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在象山(1/3) (第1/2页)
《机械姬》的导演是韩延,他是主动请缨的!
很正常,他也参与过《火星救援》的拍摄工作,对科幻电影有情怀…
而且,《机械姬》用到的拍摄设备是虚拟可视化制片…
就是一种新型的拍摄技术:采用激光追踪技术,实时构建特效后的电影画面!
举个例子:《火星救援》的火星场景,虽然在‘最像火星’的大柴旦红崖火星地貌景观区取景,但后期依然需要CG呈现。
这些都需要资金。
关键需要时间…
虚拟制片打开电影拍摄新局面:成本降低,实时成像!
《火星救援》比较传统的绿幕拍摄,影片在制作后期会涉及大量的后期制作,包括前景、中景、背景处理,实时渲染的闪光,最后的滤镜应用等,但如果使用了虚拟制片方式,就可以节省大量后期的时间以及相应的成本。
随着VR技术的进步,实时渲染引擎的出现,我们可以做到相关技术的迭加应用让电影拍摄的前中后三个时期浓缩在一起,立马呈现拍摄效果。
没有导演能拒绝这种东西!
价格嘛…可以承受——相比较传统的后期工序所需要的周期来计算。
租用设备三个月——不止用来拍摄《机械姬》,还用来拍摄《月球》,租赁价格是500万美元!
平均折算一下,《机械姬》拍摄40天,《月球》35天…
跟《流浪地球》用到的拍摄设备没法比。
主场景超过100个,服装、搭景、道具,差不多耗费8000万,此外还有阿莱65拍摄,这款摄影机只能从阿莱公司搭配技术服务一起租赁,要负责工程师的交通食宿不说,一台摄影机一天的租金是一万美金,《流浪地球》用了三台,电影拍摄周期要三个月,仅摄影机的租赁费用,就够拍一部电影!
对了,《流浪地球》也要用到虚拟拍摄…
所以说,《流浪地球》规划4个亿成本,真不一定够…
……
《机械姬》整部电影的制作成本6000万,演员基本都是低片酬加盟。
不可以分享后期分红…
不多,热芭能拿10%,刘端端5%,张译则是8%…
预测票房拿给3~5亿,票房分账后,也就6000万的利润,这点分红,基本跟他们的市场价打平…
刘端端除外,但他毕竟也是主角之一
除了他们三,还有一个女性角色——低端的机械女仆,找了陈瑶来演…
整部戏…其实就是个实验作品。
图灵测试,有几个观众懂这玩意?
但是大家很懂热芭的性感…
整部电影其实是就是一部冰冷的科幻,有很多恐怖暗示…
满墙的贴纸,其实就是暗示着男主不是第一个实验的人,这是一个陷阱!
——女主角通过手段,最终逃离了困住他的地方。
我看有人问:《机械姬》中艾娃有对男主动过感情吗?
整部电影,站在艾娃的角度:她利用自己对刘端(男主角)和老板张译的背景信息认知,行为模式认知,以及人际关系认知,设置了一个复杂的认知和行为模型,把刘端迷得神魂颠倒,变为一个可以通过模糊指令去驱动的硬件设备,最终从外部解锁了囚室,完成了她的最终目标。
艾娃最后逃离时,把刘端关在了她曾经的玻璃囚室中。
不管艾娃是出于什么目的,但这个行为的后果是明确的。
说明她压根不在乎男主角的死亡…
某种意义上讲,机械姬艾娃属于硅基生物,男主角是人类,是碳基生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