来时的暗号。
  
  姜维则是立在城头,注视张青逃亡的方向。
  
  梁绪登上城楼来到姜维身边,扫了一眼左右,低声问道:“伯约,你那信,真的只是为了诱汉军入城?”
  
  姜维不动声色:“伯诚此话何意?莫非伯诚怀疑我另有所谋?”
  
  梁绪轻叹:“我只是在想,倘若伯约真的诱汉军入城而灭之,刘禅和诸葛亮震怒,必会令马超再引羌、胡生乱。
  
  冀县旧日兵祸,又将再来。
  
  朝廷对我等本就有疑心,马遵更是将我等家眷都扣在冀县为质,战有祸事,不战也有祸事,为之奈何?”
  
  姜维沉默。
  
  十年前的马超韩遂之乱,冀县是重灾区。
  
  先有马超杀害凉州刺史韦康,占据冀城;后有姜叙和杨阜起兵于卤城,杀马超在冀县的妻儿,再有马超回军反杀姜叙的母亲、兄弟。
  
  而姜维之父姜冏也在这期间因羌、戎叛乱而亡。
  
  虽非马超直接导致,但也与马超韩遂之乱间接所致。
  
  良久。
  
  姜维的眼中多了几分淡漠:“若诸葛亮不能识破我计,灭之又何妨?若羌、胡敢再生乱,我必亲引兵马灭之!”
  
  梁绪欲言又止,随即化为叹息。
  
  乱世求存,本非易事。
  
  是战是和,也非个人的力量能决定。
  
  另一边。
  
  张青带了姜维的信,匆匆返回上邽来见魏延。
  
  得知马遵竟然因为“道路难行”就返回了冀县还闭门死守,魏延顿感无语。
  
  我在这都埋伏好了,就等马遵来了,结果马遵却回城了?
  
  这是将军事当儿戏吗?
  
  张青见魏延面有怒色,忙取信递给魏延:
  
  “将军勿忧,郡功曹梁绪、郎中姜维等人,欲为内应,有姜维亲笔书信为证,我亲自看着姜维写的,就是这信中内容我不认得。”
  
  魏延狐疑的一扫信中内容,面色一变:“速将详情说来!”
  
  张青遂将在冀县城中偶然听到姜维梁绪对话又被两人威胁等等细节,逐一告知魏延。
  
  魏延暗喜:果如先前的情报一样,马遵不信任诸县官吏,也不信任郡中兵马。此天教我立此大功也!
  
  想到这。
  
  魏延就欲先往冀县,要独享大功,遂与张翼商议:“我去偷袭冀县,你在此牵制上邽,得了冀县,我分一半功劳与你。”
  
  张翼迟疑道:“你我就两千兵,若还要分兵去冀县,你最多只能带一千人前往。
  
  姜维、梁绪等人只是文吏,即便能侥幸入城也镇不住城中兵马?不如先快马送信与丞相,你我再同往冀县,方可万无一失。”
  
  魏延不以为意:“马遵一介庸才,纵然兵马数倍于我,又有何惧?倘若姜维等人谋事不密,时间拖久了被马遵发现,岂不坏事?你若怕牵制不了上邽,我只带五百兵前往。”
  
  张翼见魏延如此骄矜,心中更忧,坚持道:“我以为,还是应该先禀明丞相。”
  
  魏延脾气上头,愠怒道:“张翼,我才是主将!你要违我军令?”
  
  张翼摇头:“魏将军,我并非要违你军令,而是兵少难以行计。”
  
  魏延轻喝:“我说了,我只要五百人!”
  
  见张翼死活不同意,魏延更是气急:“若去见了丞相,孟达必与我相争!你莫非想将功劳拱手让人?”
  
  张翼沉默。
  
  大家都是来立功的,总不能什么功劳都让魏延立了。
  
  魏延不说,那就是独享奇功。
  
  魏延说了,那就得再次抓阄。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