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20章 若有李郎怜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

第220章 若有李郎怜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

第220章 若有李郎怜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 (第2/2页)

左右人答曰,“已进城去矣。”
  
  曹操一捶手,惊呼道:
  
  “此必是趁我审讯俘虏之际,自率兵进城去了!”
  
  曹操关键时刻又浪大发了,只顾着装逼,忘了与自己进城的还有一个李翊。
  
  “子桓!”
  
  “孩儿在!”
  
  曹丕应声出列。
  
  “汝速带军马入城,沿途不得惊扰百姓!”
  
  “喏。”
  
  曹丕方欲转身出马,曹操的声音又从身后传来。
  
  “回来!”
  
  “父亲还有何吩咐?”
  
  曹丕作揖问。
  
  “汝进城后,休得杀害袁氏一门老小。”
  
  “务必在李翊赶去之前,派兵将其保护起来!”
  
  “……是,孩儿领命。”
  
  曹丕虽不知道父亲为何要跟李翊争这个,但自出营以来,他心中有股莫名的危机感。
  
  是故急于在父亲面前表现自己,领了命令,便带兵往城里进。
  
  见曹丕走远,曹操这才沉定心神,默默祈祷李翊进城之后不要先去见袁氏亲族。
  
  毕竟邺城富庶,里面肯定堆积了大量财物。
  
  曹操宁可李翊先去接管财物,也不愿他先去接触袁氏亲族。
  
  因为财物到最后,两家肯定是要平分的。
  
  纵然让李翊抢了先,做了手脚让自己少分一些。
  
  曹操也不在乎吃这点儿亏。
  
  曹操在乎的,是袁氏一门老小。
  
  为何?
  
  当打进邺城,接管此地之后,
  
  这也就意味着不论是曹氏还是刘氏,都将正式取代袁氏统治这个地方了。
  
  但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要想真正统治好北方,还是需要善待袁氏。
  
  这是一个政治家必须要明白的道理。
  
  所以袁氏一门,谁先施恩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一场面子功夫,必须要做足。
  
  曹操已派曹丕先行,又望一眼地上的审配,问道:
  
  “汝死之后,可还有何心愿?”
  
  审配答曰,“吾主在北,不可使吾面南而死!”
  
  曹操颔首,“审配死后,葬于城北。”
  
  审配谢过,被武士牵出受刑。
  
  临刑之时,跪地向北,引颈就刃。
  
  其意气之壮烈,终无挠辞,见者莫不叹息。
  
  曹操亦怜其忠义,叹曰:
  
  “河北义士何以如此之多?”
  
  众劝曹操不必多在一死人身上浪费时间,城中还有大量事务亟待处理。
  
  曹操然其言,催马进城去。
  
  “……也不知子桓,有没有赶在李翊前头。”
  
  ……
  
  话分两头,却说李翊趁着曹操审讯审配的空当,悄自先进了城。
  
  进城之后,也下令不得惊扰百姓。
  
  凡军民愿降者,一律免死。
  
  许攸骑在马上,兴致冲冲地跑到李翊跟前,一脸兴奋得说道:
  
  “……子玉子玉!进城之后,可要先清查府库。”
  
  “我知道在哪里,可要愚兄领你前去?”
  
  李翊目光落在许攸身上,见他高兴地像个四十多岁的孩子。
  
  “……呵呵,既然子远如此了解。”
  
  “便劳你代我去清查府库,吾另有要事,还需处理。”
  
  李翊眉宇平静,一脸和善地说道。
  
  许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府库可是存钱粮器械的地方。
  
  去清查府库,那可是绝对的肥得流油的美差。
  
  李翊居然说给就给自己了,许攸兴奋地手舞足蹈,连连道:
  
  “……好好好,我办事你放心。”
  
  “府库存物,吾保管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地交给贤弟。”
  
  跟着一起进城来的,还有张飞,听得此话,忙问一旁的许褚道:
  
  “……俺适才没听错罢?”
  
  “那许子远,竟管先生叫贤弟。”
  
  本来许攸管李翊叫子玉,就已经很僭越了。
  
  毕竟李翊要大他好几级,还是引荐他的“举主”,于情于理都该尊称一声先生。
  
  再不济也得称呼爵位职务。
  
  结果这许攸居然愈发蹬鼻子上脸,在众人面前直接称呼李翊为贤弟。
  
  这令一向尊敬读书人的张飞都感到十分不满,兀自嘟囔道:
  
  “俺们平日在时,亦多敬先生,不敢逾规越矩。”
  
  “他许攸乃一降将,未有奇略之功,怎敢如此僭越?”
  
  许褚亦十分不满,但还是强忍怒意说道:
  
  “既然先生没发话,咱们就先别自作主张了。”
  
  张飞遂不再多言,然众人皆心中不悦。
  
  李翊继续向前,带着随身军马,径奔袁氏家中去。
  
  府外门人,见着大军来到,竟举棍向李翊劈来。
  
  许褚、张飞各自上前拦住。
  
  一人一个,一人一拳,便将二人打昏在地。
  
  李翊大声道:“休要杀人!”
  
  然说话间,两个门人已经竟相倒地了。
  
  张飞乃解释道:
  
  “先生放心,俺们下手自有轻重。”
  
  “此二人死不掉。”
  
  李翊这才放心,提剑步入后堂。
  
  只见二女抱头痛哭,另有一女缩在一旁瑟瑟发抖。
  
  中间有一成年男子,更像是见过世面的,见着李翊来了,上前拱手行礼:
  
  “见过将军!”
  
  李翊只瞥他一眼,澹澹道:
  
  “汝非家主,可唤掌事的来与我说话。”
  
  那男子闻言一怔,默然退下,目光又瞥向那跪在地上哭泣的妇人。
  
  妇人见此,乃擦拭眼泪,冲李翊福礼道:
  
  “妾乃袁将军之妻刘氏也。”
  
  李翊目光又瞥向刘氏身后女子。
  
  其人伏在刘夫人身后,披头散发,脸上脏乱,看不清面容。
  
  乃问道:“此女何人也?”
  
  刘夫人怕死极了,见李翊问话,慌忙拉着这女子的手。
  
  跪伏于地,磕头如捣。
  
  “此乃吾家次男袁熙未过门的妻子,甄氏也。”
  
  “只因显奕出镇幽州,故二人迟迟未得完婚。”
  
  “本待袁将军丧期过后,便成婚事。”
  
  “只是未想战事又起,故而耽误了。”
  
  李翊乃伸手,示意刘夫人起身,道:
  
  “刘夫人云何如此?”
  
  “可令新妇举头!”
  
  刘夫人连忙推搡身旁的女子,那女子闻言,乃以衫袖拭其面容。
  
  举头看向李翊。
  
  李翊观之,这甄氏当真生的玉肌貌,有倾国倾城之色。
  
  “……此必甄宓也。”
  
  李翊心中念叨一句。
  
  尽管多少已经能够猜到此女身份,但还是很好奇历史上的文昭甄皇后到底长什么样。
  
  今日一见,果真容月色,娇俏可人。
  
  又暗想自己打入邺城的时间,比之历史上早了两、三年。
  
  没想到这么早甄宓便嫁给了袁熙,虽然未过门,不过两人肯定是完不了婚了。
  
  袁熙出镇幽州,却把未过门的妻子留在邺城。
  
  李翊猜想,这肯定是袁尚的意思。
  
  因为袁尚已经不慎放走了袁谭,使其回到青州。
  
  如果再放任一个袁熙在幽州独大,将威胁到他的统治。
  
  虽然袁熙没有太大野心,但袁尚还是想留个后手,让其留个人质在邺城。
  
  尤其甄宓出身于中山大族,其家族毗邻幽州,对袁熙至关重要。
  
  “观汝姿貌绝伦,因后披头垢面?”
  
  李翊出声问。
  
  甄宓不卑不亢地答:
  
  “正因貌美,方披头垢面。”
  
  李翊放声大笑,乃收剑入鞘。
  
  刘夫人见此,悄声对甄宓说道:
  
  “此贵人哉,将其讨得欢心。”
  
  “无忧死矣!”
  
  甄宓默然低头,两只小手攥紧裙摆,并不接话。
  
  李翊却将话题转到刘夫人身上,道:
  
  “吾闻夫人在时,性酷爱妒。”
  
  “袁将军方死,夫人便尽杀其妻妾。”
  
  “邺城之人皆畏惧夫人,闻之即色变。”
  
  “今夫人见我,可惧我否?”
  
  刘夫人伏在地上,顿首道:
  
  “妾惧将军!”
  
  “……哦?为何惧我?”李翊问。
  
  “只因此前妾为袁尚之母,袁尚为邺城之主,故左右人惧我。”
  
  “今将军入城,邺城易主,妾自当畏将军。”
  
  此言一出,莫说是李翊,便是跟李翊一道来的人全都在那大笑。
  
  整个后堂,都充斥着李翊一行人的笑声。
  
  刘夫人伏在地上,不敢举头与李翊对视。
  
  甄宓及身后那女,以及适才那男子,无不偏过头去。
  
  掩面叹息,倍感耻辱。
  
  “袁将军在时,虽屡屡吐血而厥。”
  
  “然从未屈膝于我,更不向曹司空、刘将军低头。”
  
  “而如今,袁谭已降吾主,袁尚被吾击破。”
  
  “袁熙在幽州收聚蝼蚁之兵,不成气候。”
  
  “夫人或该惧矣。”
  
  刘夫人闻言,似想起什么,抬起眸来,看向李翊,喜道:
  
  “适才妾便看出来了,郎君必是李郯侯!”
  
  “哦?夫人识我乎?”
  
  “……识得识得。”
  
  刘夫人点头如捣蒜,连连道:
  
  “李郯侯威名,如雷贯耳。”
  
  “今幸得瞻拜君颜,实在三生有幸。”
  
  “听闻郯侯妻子,亦为我袁氏女。”
  
  “……是叫……是叫……?”
  
  刘夫人脑袋飞速旋转,拼命地回想。
  
  李翊出声提醒道,“叫袁莹。”
  
  “……啊,对对对。”
  
  刘夫人欣喜道:
  
  “此吾宗族女,乃妾之子侄也。”
  
  刘夫人虽为袁绍后妻,但真要攀关系的话。
  
  她的确算是袁莹的伯母。
  
  “……听闻刘将军妻子,亦是我袁氏女。”
  
  “这真是巧了不是,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
  
  李翊沉声道:
  
  “汝子袁熙,如今尚在幽州聚敛兵马,听闻其欲联络乌桓人南下,拒我朝廷义兵。”
  
  “未知此事,夫人如何观之?”
  
  刘夫人不假思索,立马道:
  
  “君侯息怒,待吾书信一封,令其交出印绶兵符。”
  
  “举幽州之众,来降君侯。”
  
  李翊大喜,即命人取来笔墨,教刘夫人作书。
  
  刘夫人挥毫落墨,很快将书信拟好,双手呈给李翊。
  
  李翊览毕,有此书信倒不必说就能让袁熙就范。
  
  只是在汉末,不孝是被社会严重鄙视的。
  
  而袁氏作为门阀世家,尤以礼孝治国。
  
  兼之袁熙性格柔弱无断,其未婚妻甄宓又在自己手上。
  
  李翊感觉他之后在幽州的工作,会轻松许多。
  
  既得书信,李翊乃对刘夫人温声说道:
  
  “夫人无忧,吾妻乃夫人侄女。”
  
  “若论亲情,吾当唤你一声伯母才是。”
  
  “夫人不必担心,吾带兵来此,正是欲保护你袁氏一门。”
  
  “不然等曹贼进来了,汝家性命身子难保。”
  
  刘夫人一惊,忙问,“曹操也来了?”
  
  “不错。”
  
  李翊面色一沉,说道:
  
  “夫人应该听过,曹操在宛城盗嫂之事。”
  
  “此贼天生淫荡,若吾不来。”
  
  “汝全家得以生全完璧否?”
  
  曹操的宛城故事,本身比较有名。
  
  兼之徐州的情报部门,大肆对外宣传。
  
  而老百姓本身对家国大事不感兴趣,毕竟觉得这事儿距离自己太远。
  
  可对这种偷香窃玉的八卦却十分来劲。
  
  尤其是在吃饭干活的时候,讲出来吹吹牛,倍儿精神来劲。
  
  很快,曹操的宛城爱情故事,便成了河南百姓的饭后谈资。
  
  虽然在颍川,尤其是许县是严格禁止讨论此事的。
  
  但架不住河南其他郡县当成笑料来说。
  
  以至于一传十,十传百,渐渐也传到了河北去了。
  
  邺地本身离河南近,这袁家女子平日打听得这八卦笑闻,每每闻说,亦捧腹作笑。
  
  可没想到,这吃瓜竟有一天吃到自己身上来了。
  
  刘夫人面色苍白,站起身来,看向李翊。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