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拒绝的项目(1/3) (第1/2页)
“肯定比不上《黄飞鸿》三部曲…《黄飞鸿》三部曲海外译名:中国往事!”
“《叶问》系列…核心卖点就是中国功夫暴打老外。
剧情嘛,很简单,首先要师出有名,不能平白无故打老外。所以每一部一定要先让老外疯狂作死、狂拉仇恨,打死并至少打残一个中国武师。比如第一部三浦打死武痴林,第二部龙卷风打死洪师父。
其次是最终boss一定是老外,而且都是和我们多少有点民族仇恨的老外:第一部是日苯人,第二部是英国人,第三部虽然最后打的是中国人,但是最高潮的部分还是打美国来的泰森。
看《叶问》就别研究剧情了,看看打戏挺乐呵的,我估计第四部肯定还是打美国人…剧情估计要跟李小龙联动…”
“其实从李小龙时代开始,我们的功夫片最大的秘籍就是打外国人,尤其是打日苯人还有白人…”
“我听他们讲《叶问3》最初的剧情是拍一个咏春内战,刚好叶问的妻子张永成该寿终了,正好体现叶师傅的家庭生活,以及家庭和武术界的取舍,而且之前都是打外国人扬我国威,到了第三部还打老外,有点过火…
但是这时候泰森被谈下来了,不用多浪费,于是用来做个中期boss吧。所以,整部戏显得很割裂!”
“站在制片人的角度,华语动作片最大难点就是:武术这玩意儿,在现代社会里、在热兵器时代,究竟还有多少实际功能?
就是,人家如果开枪,你功夫再好还能怎样?”
“解决不了这个难题,观众很难代入剧情…”
“《叶问》系列很狡猾的,从第一部开始,就绕开了此疑问,每一个终极对手,总是会出于不服气或看不起的目的,将比拼设置成公开的比赛,于是,你死我活成了奥林匹克,双方在其它层面上的不平等就被抹掉了,一切回归最纯粹的比拼…双方都不用抢…”
“所以,只能回归武侠片…但武侠片不好做,最近几年也就另辟蹊径的《江湖论剑实录》还有陆洋的《绣春刀》口碑、票房不错…”
“看情况吧,听说尔东升导演在拍《三少爷的剑》,他当年就是靠着《三少爷的剑》成名的…《三少爷的剑》是他在邵氏主演的第一部邵氏武侠片,没想到运气好到当年一炮而红。”
“听说他2000年左右就准备拍一版《三少爷的剑》,谢晓峰由日苯演员竹野内丰饰演,张国荣饰演燕十三…没能成行…”
“我怎么知道?他找过我呗!”
“想找我演谢晓峰…但是剧本我不喜欢,然后我就没接…”
……
《三少爷的剑》包括《奇门遁甲》都找过沈言…
毕竟只要沈言点头,投资就不会低于三个亿!
——电影圈传言:沈言主演的电影,十亿票房起步。
但这两部戏,剧本太差了!
很难理解尔东升为什么把《三少爷的剑》拍成那样,按理说,他演过《三少爷的剑》、《圆月弯刀》(丁鹏)、《楚留香传奇》(原随云),《小李飞刀》(阿飞),还曾与古龙有过关于三少爷的对谈…
怎么会把《三少爷的剑》拍成那个哔样?
把无爱无恨、骄傲不俗的燕十三,变成一个动辄嘶吼的中二青年。
把叙事主线放在慕容秋荻和三少爷的爱恨纠葛上,还把三线配角竹叶青提拔为备胎男二,又把这个阴险狡诈很有戏的小boss变成一个为爱痴狂的神经病。
甚至结局交给妓女小丽,让三少爷带着她仗剑走江湖、主持正义…
对了,那版《三少爷的剑》里燕十三的结局改为身怀绝症、求与三少爷一战,又因技不如人死于三少爷的剑下…
所有人设崩塌,主旨也淹没在烂俗的男女情事和武林正义之中。
这是古龙的《三少爷的剑》?
《三少爷的剑》实际上是关于这个不世出的天才、剑神,如何与自我和解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