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214章 好戏开始,刘封与刘禅“相争”(求票)

第214章 好戏开始,刘封与刘禅“相争”(求票)

第214章 好戏开始,刘封与刘禅“相争”(求票) (第1/2页)

自古到今,帝王将相家极少有亲情。
  
  为了争夺权力而薄情寡恩者,比比皆是。
  
  兄弑弟,弟弑兄,父杀子,子弑父,君杀臣,臣弑君.
  
  固有印象下:
  
  若刘禅与刘封不争,必是掩人耳目的假象;
  
  若刘禅与刘封相争,方为隐藏暗处的真相。
  
  莫说多疑的曹丕会猜疑,就连大汉内部朝野内外会猜疑的都不知凡几。
  
  能闹得满城皆知,除了有人推波助澜外,亦是大众对帝王将相家争权夺利的固有印象。
  
  兵法:出其不意。
  
  刘封想用常规的方式去攻取寿春,显然是不现实的。
  
  满宠守不住合肥并非是能力差,而是合肥本身就称不上坚城大城。
  
  可寿春不同。
  
  大城,依山,环水,历史久远,屡屡扩修
  
  再加上背靠豫州,后方郡县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寿春运送物资。
  
  莫说刘封只有五万大军,即便十万大军也拿不下有良将重兵驻守还不缺物资的寿春。
  
  这也是为何刘封会说:想破寿春,得另外再开辟一处战场,方有可趁之机。
  
  开辟第二战场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机会断掉寿春的后方物资运送,没了物资,再坚固的城池都只是守城方的坟墓。
  
  至于孙礼猜测的“淮河水涨,引水灌淹寿春”,刘封虽有想过但并未列为第一战术。
  
  水攻对天时的依赖性太强。
  
  将破寿春的希望寄托在几个月后淮河水涨,刘封不如考虑下砸个几十万匹蜀锦去收买寿春的魏方将士。
  
  “佯攻鲁阳,需要打到什么程度?”刘禅又问。
  
  佯攻也分强弱。
  
  这决定了刘禅要投入多少的人力、物力来打这一场佯攻。
  
  刘封的回答如常的与众不同:“若太子能将佯攻打成主攻,太子就是主攻!”
  
  刘禅顿时愣住。
  
  将佯攻打成主攻,我就是主攻?
  
  佯攻还能这么理解的?
  
  “愚弟愚昧,还请兄长解惑。”刘禅谦逊求问。
  
  若不能真正理解刘封的意图,刘禅这佯攻也不知道该如何打。
  
  刘封又指向地图中的陇右,轻笑提醒:“太子可还记得当初兵出陇右时,领的军务是佯攻还是主攻?”
  
  刘禅再次愣住:“这”
  
  回想一开始,刘禅统兵打陇右是满足李严等人诉求的主攻,荆州方面为策应;
  
  后来诸葛亮考虑到陇右的具体情况决定冬季试探性用兵,结果超额完成军务夺得了天水,试探性用兵变成了正式强攻,明面上成了主攻;
  
  紧接着刘备又出现在宛城,皇帝亲征,宛城又变成了主攻;
  
  而最终却又成了陇右和宛城都是佯攻,刘封奇袭长安才是主攻。
  
  一场大战,主次不断变化。
  
  而决定谁是主攻谁是佯攻的,又在于具体的战局变化。
  
  荆州战场和扬州战场,虽然因孙权的彻底归附而都由大汉在执掌,但实际上荆州战场和扬州战场本质依旧是两个不同的战场。
  
  只不过江东的话事人由孙权换成了刘封。
  
  刘封打合肥,没用荆州的兵马;刘禅打鲁阳,同样不需要用江东的兵马。
  
  与其说是在让刘禅佯攻,倒不如说是刘封刘禅各领一州之兵,联手北伐。
  
  刘封方才那句“若太子能将佯攻打成主攻,太子就是主攻!”,是考虑到刘禅的军事水平,先定一个下限。
  
  至于刘禅能不能打出上限,犹未可知。
  
  正常情况下:曹丕君臣在分析刘封刘禅的军事水平后,不会有任何怀疑,基本都会认定刘封才是主攻。
  
  然而。
  
  现在的局势稍有不同。
  
  曹丕不相信帝王将相家的兄弟会“不争”,若刘禅聚荆州之兵走宛城出兵,绝无可能是跟刘封配合,更可能是在跟刘封争功!
  
  仔细回想后,刘禅恍然。
  
  “弟会尽力而为的!”
  
  不论是佯攻还是主攻,刘禅都会尽力一试。
  
  刘封愿意将权力拱手让给刘禅,其实也有刘禅“乖宝宝”个性的原因在。
  
  刘禅就像一张白纸,遇贤则明,遇庸则昏。
  
  只要善加引导,即便比不上历代明君,也能得个贤君的美誉。
  
  自古以来的君与臣,历来都是相互成就的。
  
  刘禅的坦然,让刘封更生宠溺之心。
  
  不论曹丕如何想,不论外人如何想,刘禅对刘封而言都是一个听话的好弟弟,刘封不宠谁宠?
  
  刘封又道:“皇后今夜宴请我和太子,正好佯装我二人不和。”
  
  刘禅微微一惊:“皇后待弟如亲母,欺骗皇后,不太好吧?”
  
  刘封轻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仅要骗皇后,还得连父皇以及公卿众臣一起骗。既然曹丕希望我兄弟二人不和,那我兄弟二人就不能太和睦。”
  
  刘禅本就不是愚笨的人,在刘封的提点下也逐渐明悟。
  
  身为儿子和臣子,骗刘备和吴皇后是不对的,可若为了能骗到曹丕,那过程就不重要了。
  
  沉思片刻,刘禅又问:“可白日在大殿,弟已将李邈罢官遣返且又勒令公卿众臣不得再妄论流言,如今又如何能瞒得住公卿众臣?”
  
  刘封嘴角微微一勾:“虽然李邈对我不敬,但念在李邈兄长和两个弟弟都在尽职尽责的为太子治理益州,就给李邈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吧。
  
  太子可派霍弋暗中去寻李邈,让李邈在城外暂住数日以观李邈反应,若李邈能沉得住气,则可用;若李邈沉不住气,则另选贤能。”
  
  诚然。
  
  刘封对李邈这个脑抽的很厌恶。
  
  然而。
  
  处于刘封这个位置,是不能凭喜好用人的。
  
  贤才有贤才的用法,庸才有庸才的用法,奸人有奸人的用法,腐儒有腐儒的用法.
  
  欲行大事,就不可能让水变得至清。
  
  相较而言,李邈还不是潘濬这类直接易主而事的,刘封的器量能够容忍“当前”的李邈。
  
  随后。
  
  刘封又将具体的细节给刘禅讲解。
  
  一直到了傍晚。
  
  二人材联袂来寻吴皇后。
  
  吴皇后不知刘封刘禅的计划,只是吩咐众侍将好酒好菜端上。
  
  宴中。
  
  刘禅破天荒的头一回饮酒。
  
  理由是江陵城会出现流言都是刘禅御下不严的过错,刘禅要借敬酒向刘封赔礼。
  
  刘封也配合刘禅的表演。
  
  一来二去,刘禅就喝得满脸通红。
  
  酒劲一上来,刘禅就开始“胡言乱语”了:“若弟也能如兄长一般常年待在父皇身边,统兵作战定也不会逊于兄长。”
  
  刘封故作大笑:“太子此言差矣。自古文武有别,太子习文,只需如萧何一般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就足够了。统兵作战的事,为兄一力担之。”
  
  刘禅连连摇头:“兄长说得不对!太子乃是储君,不仅要管文事,还要管武事,若不能节制天下兵马,如何能称得上是太子?可要节制天下兵马,岂能不统兵作战以立军威?”
  
  刘封忽然板起了面孔:“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太子不可胡言!须知,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刘禅脸色一变:“兄长认为,弟是无能之将?”
  
  刘封摇头:“太子多心了,太子是管将的不是管兵的,岂能舍本逐末去管兵?”
  
  刘禅“语气有点冲”:“可弟非要统兵呢?兄长以为,弟能统兵多少?一万?三万?五万?还是十万?与兄长相比又如何?”
  
  气氛骤然变得紧张。
  
  就连替刘禅斟酒的侍女,此刻也忍不住瑟瑟发抖。
  
  虽然吴皇后白日里下令“若再有人乱嚼舌根,诽谤燕王与太子不和,鞭笞三十,逐出宫门”,但流言不是吴皇后一句话就能消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