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208章 尽收人心,濡须口刘封点将(6k)

第208章 尽收人心,濡须口刘封点将(6k)

第208章 尽收人心,濡须口刘封点将(6k) (第2/2页)

今日孤割发明志,只愿与全将军及诸君,尽弃前嫌。至今以后,诸君皆为孤之袍泽,若孤事后行小人之举,挟怨报复,当如此发!”
  
  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帐中回荡。
  
  不论是全琮,还是对刘封有别扭的孙氏武将,亦或者隐藏按捺了怨气的非孙氏武将,此刻都被刘封的行为给震住了。
  
  按当前时代的观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以刘封的身份、地位、名望,割发明志,并不亚于对洛水起誓。
  
  众人没有想到。
  
  刘封竟然能做到这一步!
  
  割发明志,只是为了向全琮和帐内众人表明:不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不会挟怨报复。
  
  陆逊侧头扫了一眼众人,更是暗暗惊叹:厚赏在前,揽责在中,割发在后,今日之后,即便吴王再有反复之心,帐中将校也无人会追随了,燕王器量,古今罕见啊。
  
  想到这里。
  
  一直沉默未语的陆逊,出列大喝:“将帅齐心,合肥必破!末将陆逊,愿引偏军佯攻寿春,为殿下及诸君抵挡寿春贼兵!”
  
  众人本就因刘封的器量逐渐捐弃了前嫌,此刻又有陆逊出列请战,纷纷抬头望向刘封,眼中都有激动之色。
  
  “有诸君相助,何愁曹贼不灭!”
  
  刘封大笑三声,用力一掷,小刀嵌入悬挂的地图上,正中合肥城。
  
  “众将听令!”
  
  一声大喝,众将整齐抱拳待命。
  
  “令,潘璋为先锋正将,徐盛、丁奉为先锋副将,引一万兵马为先锋,立寨搦战!”
  
  “得令!”
  
  “令,全琮为次军正将,孙皎、孙奂为此军副将,引一万兵马为接应,多立旌旗,以扬声势。”
  
  “得令!”
  
  “令,陆逊为偏军正将,谢旌、李异为偏军副将,引一万兵马入六安,断绝水路险要,阻挡寿春贼兵。”
  
  “得令!”
  
  “其余诸将,与孤同往合肥,孤欲与诸君于合肥城中,张灯结彩,辞旧迎新,以彰我大汉军威,显我江东男儿之志!”
  
  “得令!”
  
  “.”
  
  要想在合肥城中张灯结彩、辞旧迎新,就意味着刘封要在今年年底拿下合肥。
  
  能不能拿下虽然不知,但刘封的豪气令众将校心情激昂。
  
  一个个的军令下达,众将校各自抱拳离帐,自去整军。
  
  而在帐中。
  
  虞翻却是冷着脸,默默的将插在地图上的小刀取下,心疼的摸了摸被小刀损坏的羊皮地图。
  
  “殿下,地图的绘制是很费时的。方才投掷的那一刀纯粹是多此一举,除了耍下威风,别无用处!”
  
  虞翻毫不留情的拆穿了刘封“飞刀耍帅”的动作。
  
  看起来很威风,受伤的是地图。
  
  刘封面色一僵:“仲翔公,这只是小失误。”
  
  虞翻眼一瞪:“小失误?地图是我绘制的,不是殿下你绘制的。殿下一个小失误,就要让我再绘制新的地图吗?”
  
  刘封讪讪一笑。
  
  都六十岁的老头了,怎还这般暴脾气.
  
  将虞翻安抚住,刘封又令人将曹休押上。
  
  还不到五十的曹休,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已经须发半白,面容憔悴。
  
  饶是刘封,亦有些感慨:人在低谷的时候最容易衰老,想要长寿,就不能太焦虑,瞧瞧贾诩,都活到了七八十岁,尤其是钟繇,七十多岁还能生出个钟会。
  
  而如曹丕、曹彰、曹植、曹休、夏侯尚、曹真,曹叡,貌似就没个长寿的,基本都是壮年而逝。
  
  人最不能内耗的就是自己。
  
  只要不跟自己内耗,那就能耗死敌人。
  
  “曹文烈,是孤高看你了。看来你在曹丕心中的地位,不如曹仁啊。”刘封斜倚凭几,语气中有嘲讽和佯装的“失落”。
  
  曹休抬头冷笑:“刘封,我早就说了,可速杀我。你却以为能拿我去交换好处,如今竹篮打水,什么好处都捞不着,可有后悔?”
  
  刘封佯装轻叹:“说不后悔,肯定是假的。所以孤决定,放你离开。”
  
  曹休一愣,随即警觉:“放我离开?刘封,你又在打什么歪主意?别以为你能诳我!可速杀我!”
  
  刘封呵呵一笑:“曹文烈。明人不说暗话,你若真想死,大可绝食自尽,何必等孤来下令?犹豫了几个月,头发都白了一半,你不也没下定决心自尽吗?”
  
  如同被踩到了尾巴的猫一般,曹休脸色大变,怒意泛起:“刘封小儿,要杀就杀,何必辱我!”
  
  如刘封所言。
  
  曹休这几个月的确有想过自尽。
  
  只是每次有这想法的时候,曹休又犹豫了。
  
  犹豫又犹豫,焦虑又焦虑,才导致头发白了一半。
  
  也幸亏是曹休没带伤。
  
  否则都不用绝食,就会如史载一般痈发背而死。
  
  面对曹休的愤怒,刘封依旧淡定如常,反而如拉家常一般跟曹休闲聊:“曹文烈,这里也没外人,孤就跟你谈点有深度的话题吧。”
  
  曹休蹙眉,不知道刘封到底揣着什么意图。
  
  只是直觉告诉曹休,刘封必定没安好心。
  
  刘封似乎真不将曹休当“外人”,徐徐又道:“昔日曹孟德在时,曾言天下英雄只有曹孟德和家父。
  
  以前孤还太不能理解,这天下英雄甚多,又岂会只有曹孟德和家父二人?
  
  后来年长了,经历的事多了,孤也能体会曹孟德当时的心情了。
  
  皇宫虽然高贵,但只是一座围城。
  
  城里的人贪图安逸浑然不知危险,城外的人又贪图高贵一心想取而代之。
  
  却不知。
  
  不论是如今的山阳公刘协,还是自诩受天应命的曹丕,都只是受制于世家的傀儡罢了,这也是为何,曹丕会推行九品中正制,主动让皇权受世家约束。
  
  桓、灵以来天下动乱的根本原因,也不在于皇帝,不在于黄巾之乱和董卓之乱,而在于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太快,皇帝沦为世家傀儡,为天下大乱背上污名罢了。”
  
  看着逐渐惊愕的曹休。
  
  刘封冷笑一声:“曹丕,非是不想救你,而是他救不了你……如今的曹丕,根本就控制不了北方诸州的官吏士民。比起刘协,曹丕也就多了几个宗室罢了。
  
  只可惜,夏侯惇早死,曹仁年迈,曹彰曹植又不服曹丕,曹洪因立场问题而不受曹丕待见,又有传闻称夏侯尚因美妾被曹丕绞杀而卧病在床不能统兵,如今你曹休又被孤生擒。
  
  曹丕身边能用者,唯有曹真一人。
  
  然而曹真虽有才能,但终究只有一人,顾内就不能顾外,顾外就不能顾内,早晚必被世家大族的才俊架空权力。
  
  就如同昔日的大将军何进一般,被袁绍算计而死于宦官之手,令人唏嘘。”
  
  曹休蹙眉冷哼:“刘封,你说这么多,不外乎是想让我回去与你口中的‘世家大族’争权夺利,想让我引起大魏的内乱,你就可以从中渔利。你真以为我不知?”
  
  刘封抚掌:“没错。孤,就是这么想的!
  
  可你即便知道了孤的意图,又能如何?你不与孤口中的世家大族争权夺利,曹丕就必然会被架空。
  
  即便曹丕不被架空,曹丕的子孙后代也会被架空,有孤这个强敌在外,若不用世家大族的才俊,就凭曹氏和夏侯氏那群年轻小辈,又如何能担当大任?
  
  虽有张郃、徐晃、于禁等为爪牙,然而这等寒门崛起的大将,都是一代而终,父辈为虎,子辈为犬。张辽之子、乐进之子、张郃之子、于禁之子、徐晃之子,可还有上阵为将的本事?
  
  宗族无人,爪牙无后,试问:曹丕与刘协,还有何区别?
  
  孤,用的是阳谋,还会怕你猜到孤的意图吗?”
  
  曹休脸色大变。
  
  虽然很恼恨刘封想利用自己来制造内乱,但刘封的话却又直指核心。
  
  曹丕的宗族爪牙都没人能担当大任了,就只有让外姓世家来担当大任,岂不是拱手将权力外放,诸事都得依赖世家大族的才俊?
  
  就如刘封所问:曹丕与刘协,还有何区别?
  
  为何曹操一直都以宗族为主将?
  
  不就是防着世家大族掌握军权吗?
  
  曹操自个儿就是靠这个方式架空刘协的,当然也会防着被外姓架空。
  
  曹休不得不承认:刘封挖得坑,自己还得主动去跳。
  
  “哼!放了我,你会后悔的!”即便如此,曹休的尊严依旧不允许曹休向刘封低头。
  
  刘封将桌上的帛书抛向曹休:“孤一生行事,从不后悔。再送你一个厚礼吧,此制,乃科举取士,更胜于陈群的九品中正制。
  
  你想跟北方的世家大族们争权夺利,只会匹夫之勇,可成不了事。
  
  孤知道你心中有疑惑,为何孤会如此大方,孤也不瞒你:此制若成,孤只需要在军事上击败曹丕;若不成,孤即便败了曹丕,还得再与世家大族的才俊相争。”
  
  曹休拾起帛书,快速的扫了一眼,心中大为震撼。
  
  都是官场上混的,曹休自然能看得明白科举取士和九品中正制的区别和利弊。
  
  “刘封,你可真是狡诈,这是一心想引起大魏的内乱啊。”曹休合起帛书,死死的握住。
  
  刘封笑容不改:“可孤,也没否认啊。用与不用,都在于你。孤倒是很期待,你这个曹家千里驹,回到洛阳后,会如何抉择。
  
  快马,孤早已准备,逃的时候,跑快一点,否则跑到一半又被孤的先锋擒获,孤也会很为难的。”(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