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魔兽》?(1/3) (第2/2页)
毕竟…没有哪家公司拍一部爱情都市片花了六个多月——《摆渡人》拍摄周期长达六个月,一般同类型题材的电影,正常来讲也就40天周期!
吹牛逼…很正常!
随着行业热钱涌进,上影节片单大战也经历了一场“大跃进”——据统计,2016年上影节有超过20家公司发布了超过400个项目的片单,动辄白天十数场发布会、晚上三四场XX之夜,电影人、投资方、媒体记者们奔波辗转在各种觥筹交错间。
当然很好,但沈言不是很喜欢…
第三天,他就走了!
留下了不少话题…
上热搜的有‘不要甩锅观众’、‘建议大家多读读《毛选》’以及‘沈言、冯晓刚撕破脸!’
……
“谈不上撕破脸…我跟他从来不在一个频道上!”
“商业类型片就是卖人设、卖设定、卖特效啊。
号称华语圈最会赚钱的电影导演,连这么基本的套路都学不会却长期垄断最好的档期,只会贩卖京城中年老男人情怀…这样的导演其实挺没有意思的!”
回到象山,沈言在直播间回复了网友的提问…
“目前,中国商业电影目前选用的映前宣发手法,各种花里胡哨的宣传,海报、预告片片花、媒体新闻炒作等等,都是带有对观众强烈欺骗性的手段,其目的就是让观众无法得知这部电影的真实制作水平。”
“我在影院看过最烂的电影是《刺陵》,看了十分钟,实在忍不住,骂了句‘垃圾电影’,然后走人了!”
“那我为什么买票看《刺陵》,就是被宣传吸引了呀…主打盗墓题材,我当时刚看完《鬼吹灯》,对这个题材特别感兴趣…”
“那我看了烂片,我就是垃圾观众?”
“庆幸吧,至少现阶段,观众还愿意走进电影院看电影,要是哪天,大家对电影彻底失去兴趣了…那电影这个产业以及依附产业的工作人员该怎么办呢?”
听到这个,一堆网友质疑‘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票补已经全面取消,马上影院的票价会恢复到正常价格,而且娱乐的手段越来越丰富…看电影打发时间的行为很快会被取代…”
“不聊他了…最近有没有去看《魔兽》…我没去看…主要我不是《魔兽》的受众…我不玩《魔兽世界》,对《魔兽》也不感兴趣…”
话题转移到了《魔兽》…
《魔兽》这电影很奇葩,周三上映,首日票房2.5亿,次日3亿,第三天,也就是周五,票房降到了2.1亿,周六干脆1.37亿,周日票房…7300万!
最主要,《魔兽》北美上映,首周三天,票房仅有2416万美元。
输给了《招魂2》、《惊天魔盗团2》以及上映第二周的《忍者神龟2:破土而出》…
很多之前说《魔兽》稳拿20亿美元的网友,被打脸了;
包括之前说内地稳过30亿票房的网友…也被打脸了。
现在讨论的是能不能超过15亿…
“我不太关心《魔兽》的票房…下周刘得华主演的《月球》上映,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