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223章 斩杀满宠,刘禅也瞒不住了(求票)

第223章 斩杀满宠,刘禅也瞒不住了(求票)

第223章 斩杀满宠,刘禅也瞒不住了(求票) (第1/2页)

“机不可失。”
  
  刘封没有多作解释,只是淡淡的回了四个字。
  
  自古以来。
  
  大战用兵,大抵以正合,以奇胜。
  
  两军对垒,规规矩矩,你攻我守,你守我攻。
  
  没有新的花活儿就只能对峙拼消耗,直到一方先耗尽而出现颓势。
  
  想取胜,就得用奇。
  
  用奇就得犯险。
  
  就如曹操会在官渡亲自带着骑兵去偷袭袁绍的囤粮地乌巢一般。
  
  假使许攸是来诈降的,曹操这一去直接就自投罗网。
  
  擒了曹操的袁绍都不用打进许县了,天下都得望风而降。
  
  然而。
  
  曹操依旧去了。
  
  因为曹操很清楚,不冒险,就赢不了。
  
  同理。
  
  刘封也很清楚,不冒险,就夺不了寿春。
  
  以江东诸将那养成了习惯的各自为战,破个合肥都得刘封带着三十万匹蜀锦亲上。
  
  破寿春?
  
  太抬举众人了。
  
  战场就是赌命的地方。
  
  赌赢了,就是战神。
  
  赌输了,有死而已。
  
  顾虑太多的人,是很难抓住战场上稍纵即逝的战机的。
  
  陆逊欲言又止。
  
  内心翻滚的话到了嘴边又缩了回去。
  
  劝?
  
  刘封若是输了,还能劝。
  
  刘封赢了,还怎么劝?
  
  教一个打了胜仗的如何避免打败仗?
  
  想想都离谱。
  
  随着时间的流逝,宫楼的战斗也到了尾声。
  
  小小的宫楼,根本挡不住如狼似虎的汉军。
  
  尤其是刘封的嫡系,更是悍勇非凡。
  
  不仅宫楼上的魏卒生出了惧意,还连带着震慑了江东的将士。
  
  “将军,快逃吧!”
  
  满宠左右亲兵,心急而劝。
  
  却见满宠一把推开亲兵,喝道:“逃?我乃陛下任命的征东将军,自兖州时我就跟着先帝,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兵败士城有死而已,岂能言逃?”
  
  满宠是个很执拗的性子。
  
  昔日在樊城时沉白马誓与将士同存亡,让关羽无功而返。
  
  刘备打樊城时也是坚持到了最后才与曹仁一同被俘。
  
  那次被俘,也成了满宠一生的污点。
  
  如今。
  
  寿春失守,若再弃城而逃,满宠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亲兵无奈,只能奋力护住满宠。
  
  满宠要报曹操曹丕父子之恩,亲兵同样要报满宠之恩。
  
  人活一世,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如蝼蚁偷生之举,非满宠所愿。
  
  即便要死,也要死得堂堂正正。
  
  既然入战场,就随时要有马革裹尸还的觉悟。
  
  随着亲兵相继战死,满宠陷入重围之中,手中的长矛被鲜血和汗水浸染。
  
  看着周围凶神恶煞的汉兵,满宠自知今日在劫难逃,不由放声大笑:“大魏征东将军满宠在此,谁敢上前与我决一死战!”
  
  身虽老,骁勇犹在。
  
  岳举正欲向前结果了满宠的性命,方月却是伸手拦住,然后派人通知宫楼外的刘封。
  
  若满宠在乱军厮杀,方月自然不会傻到去阻拦岳举。
  
  一个阻拦就可能导致己方一个悍卒殒命。
  
  可此刻满宠已经身陷重围,周围也没了亲卫,注定插翅难逃了,方月的想法自然也就不同了。
  
  方月需要清楚的知道,活着的满宠是否比死了的满宠有价值。
  
  不多时。
  
  刘封策马而来。
  
  看着被围困的满宠,刘封的语气却仿佛见故友一般:“满伯宁,你无生路了。”
  
  满宠赤红着眼,如困兽般的低吼:“刘封,与我一战!”
  
  刘封轻轻摇头:“孤乃大汉燕王、当朝的大将军,就算孤愿与你一战,孤的将士们也不会让孤犯险的。念你对曹氏父子的忠勇,孤赐你全尸。”
  
  满宠凄惨一笑。
  
  随后竟然直接持矛就刺向刘封,大呼而吼:
  
  “我乃大魏征东将军满宠,只可死于敌手,岂能自毁身体发肤。刘封狗贼,受死!”
  
  看着冲杀而来的满宠,刘封左右的将士纷纷向前,数柄长矛刺穿了满宠,又有数箭射穿了满宠。
  
  “虽是敌将,犹可敬之。传孤令,厚葬满宠。”
  
  自上庸起兵救荆州开始,这是刘封头一回在战场上击杀曹魏大将。
  
  以往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选择生擒然后去跟曹丕交换利益。
  
  而这次。
  
  刘封并没打算生擒满宠来跟曹丕交换利益。
  
  一个死去的满宠,比一个活着的满宠更有利于北伐。
  
  以刘封如今的威望和大汉如今的声势,已经不需要再去跟曹丕谈利益了。
  
  斩尽曹魏老将,震慑曹魏小将,才能在军事上获得更大的优势。
  
  随着满宠的覆灭。
  
  寿春城内的战斗也趋近于尾声。
  
  到了黄昏。
  
  城内负嵎顽抗的魏卒也被尽数剿灭。
  
  而得知满宠被斩的王凌、邹岐、贾逵、臧霸等人,更是惊得纷纷逃窜。
  
  邹岐运气差了点,直接被生擒。
  
  王凌、贾逵、臧霸跑得快,追之不及。
  
  “徐州刺史邹岐,倒也算是条肥鱼,伯言,交给你去审讯了。”
  
  邹岐没有如满宠一般求死,刘封也没有杀邹岐。
  
  一者是邹岐称不上曹魏大将,二者是邹岐徐州刺史的身份。
  
  似这种刺史,在任期间必定会任命门生故吏在徐州诸郡担任要职,留着邹岐的命比杀了邹岐更有价值。
  
  谁必须死,谁可以不死,刘封分得很清楚。
  
  当夜。
  
  寿春大摆筵席,以犒三军将士。
  
  翌日一早。
  
  刘封留下陆逊守寿春,又挑了孙桓和朱桓二将及其军卒一万人,和嫡系数千人返回平春。
  
  之所以挑二将的军卒,是因为二人的军卒在江东诸将士中也称得上悍卒了。
  
  刘封不会是个丢芝麻捡西瓜的人,芝麻要,西瓜也要。
  
  而在另一边。
  
  与刘禅在鲁阳对峙的曹叡,也得到了“平春城破,于禁死战被擒,拒不投降而被刘封斩杀”的军情。
  
  在场众人,皆是骇然。
  
  司马懿更是脸色惨白。
  
  因为前来报讯的正是于禁的亲兵。
  
  此刻。
  
  于禁的亲兵正在用愤怒的眼神仇视着司马懿,一边向曹叡陈述军情,一边向曹叡控诉司马懿贪功。
  
  “殿下,前将军会失城被擒,皆因司马懿贪功带走了平春城的精锐!前将军以三千老弱苦守平春城十日,最终死战殉国,前将军死得冤啊!”
  
  亲兵一把鼻涕一把泪,添油加醋的控诉司马懿。
  
  说司马懿贪功带走平春城的兵马,还有些道理;可说于禁只有三千老弱,就显得没道理了。
  
  不过亲兵现在只想保于禁的命、保于禁儿子的命,压根不管添油加醋的控诉司马懿会有什么后果。
  
  总不能看着自家将军颓废余生还要担心家眷安危,然后去帮司马懿说好话?
  
  对于禁的亲兵而言:司马懿是谁啊?算个什么勾吧啊!
  
  看着亲兵越控诉越来劲,饶是司马懿心性沉稳也忍不住了,喝问道:“我是跟着关兴关平的兵马来鲁阳的,何来贪功之心?
  
  前将军有三千劲卒在平春,谁有这个本事十日破城?你敢谎报军情?”
  
  于禁的亲兵闻言反喝:“我没有谎报军情!是刘封,是刘封亲自领兵攻城!”
  
  话音一落。
  
  众人更是骇然。
  
  蒋济也不由喝问:“为何你方才不提?”
  
  于禁的亲兵杵着脖子,理直气壮:“方才若提,我还如何控诉司马懿贪功害了前将军?你们会听吗?”
  
  蒋济顿时哑然。
  
  于禁的亲兵说得没错,倘若一开始就说来攻城的是刘封,众人绝不会耐心的在这听。
  
  抓大放小,一向都是宏观调控的惯用方式。
  
  先解决主要矛盾,将次要矛盾丢在一旁。
  
  刘封奇袭平春斩杀于禁是主要矛盾,司马懿贪功害死于禁是次要矛盾,孰轻孰重,一看便知。
  
  司马懿的脸色更是惨白。
  
  虽然内容都是一样的,但顺序的先后会导致责任的划分不同。
  
  于禁的亲兵这么一讲,责任就全在司马懿了。
  
  甚至于。
  
  还会影响到鲁阳的战事。
  
  事后一追责,都是司马懿的错。
  
  若不是司马懿贪功,平春就不会丢,于禁就不会死,曹叡在鲁阳就不会陷入被动。
  
  倘若司马懿知道刘封更是趁机奇袭破了寿春,估计当场都能晕过去。
  
  不带这么坑人的!
  
  战场胜败,本就难料。
  
  按矛盾论的观点:有胜就一定会有败。
  
  而现在。
  
  矛盾的焦点都聚集在了司马懿身上!
  
  倘若再有政敌推波助澜,甚至于都可以将司马懿贪功的过失上升到马谡丢街亭的程度。
  
  单论损失,这次曹魏的损失是大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的。
  
  曹叡看向司马懿的目光也有了几分责备。
  
  对曹叡而言,司马懿是否贪功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替司马懿擦屁股。
  
  本来在鲁阳抵御刘禅就已经很令曹叡心烦了,现在又多了个刘封破平春斩于禁,这烦心程度可不小。
  
  “前将军忠勇,孤会奏请父皇为前将军追封,前将军之子,孤也定会善待。”
  
  曹叡许了诺,打发于禁的亲兵退下。
  
  随后。
  
  曹叡又看向刘晔、蒋济、陈泰、曹爽等人。
  
  “诸位,看来我们又被刘封给欺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