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191章 曹叡出逃,汉军攻破长安城(6k)

第191章 曹叡出逃,汉军攻破长安城(6k)

第191章 曹叡出逃,汉军攻破长安城(6k) (第2/2页)

“城内军民听着!
  
  孤乃大汉燕王刘封,欲迎大汉陛下还于旧都!
  
  若尔等愿开城门,孤保尔等官爵如旧,田宅不失。
  
  若尔等执迷不悟,欲为曹逆殉葬,破城之日,必屠尔等,祭祀于高祖陵前。”
  
  刘封身后。
  
  汉军声如雷鸣,齐声大呼“速降”!
  
  呼声响过,城头的曹魏官吏将士,更是心惊莫名。
  
  与此同时。
  
  西门的王平李平,北门的魏延孟达,也在高呼劝降。
  
  或是称“陇右已平,凉州已降”;或是称“张郃折戟,郭淮溃奔”;或是称“曹真吐血,重伤而逃”。
  
  或真或假,真假参杂。
  
  怎么唬人怎么来!
  
  而到了夜晚。
  
  又有大量火把自往城下聚集,仿佛有源源不断的汉兵正往长安城而来。
  
  一如昔日董卓诈洛阳一般,伪造声势。
  
  为了让声势更真。
  
  刘封又征调了长安周围响应的豪强,让豪强们带着人也混在军中呐喊助威。
  
  尤其是夜晚。
  
  长安城外,漫山遍野的火把,仿佛真应了刘封讨曹檄文中“十万大军临长安”。
  
  “殿下,长安事急,速往潼关了。”城内,钟繇再次力劝。
  
  曹叡握紧了拳头,眉头紧蹙,牙关紧咬,显然不愿就此接受失败:“左将军和征西将军尚未返回,不如再等等。”
  
  钟繇叹道:“若左将军和征西将军能回,早就回了。
  
  我知殿下怀疑刘封在虚张声势,我也能猜到,夜间城外的火把并非刘封的兵马,必是刘封召集了长安周围的民夫以壮声威。
  
  而可若非左将军和征西将军兵败,长安周围的民夫又怎敢响应刘封?刘封又怎敢让一群民夫混在军中?
  
  殿下,眼下关中之事已不可逆,可速往潼关,以保太子之位。”
  
  见曹叡沉默,钟繇又道:“关中之地,向来不是大魏的立业之基,只要河北、河南七州尚在,中原富饶之地都为太子掌控,
  
  纵使刘备得了一个残破的雍凉,又能如何?不过是侥幸占了几分优势,苟延残喘罢了。
  
  大魏富饶,即便输上十场也不会伤筋动骨;伪汉衰弱,只要输了一场就没了北上之能。
  
  殿下万不可因一叶而障目,不见泰山之巍峨啊。”
  
  钟繇善言规劝。
  
  如钟繇所言。
  
  曹操自打天下起,就没以雍凉为基本盘。
  
  吞灭江北群雄后,曹操的基本盘就在青冀幽并兖豫徐七州。
  
  若非赤壁之败后无力夺取荆扬,曹操甚至都不屑于对雍凉用兵。
  
  对雍凉用兵也是想南下汉中,夺取西川,好在荆扬上方演练水军,形成顺流而下灭荆楚之势。
  
  即便曹操得了雍凉,这些年在雍凉光平叛都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军力。
  
  并未真正掌控雍凉。
  
  这也是刘封这次能夺取关中的客观条件之一。
  
  假使曹魏经营关中多年且士民臣服,别说夺关中了,刘封连武关都进不了。
  
  而诸葛亮一方也会如史载一般,屡屡北伐都只能以撤兵告终。
  
  就如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
  
  而眼下这个时代,民更侧重于士族豪强,民心更多指的士族豪强是否支持。
  
  雍凉之地不服者多,但青冀幽并兖豫徐七州支持的却不少。
  
  这也得益于曹丕当前实施的九品中正制,将资源分得比较均匀,保证了曹魏的基本盘依旧还在。
  
  至于刘备复汉。
  
  那等于是去抢北方七州既得利益者的资源,又岂会因为刘备喊一声“光复汉室”就箪食壶浆相迎?
  
  除非:刘备也承认九品中正制下,北方士族豪强的既得利益。
  
  可如此一来,刘备阵营的士族豪强们就不乐意了。
  
  感情我们出钱出力出兵出粮,结果打下了北方还得喝北方士族豪强的汤?
  
  那我干嘛还要打?
  
  大家相安无事不好吗?
  
  钟繇活了一把年纪,又本身是颍川大族出身,对其中的门道看得很清楚。
  
  故而。
  
  钟繇在得知武关被破后,侧重的就不是怎么保住关中,而是怎么保住曹叡的太子位。
  
  现在亦是如此。
  
  让曹叡速速撤离长安前往潼关,才是紧要之事。
  
  曹叡在,一切都在。
  
  曹叡死,一切皆休。
  
  至少对于当前局势而言,如钟繇等北方大族,是不希望曹魏政权二世而亡的。
  
  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绳子断了,都得掉火坑被烧死!
  
  左右文武,亦是苦劝。
  
  钟繇想的是:要保住曹叡。
  
  左右文武想的是:赶紧带上我们一起逃命吧!
  
  人心虽不同,但目标一致。
  
  良久。
  
  曹叡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放弃了挣扎。
  
  如今长安城内都不足五千人,又士气低迷,也无猛将壮胆。
  
  曹叡真要坚持不降,受不了压力的其余文武未必就肯陪着曹叡一起死。
  
  昔日吕布被围下邳,若是没有侯成、宋宪和魏续等人生擒陈宫和高顺率领部众向曹操投降,曹操破不了下邳。
  
  曹操破邺城也是如此,若无审配的侄子审荣为邺城东门校尉时偷开城门,曹操破不了邺城。
  
  指望势穷的时候,文武都能陪着曹叡一起死?
  
  这是没道理的。
  
  就刘封目前在关中及长安城外营造的声势,城内的文武还没生擒曹叡而是苦劝曹叡撤往潼关,已经称得上是“忠臣良心”了。
  
  真要惹急了。
  
  那大不了也就是背负恶名,生擒曹叡换取富贵。
  
  “今夜突围,撤往潼关。”
  
  曹叡下达了这个命令后,只感觉浑身气力都被抽空了一般。
  
  而左右文武皆是狂欢不已,纷纷自去准备突围事宜。
  
  “今日之辱,来日孤若登临大统,必要十倍偿还!”曹叡暗暗发誓,眼中也闪过狠意。
  
  忍常人所不能忍,方能成就非凡事。
  
  是夜。
  
  曹叡点起了城内兵马,又派力士抬上有腿疾的钟繇,夜开东门,准备沿着渭水前往潼关。
  
  长安至潼关三百余里,想要突围就不能携带太多的粮草辎重,需要带上干粮饮水轻装间行。
  
  曹叡也不是养尊处优的纨绔公子,同样披甲策马持枪背弓,也有几分凛威。
  
  能被曹操称赞的长孙,自然也非常人能比。
  
  与此同时。
  
  曹叡又派人在城内放火,焚粮仓、毁武库,纵弃长安,亦不留寸缕资敌。
  
  比起昔日的刘璋,曹叡继承了曹操的狠辣,心更狠也更果断!
  
  “必是曹叡要逃了!”
  
  刘封当机立断,一面令人再去城下劝降,一面亲引两千步骑追击曹叡。
  
  围三阙一除了让城内敌军不死战外,也是为了制造在城外伏击敌军或追击敌军的机会。
  
  “是汉军追来了!”
  
  一名魏军小校惊呼,随后扭头就跑。
  
  曹叡亦是脸色大变,顾不得后军有没有跟上,拔马就走。
  
  夜月微明。
  
  火光照耀下的魏军,尽是惶惶而奔的脸色。
  
  由于刘封引兵追杀,曹叡自长安调出的兵马大半都被冲散。
  
  看着身后紧追不舍的汉军,曹叡更是心惶惶,就连有腿疾的钟繇也由被力士抬着走而改成骑马而奔了。
  
  而身后。
  
  依旧是一声声“曹叡休走”的喝喊声。
  
  显然。
  
  刘封并不打算放过曹叡。
  
  钟繇先谋曹叡生路的原因,跟刘封要追杀曹叡的原因,本质也是相同的。
  
  曹叡是曹丕几个儿子中最有皇帝才能的一个。
  
  若曹叡死了,没了合格继承人的曹魏也就成了空架子了。
  
  曹丕为了替能力不足的儿子扫清障碍,必会玩一些非常规抽象操作。
  
  如此一来,又应了那句:友商都是XX。
  
  “殿下,速换盔袍!”
  
  眼见天快亮了,都没能摆脱刘封的追杀,钟繇当机立断,让曹叡将盔袍给一亲卫裨将走主路,曹叡则带上钟繇等亲信走小路迂回去潼关。
  
  亲卫裨将也是忠臣,直接也不跑了,竟然直接依道设伏!
  
  待得刘封追兵到来,这裨将更是大喝一声:“大魏太子曹叡在此,谁敢与孤决一死战!”
  
  见“曹叡”求战,众人皆是看向了为首的刘封。
  
  刘封眯眼眺望前方的“曹叡”,又眺望“曹叡”左右,不由蹙了蹙眉头。
  
  但也只过了几个呼吸,刘封就直接取箭,将前方假冒“曹叡”的裨将射杀。
  
  余众大惊。
  
  这剧本不对啊!
  
  哪怕殿下是假的,难道不应该上前单挑给个体面吗?
  
  “留几个活口!”
  
  冷冽的声音响起,显然刘封并不相信眼前自称“曹叡”的就是真曹叡。
  
  真要有死战之心,又何必弃城而走?
  
  逻辑上就不对。
  
  果然。
  
  这一审问,才知道曹叡已经走小路而逃了。
  
  偏将鲁灼进言:“殿下,小路崎岖,暗箭难防,若有不慎,悔之晚矣。不如末将前往追敌,殿下先返回长安。”
  
  刘封沉吟。
  
  若是继续追击,且不提潼关是否会有人接应,万一张郃曹真又斜刺里杀出,那就不美了。
  
  鲁灼是昔日跟着刘封在荆州雪中奋兵的年轻将领,也是刘封要重点培养的。
  
  若因贪功而折了鲁灼,对刘封也是一大损失。
  
  眼下关中大局将定,刘封也不想再生意外。
  
  片刻后,刘封策马回身:“曹叡只有数人,想要藏身极为容易。诸将士追了一夜,也都疲乏了。不用贪功,同返长安。”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