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37章 关张赵李全部回徐州,将有大事发生?

第237章 关张赵李全部回徐州,将有大事发生?

第237章 关张赵李全部回徐州,将有大事发生? (第2/2页)

“二则编户齐民,仍使其留于辽东土地。”
  
  “如今吾既收复辽东,若迁徙人口,必使异族寇略此地。”
  
  “故我想采纳第二策。”
  
  “可如此一来,却又衍生出一个新的问题。”
  
  说到这儿,众人也都明白李翊的意思。
  
  如果要安置辽东的流民,具体应该如何安置。
  
  或许政府能够将他们暂时收编,借给他们土地种子耕种。
  
  但以辽东的诡异气候,万一等到五月份之后,错过了农耕的最佳时机。
  
  却还有新的流民进来,该如何安置他们呢?
  
  总不能继续让政府养着吧?
  
  要知道,辽东都是一个须要靠青、冀二州的钱粮弥补的政府。
  
  哪里还能分出更多的口粮,来安置饥民流民?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李翊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如果诸公并无好计,翊倒有一个‘以工代赈’之法。”
  
  以工代赈?
  
  众人皆是一怔,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虽然提到以工代赈,最先想起的就是罗斯福。
  
  不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已经有以工代赈的思想了。
  
  但运用并不广泛。
  
  是直到宋朝,工商业、手工业相对发达,以工代赈才被频繁运用。
  
  汉朝由于重农抑商,所以“以工代赈”这个概念对当时的人来说其实非常陌生。
  
  虽然如此,这个概念其实不能理解。
  
  李翊简单为众人概括:
  
  “辽地自受灾以来,流民四起。”
  
  “翊以为,可择流民之精壮者充行伍。”
  
  “以兵饷代赈济,消弭乱于未萌。”
  
  “其羸弱者,则官役之,使筑城浚河,计工授粟。”
  
  “不役者不得食,不劳者不得获。”
  
  “如此,一可绝游惰之患。”
  
  “二可慰力田之民,三杜侥幸之心。”
  
  李翊耐着性子,深入浅出地为众人介绍了以工代赈的好处。
  
  而刘晔、徐庶、荀攸等人皆是明智之士,很快就理解了其中妙处。
  
  “……善,善,大善!”
  
  “若用郯侯之法,的确可以充分调动起辽东民众来。”
  
  李翊弯唇笑道:
  
  “既然诸公都没有意见,便请拟定具体实施方案。”
  
  “待吾裁决之后,即刻实施。”
  
  这便是李翊要跟众人商议的原因。
  
  不是李翊须要经过刘晔等人的同意,而是一个方案的实施,不是光靠一张嘴就能真的实施下去。
  
  具体的实施步骤,人员的调动安排,都需要手下人策应帮忙。
  
  同时,要因地制宜,根据辽东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只有集思广益,才能治理好一方水土,一方人。
  
  于是,众人便聚在一间屋子里,彻夜筹定“以工代赈”的具体实施方案。
  
  经过一晚上的努力,总算得以拟定初步草案。
  
  名字为《辽东抚民策》,又叫《工赈三章》
  
  其具体的方案为,
  
  第一,兴修水利。
  
  发流民五千,浚辽河故道,日给粟三升。
  
  河成之日,沿岸分田百顷,以渠为界,号曰“赈农渠”。
  
  第二,军屯改制。
  
  选饥民健妇编为”营缮曲”。
  
  使健妇上千山,采松木制弓弩,匠作与戍卒同饷。
  
  凡参与城防修缮者,其家庭可优先纳入军屯体系,享受军属待遇。
  
  第三,官办工坊,吸纳闲散劳力。
  
  由辽东政府出钱,设立官营冶铁、制盐、织造等工坊。
  
  第四,化胡为汉。
  
  辽东本土生活着大量乌桓人、高句骊人、沃沮人、扶余人,以及汉人。
  
  有汉人出面教学,教异族学汉话耕织,手工制造。
  
  许编入户籍,渐消夷夏之防。
  
  招募流民从事生产。
  
  按劳计酬,工钱以粮食、布帛或五铢钱支付。
  
  这些方案,都是根据辽东当前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的。
  
  既已敲定,即刻颁布实施。
  
  ……
  
  《后汉书》载,“李侯更立《工赈三章》,饥者得其食,壮者得其业,公孙余党无所裹胁。”
  
  “遂使辽东民力不尽,国用不匮,边患不生,可谓三善备焉!”
  
  时有童谣传唱,“李侯渠,活万夫;襄平砖,保平安。”
  
  ……
  
  终于,在处理完辽东诸事之后,李翊总算得以凯旋冀州。
  
  刘备得知辽东平定,四郡全部收复的喜讯,自己也是兴奋不已。
  
  即上表奏请天子,封赏李翊等一行征辽功臣。
  
  俯仰之间,暮去朝来。
  
  冀州之民,闻说李翊凯旋。
  
  无不箪食壶浆,夹道相迎。
  
  只见李翊身着朱衣锦裘,骑玉马而执金鞭。
  
  腰间长剑寒如水,岩岩似拔竹之松。
  
  道旁之民,认出是李翊,皆欢忭鼓舞。
  
  欢呼声玉军乐凯歌相衬入耳,掩去啸啸长风。
  
  只化作一腔热忱。
  
  张飞与李翊并马而行,兴奋地摩拳擦掌、
  
  “这掌事总算是结束了,不知先生可有命人提前排下庆功宴。”
  
  “俺老张肚里的酒虫,可早就憋不住了。”
  
  李翊微一颔首,对张飞扬起唇角:
  
  “益德放心,战时不让你饮酒,是为了磨炼你的心性。”
  
  “如今战事结束,管教你喝个痛快!”
  
  张飞大喜,连连道:
  
  “还是先生知俺老张之心。”
  
  “难得来冀州一趟,这此俺非得喝个三天三夜,大醉长眠不可!”
  
  李翊扬了扬眉毛,话锋一转:
  
  “只怕不行,这次庆功宴过后。”
  
  “益德你即刻回徐州去!”
  
  啊?
  
  张飞听到这个命令,难掩心中失落。
  
  “如今战事都已经结束了,军师怎么着急着遣俺走作甚。”
  
  “难不成舍不得你那几瓮酒?”
  
  “……益德!”
  
  关羽驱马而来,对张飞指责道:
  
  “对先生不可无礼!”
  
  张飞挠挠头,“俺口中无状,先生勿怪勿怪。”
  
  李翊当然不会怪罪,只是一脸严肃地对张飞说道:
  
  “这是命令,此事早晚要提上日程。”
  
  “益德不管你今晚喝多少,就算喝得酩酊大醉,我也遣人用马车载你回徐州去。”
  
  张飞正要开口询问是什么事,如此肃重。
  
  李翊却又面向关羽,也一本正经地吩咐道:
  
  “云长将军,今晚宴后。”
  
  “请你也不用着急回青州去,就随益德一起回徐州。”
  
  关羽也意识到了是有大事,乃蹙起眉头,一脸严肃地问李翊道:
  
  “……先生到底是什么事?”
  
  李翊乃从怀间取出一封表文,将之递给关羽。
  
  “这是我在平辽结束之后,就已经写好的表文。”
  
  “本来想之后再拿出来,既然云长问起,便先交由二位看罢。”
  
  关羽目光快速浏览,旋即面色变得肃穆起来。
  
  “……这、这写的什么啊?”
  
  张飞耐不住性子,也欺上前去查看。
  
  这一看不要紧,看了就连大咧咧的张飞也变得不苟言笑起来。
  
  “……先生……军师……这是谁的主意?”
  
  “……是我自己的主意。”李翊回答道。
  
  微微一顿,李翊又接着补充了一句。
  
  “确切地说,是我与荀先生他们一起商议的结果。”
  
  “我想徐州群臣也多大不会反对。”
  
  嘶……
  
  张飞倒吸了一口凉气,眼眸中掠过一丝兴奋之色。
  
  “好罢,既然这是诸位先生们一致的决定。”
  
  “俺老张自无反对之理。”
  
  “到时候须要俺们怎么做,先生只管吩咐便是。”
  
  关羽忙在一旁补充说道:
  
  “只是此事兹事体大,待回徐州之前,莫要走漏风声。”
  
  “……俺明白。”
  
  张飞心领神会,连连颔首。
  
  李翊牵了牵唇,目光漫及天边,叹道:
  
  “……好了,此事倒也没你们二位想的那么严重。”
  
  “吾心中自有计较,还请两位将军……不,两位兄弟勿要多疑。”
  
  关羽、张飞齐齐拱手,发自肺腑地喊了一句:
  
  “多谢先生!!”
  
  虽然李翊已经与关张兄弟共事快十年了,但还是第一次听到他们两个一起向自己道谢。
  
  尤其是这般郑重诚恳。
  
  李翊见此,心中亦是颇生感慨,目中都微有些湿润了。
  
  “……好了,先不聊此事了。”
  
  “今日是咱们征辽的庆功宴,还是先回郡治摆宴庆祝罢!”
  
  随后,众人一起回了渤海郡治。
  
  是夜,大宴军士。
  
  李翊亲自出席宴会,坐主案。
  
  案上陈列辽东四宝:
  
  公孙度金印、高句丽贡剑、扶余鹿角盔、沃沮白毛隼。
  
  而根据此次征辽的军功,宴上餐食亦有所不同。
  
  一等功者,炙熊掌鹿茸。
  
  二等功者,脍鲈鱼海参。
  
  三等功者,陈胡饼狗汤。
  
  酒酣之际,李翊作为主帅,依然如往常一般走形式。
  
  站起身来,为众人敬酒祝礼。
  
  “诸君——”
  
  李翊将酒盏高高举起。
  
  “此第一杯,敬阵亡将士。”
  
  言讫,倾酒于地。
  
  “吾等今日得以饮宴作乐,皆因袍泽浴血。”
  
  “辽东风雪,埋尽忠骨,当记英魂!”
  
  说完,又环视诸将。
  
  “此第二杯,吾敬三军将士!”
  
  “破襄平、擒公孙、定四夷——非翊一人之功,实乃众将士用命!”
  
  “凡战伤者,皆赐绢布钱粮,阵亡者,其家属皆有抚恤。”
  
  席上众军士齐声高呼。
  
  “这第三杯——”
  
  李翊表情忽然变得严肃起来,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地对众人说道:
  
  “敬我大汉疆土!”
  
  “如今辽东虽定,然诸侯未服,枭雄犹疑!”
  
  “吾自出山以来,便许诺要助我主早日平定天下,三兴汉室。”
  
  “今天下九州,已得其五。”
  
  (注:汉朝虽然有十三州,但也会常用九州表示,其用来强调古代传统与政治文化)
  
  (十三州则是严格的行政区分,故汉末诸侯一般不强调十三州)
  
  “今后愿诸君常砺刃甲,莫堕青云之志。”
  
  说罢,李翊向众人郑重的作了一揖。
  
  众人无不慷慨激昂,纷纷起身,向李翊还礼。
  
  酒过三巡,李翊一一送别诸将。
  
  回到府中,见着了久违的妻子。
  
  “今夜良宵难得,请二位夫人随我回屋。”
  
  李翊上来便直入主题。
  
  令麋贞、袁莹竟是意料之外。
  
  虽然她们是很久没有跟李翊行过男女之事了,有那么点怀念。
  
  但在她们的印象之中,李翊向来对此事颇为冷淡,兴致不高。
  
  每次行事时,亦多像是屡行公事,缴纳公粮。
  
  怎么这次,如此主动?
  
  李翊乃解释道:
  
  “……明日我要去一趟徐州。”
  
  啊?
  
  二女皆是一惊,忙问道:
  
  “夫君刚从辽东回来,怎么一日也不愿多待。”
  
  “又要走?”
  
  说着,泪珠簌簌而落。
  
  李翊抱住二女,安慰她们道:
  
  “夫人勿怪,只因公事在身。”
  
  “且此次兹事体大,非我亲往不可。”
  
  袁莹轻轻哼道:
  
  “辽东战事都已经结束了,还能有什么大事?”
  
  “……呵,吾已命云长、益德趁夜回徐州去了。”
  
  “此外,赵子龙,田国让、陈叔至也都收到传令,准备回徐州去了。”
  
  唔……
  
  二女俱是屏住呼吸。
  
  虽然李翊没有言明到底是什么事。
  
  但召了这么多重臣回到徐州,那肯定是非常不得了的事。
  
  麋贞还敏锐地察觉到,此次李翊喊回徐州的大臣。
  
  都是刘备起家的老班底,是铁杆子兄弟。
  
  专门把这帮老兄弟给喊回去,说明是真的有大事要发生了。
  
  “……那……那快别浪费时间了。”
  
  麋贞俏脸一红,羞怩地说道。
  
  李翊乃领着两位夫人回到房间。
  
  虽然麋贞、袁莹很久没有被大调查过了,可这一查,避税就全出来了。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