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吹牛逼(1/5) (第2/2页)
《致青春2》?
《周处除三害》?
NO,NO,NO!
是《爵迹》!
郭景明率队,主演范小胖、吴凡、陈穴东、陈伟霆、郭采洁、林允、严宽、李治廷…
头版报道‘郭景明《爵迹》亮相上影节红毯爵迹家族展神颜’…
好家伙,几百家媒体争相报道…
沈言…直接去了论坛单元,第一场论坛叫‘电影与资本:相爱不相杀’…
阿里影业、博纳影业、华谊兄弟和万达院线的老总以及黄建新都来了,当然,最主要还是沈言!
大家先讨论的IP…
“IP的泡沫来自于所谓的文学IP、游戏IP、互联网IP,很多人认为掌握了大量的IP就能变成最大的电影公司,这是一个笑话。我们所谓的IP不是电影的IP,首先是一个好的电影。”
“我记得某一家公司的老板说他要拍《三十六计》,我说你这辈子都拍不完.一年一部你拍36年!《七武器》拍七部,这叫IP吗?”
然后于东说了保底发行:“最近的保底发行变成什么了?就是溢价。从投资开始,成本不断追加,连导演也要分红、投资、参股,变成了一种股份制的项目合作,对影片是不利的。”
顺便聊了《叶问3》:“再一个就是被资本证券化,《叶问3》事件实际是被资本证券化,拿着这个产品明保暗保,圈了很多市场外的钱,或者金融资本的钱,这就造成了社会动荡,引发了庞氏骗局。”
主持人尹鸿把话题传给沈言:“沈言好像从来没有保底发行过任何电影?”
“对,我觉得没多大意义…你掌握的发行渠道肯定比不上我,你可以跟门户网站合作,可以跟院线签返点协议,我也可以啊…还有一点,他们给的保底价格跟我预想的差了不少…”沈言举了个例子:“比方说《唐探》,快鹿之前找过我,说30亿票房保底发行,30亿票房,我需要你保底发行?我自己就给保了!”
“那您的意思,多少钱?”
“至少要给80亿票房的保底费…”
于东插话:“八十亿票房…这个有点离谱了!”
沈言一脸严肃:“我们星火工作室出品的电影,你能参与到发行,这个价码,我觉得是合适的。如果你觉得不合适,那就是看轻了我们这些内容创造者,你连溢价都不敢溢价,还敢说是资本,我鄙视这种人!”
呃,沈言明显是在开玩笑…
这是拿资本当傻子!
不过,沈言一般不跟资本打交道,他本人就是资本…
以前,星火工作室占据产业链上游,沈言作为内容供应方,已经不缺钱了,现在,手里有猫眼这么个发行渠道,补全了产业链…
“那沈导怎么看IP?”
沈言很认真回答:“其实,北美电影最近几年,基本没有什么原创大制作问世,就是因为原创的风险太大,很难精准把握观众的喜好和时代的审美,很难把握最大公约数…对于资本来说,有一个IP基础,再加上粉丝众多的流量,可以搏一个基础票房…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所谓的大IP+流量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