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200章 虚虚实实,周鲂断发骗曹休(一更)

第200章 虚虚实实,周鲂断发骗曹休(一更)

第200章 虚虚实实,周鲂断发骗曹休(一更) (第1/2页)

数日后。
  
  陆逊和王冲就被抓捕入狱。
  
  消息一出,整个建业城都沸腾了。
  
  不论是得了刘封赠蜀锦好处的孙鲁班还是跟刘封关系密切的孙虑亦或者陆逊的亲朋故意,都被孙权给撵了出来。
  
  孙权更是当众声称“刘封小儿,辱孤太甚,孤虎女焉能嫁犬子”,又紧急调丹阳郡西部都尉周鲂接替陆逊为鄱阳太守,引徐盛、丁奉等将驻守柴桑,封锁关津隘口。
  
  与此同时。
  
  孙权又宴请了曹丕派来的太常邢贞,希望邢贞能给合肥的满宠带话,两家和睦,互不进犯。
  
  只是当邢贞提及要让孙权称臣的时候,孙权却是打了个哈哈,称“容后再议”。
  
  “孙权反复无常,他说的话十句有八句当不得真。如今只是将陆逊和王冲下狱而非斩使断交,且又不肯向陛下称臣,必是在与刘封暗中谈判,未必就真的要反叛刘备,不可大意。”
  
  合肥的满宠得知邢贞在江东的见闻后,谨慎的作出了判断,不仅没有放松戒备,反而还加强了戒备。
  
  又请邢贞途径寿春时,提醒寿春的兖州刺史贾逵和豫州刺史王凌小心谨慎。
  
  然而。
  
  满宠加强戒备的举动,反而让建业的孙权更感忌惮。
  
  嘴上说的都是漂亮话,行动上却依旧视江东为贼寇。
  
  “区区一满宠,不过一介老酷吏罢了,又不是张辽,有何可惧!”孙权忿忿,内心也更坚定了要暂时与刘封联手的想法。
  
  不论是如陆逊所言“功成身退”,还是如孙权内心更真实想法“隐忍借势”,暂时跟刘封联手好过直接向曹丕称臣。
  
  毕竟。
  
  刘封好歹拿出了实打实的利益分给孙权,曹丕就动动嘴皮子。
  
  哪怕曹丕来一句:朕要攻打江夏,若成,则平分江夏。
  
  孙权没准都会同意向曹丕称臣。
  
  结果曹丕给了什么?
  
  就派个人来告诉孙权“你儿子不用当人质了”,然后再告诉孙权“刘封要图谋江东,你防着点”。
  
  看似好像为孙权好,实际上就几句游说之词。
  
  曹丕不说,孙权也不会拿儿子给曹丕当人质;曹丕不提,孙权也知道刘封要图谋江东。
  
  不仅如此。
  
  自陆逊和王冲被下狱后,来替陆逊求情的和劝孙权不要冲动的,与日俱增。
  
  甚至于连在家养老著书的张昭都跑来劝孙权不可与刘封为敌,这也让孙权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惧。
  
  一如昔日曹操屯兵于赤壁,张昭等人力主求和时。
  
  不同的是:
  
  赤壁时,孙权有周瑜,外事不决能问周瑜,还有孙坚孙策留下来的一群猛将,投降对这些猛将没好处。
  
  而现在。
  
  周瑜死了,鲁肃死了,吕蒙死了,孙坚孙策留下来的一群猛将也死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文武大多出自江东士族,不论江东姓曹姓刘姓孙,都是臣子,给谁卖命不是卖命?
  
  反倒是孙权为了打仗开始征募士族豪强的私兵,这等于是不给好处还要剥削,谁心中会乐意?
  
  以前是孙权强势,所以没人敢明着反。
  
  如今孙权弱势,隔壁的刘封还打着汉室正统的旗号,给得好处又多,傻子才去跟刘封为敌!
  
  陆逊所言“文武怯战”并非虚言。
  
  若不是孙权还有嫡系兵马在,早就被江东士族绑着邀功了。
  
  孙权不想体面,江东士族会让孙权体面。
  
  这也是孙权不愿意再向曹丕称臣的一个原因,想反复横跳,暂时没那机会。
  
  不过。
  
  为了执行陆逊的计划,孙权对来劝之人全都斥退,更是令谷利在王殿外带着亲卫持棒而立。
  
  只要是来替陆逊求情或劝孙权不要得罪刘封的,一律乱棒打出。
  
  而在另一边。
  
  新任的鄱阳太守周鲂,还未到任柴桑就派人给平春的曹休送礼送信。
  
  周鲂没有在信中告诉曹休陆逊和王冲已经被孙权下狱,只是声称“如今魏蜀吴三足分立,当和睦共处。”
  
  如此行事,也是为了避免太过于刻意而引起曹休的怀疑。
  
  反之。
  
  周鲂越是装做若无其事,曹休就越容易想多。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邢贞在离开合肥后,合肥的满宠也派人去给平春的曹休送了信,具言了江东的变故以及对孙权的猜测。
  
  故而。
  
  当周鲂派人送礼送信后,曹休就对周鲂的意图有了怀疑:周鲂就是孙权派到柴桑来跟刘封谈条件的,若条件谈好了,就没他曹休的事,若条件谈不好,必会再来寻曹休。
  
  “满伯宁说得没错,孙权反复无常,他说的话十句有八句当不得真。
  
  看似将陆逊和王冲下狱,实则根本不敢跟刘封为敌,刘封小儿,定然又想故技重施,等跟孙权谈好了,反过来又来奇袭平春。
  
  哼!雕虫小技,如何能瞒得了我?”
  
  曹休一面令人加强平春各处关隘的防守,一面继续加派斥候打探。
  
  斥候探得的情报,也跟曹休预料的差不多。
  
  刘封,出兵了!
  
  二百余艘战船自武昌出发,顺流而下直入柴桑,浩浩荡荡,威势唬人。
  
  不过战船只是停泊在柴桑外,并未强攻柴桑。
  
  “果如我所料,刘封小儿,是去找孙权谈判的。”看着斥候传回来的最新军情,曹休的面色颇为得意,笃定刘封只是去柴桑作作样子,不会真的去打柴桑。
  
  而周鲂也如曹休先前预料的一般,再次派人来送信了。
  
  内容跟上回“和睦共处”有了明显的区别,改成了“周鲂虽然身在江东但心中仰慕北方的云彩,渴望归顺大魏”,又提及“近日孙权派了尚书郎来柴桑,明为慰问实为监视,内心深感恐惧”。
  
  等等。
  
  言语之间,饱含了投降之意。
  
  曹休并未因周鲂一封有投降之意的信就轻信周鲂。
  
  在曹休看来:周鲂只是跟刘封谈判的时候处于下风,故意想引诱曹休给刘封制造压力。
  
  真要信了,那就是傻子了。
  
  过了五日。
  
  周鲂的信使又来了!
  
  第二封信的内容,又有了变化。
  
  大意就是:周鲂自认为效忠孙权从未有二心,却因得罪了来柴桑监视的尚书郎,竟被孙权无端责难,危如累卵。故而想效仿古人择主而投,希望曹休能出兵相救。
  
  对周鲂的第二封信,曹休也只觉得好笑。
  
  第一封只是表达了隐晦的投降之意,第二封就直接明确的表达了投降之意。
  
  看似好像态度转变了,意图也暴露了。
  
  出兵?
  
  平春到柴桑,行军得近一个月,我傻了才会出兵!
  
  我一出兵,刘封立马就改条件,你周鲂也就顺理成章达成谈判意图。
  
  真把我曹休当傻子来戏耍了?
  
  曹休依旧没动。
  
  而斥候的回报也如曹休所料,刘封对柴桑只围不攻,证明谈判还在继续。
  
  而在两日后。
  
  周鲂又送来了第三封信。
  
  不同于前两封信或隐晦或明示的表达投降之意,第三封信增加了孙权的军事机密。
  
  大意就是:孙权正在密谋北伐合肥,派周鲂来柴桑抵挡刘封只是疑兵之计,陆逊和王冲被下狱也只是故意为之,但周鲂认为汉室已经衰败,投汉不如投魏,否则今后魏灭了汉,周鲂也就无法立足了。
  
  “莫非这周鲂,真有投降之意?”
  
  第三封信一出,曹休对先前的判断有了动摇。
  
  满宠也曾来信称“孙权反复无常,未必就真的要反叛刘备,不可大意。”
  
  而现在周鲂也提及孙权在密谋北伐,刘封攻打柴桑只是个幌子,实际上是想奇袭合肥。
  
  想到孙权对合肥的执念,曹休再次迟疑。
  
  还未等曹休决定,周鲂的第四封信又接踵而来,与第三封信的间隔只有一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