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42章 刘表僭位楚公,李翊发明饺子,使昭姬归汉

第242章 刘表僭位楚公,李翊发明饺子,使昭姬归汉

第242章 刘表僭位楚公,李翊发明饺子,使昭姬归汉 (第2/2页)

“大丈夫当顶天立地,岂能仰人鼻息?”
  
  “刘备若来,某愿为先锋破之!”
  
  文聘是江陵的水军大将,他亦恨刘备此前白嫖了他们江陵许多战船。
  
  如今徐州水师到是建立起来了,结果反而威胁到了荆州的国防安危。
  
  蒯越急忙谏道:
  
  “明公若受此爵,是授曹操以柄。”
  
  “不若虚与委蛇,待曹刘相争,再定行止。”
  
  “况刘备如今已据五州,势力强大,若再失荆州大义——”
  
  “大义?”
  
  蔡瑁冷笑打断,命人抬进十口漆箱。
  
  打开一看,竟是荆州的盐税账簿!
  
  原来,自荆州与徐州建交以来,徐州便一直往荆州倾销精盐。
  
  荆州的世家们自顾家族利益,在刘表明令禁止的情况下,依然私自与刘备贸易。
  
  这导致了大量的财富往徐州流。
  
  由于这项精盐贸易已经被其他家族给垄断完了,蔡瑁没能在其中分到一杯羹。
  
  所以便趁着这个机会,一起找刘表清算了。
  
  堂内不少大臣,看见账簿,皆是面色大变。
  
  因为这精盐贸易,便有他们的一份儿。
  
  堂内一时间鸦雀无声,刘表面色铁青。
  
  蔡瑁得意一笑,旋即拱手说道:
  
  “荆州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
  
  “既然刘备能够称齐王,曹操能够称魏公。”
  
  “明公又为何不能进楚公之位?”
  
  实力才是称王称公的底气。
  
  自收复荆南之后,刘表的实力大增,使荆州的国力来到了最巅峰的时候。
  
  同时刘表本人在荆楚的口碑是非常好的。
  
  即所谓,
  
  恩威并著,招诱有方。
  
  万里肃清,群民悦服。
  
  开经立学,爱民养士。
  
  乱世良牧,绝对不是乱吹的。
  
  等于刘表是既具备称公的军事实力,又有群众基础。
  
  如果此前没人称公,刘表肯定不敢做第一人。
  
  但如今刘备称王,曹操称公。
  
  他刘表为何不能建楚国,进位楚公?
  
  “……诸位。”
  
  刘表有条不紊地向众人阐明自己的观点。
  
  “如今刘备已据五州之地,窥荆望吴,早晚侵吞天下。”
  
  “今若能与魏公结盟,共分其地,方为保荆州之策。”
  
  “吾受赐爵,只为保荆襄子民,别无他心。”
  
  刘表信誓旦旦地向众人保证。
  
  荆州士族多慕楚风,进位楚公,其实也是拉拢士人的手段。
  
  主要公爵的诱惑对刘表来说太大了。
  
  刘表这个人是典型的爱名不爱利。
  
  史书记载刘表“在荆州几二十年,家无余积。”
  
  年轻时的刘表也是大量散财,结交天下名士。
  
  这使得他名列八俊,年纪轻轻就打进了国服前三十。
  
  刘表到底是被名位迷惑了双眼,接受了曹操许下的楚公名爵。
  
  正式与曹操签订同盟条约。
  
  然后建楚公国。
  
  又命典礼官将《诗经·商颂》里的“天命玄鸟”被改为“荆有苍兕”,唱诵《楚颂》。
  
  随后派出使者,去陈都朝廷上奏。
  
  这显然是刘表的先斩后奏,不管朝廷同不同意,他都已经称公了。
  
  又发书送往各地,让众诸侯发贺礼过来。
  
  就连一直与荆州敌视,常年交战的孙权,刘表都遣使过去催督。
  
  让孙权在本城选四十担大柑子,星夜送往襄阳作贺。
  
  一时间,天下震动。
  
  ……
  
  冀州,渤海。
  
  时正值乍暖还寒之时,有人报给李翊,民间出现了大量感染伤寒症的病患。
  
  就连军营中,也有不少士兵,感染伤寒症。
  
  李翊即命张仲景,组织医疗团队,前去调查此事。
  
  恰逢匈奴使者又到了渤海。
  
  这名匈奴使者自然是来自南匈奴。
  
  说是南匈奴,但自鲜卑檀石槐崛起之后,北匈奴已经被灭了,就只有一个南匈奴了。
  
  而南匈奴这个政权也比较特殊,
  
  即便是在汉朝官方的文件里,南匈奴也是被定义为内属国,而非外臣国。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汉朝是已经默认南匈奴是汉地内的一个诸侯了,而没把他当外人看。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大汉以“渣男”形象将南匈奴娶进了门。
  
  汉朝对南北匈奴的态度,大概就是“我会睡她,但会娶你。”
  
  汉哥娶南匈奴过门时,就说我一定会好好对你,你赶紧跟北匈奴分手吧。
  
  南匈奴听话照做,不仅充当大汉的雇佣兵,还帮大汉一直监视北匈奴的动向。
  
  结果北匈奴认怂了,主动向大汉求和。
  
  汉明帝刘庄认为,咱们都已经娶了南匈奴了,怎么能够再跟北匈奴眉来眼去呢?
  
  不能一边跟盟友的死敌发展友好关系,还要求盟友对你死心塌地。
  
  最后,汉朝不接受北匈奴的使者。
  
  结果北匈奴也不气馁。
  
  第二年,就拉上了西域国家等一帮“室友”,一起再次找到汉哥请求和解。
  
  意思就是,你不喜欢我没关系。
  
  但这么多人一起去你家,看在大家的面子上,你总该跟我说两句话吧?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
  
  与北匈奴的不建交政策,汉朝只坚持了一年就放弃了。
  
  虽然汉朝仍然拒绝向北匈奴派遣使者,但却同意了北匈奴向汉朝派遣使者。(渣汉这操作)
  
  这种前脚刚睡完,后脚就去睡敌蜜的渣男行为,引起了南匈奴的强烈不满。
  
  立马派人去质问大汉这什么意思。
  
  大汉自知不占理,就赏赐了南匈奴了几万头羊作补偿。
  
  后来南匈奴便一直留在汉地,跟乌桓人一样。
  
  慢慢接受了汉化,比如当今的匈奴左贤王刘豹,就是汉化的典型。
  
  不过匈奴人虽然接受了汉化,也有了农耕生活,却依然是以游牧为主。
  
  主要河套地区适合放牧。
  
  但作为汉地诸侯,自然是需要每年向朝廷中枢进贡的。
  
  此前中央政府在时,便直接向中央政府进贡。
  
  汉末诸侯崛起,袁绍统一北方后,匈奴人便向袁绍进贡。
  
  如今曹操、刘备一统北方,匈奴人为了不得罪两大强权。
  
  就同时向齐魏两国进贡。
  
  李翊为齐国相,代理北方诸事,匈奴人自然是直接向他进贡。
  
  也免得去徐州来回折腾。
  
  匈奴使者名呼延仆,他将此次的贡品清单交给李翊。
  
  乃羊三千只。
  
  呼延是匈奴人的四大贵姓,李翊命人将呼延仆请入驿馆歇息。
  
  又赐明珠、金帛作为回礼。
  
  随后命人将这三千只羊尽数杀了,熬作羊肉汤,分给士兵们喝汤保暖,抵御风寒。
  
  如若有剩,便卖到民间去,拿给百姓们喝。
  
  恰逢张仲景调查伤寒症回来,向李翊回报调查结果。
  
  “渤海之地,伤寒肆虐。”
  
  “百姓冻馁交加,毙者无数。”
  
  话甫方落,见军士正在杀羊。
  
  将羊骨剔了,煮汤,分与病者暖身。
  
  忽灵感乍现,自言自语地说道:
  
  “伤寒者,寒邪入体,气血凝滞。”
  
  “若以面皮裹药,形似羊耳,热汤煮之。”
  
  “外御寒气,内通经络,岂非治标固本之法耶?”
  
  李翊听到张仲景的话,连忙问:
  
  “张神医,适才你说什么?”
  
  张仲景呼道:
  
  “吾有治寒症之法矣。”
  
  于是命人和面,将麻黄、桂枝、羌活、生姜、白芷等物,包成馅儿。
  
  然后以羊骨熬汤,将捏作羊耳状的面皮,尽数倒入热汤锅中沸煮。
  
  李翊察之,才发现张仲景包的就是饺子。
  
  也是这时想起,这个时候饺子还没发明。
  
  是张仲景先发明娇耳,然后衍生出了饺子。
  
  李翊此前发明了铁锅,改善了人民的烹饪质量。
  
  但却迟迟没有发明饺子,主要是因为他不爱吃饺子。
  
  今日如果不是张仲景灵光乍现,李翊甚至都想不起来还有饺子这个东西。
  
  不过张仲景用饺子作为暖身之物的想法,不失为一个好思路。
  
  汤煮好之后,分赐给病患。
  
  众人食后汗出如浆,三日退热,冻疮渐消。
  
  而此物流至军中时,更是被卒争相求食,皆呼为“娇耳祛寒汤”。
  
  李翊便将娇耳汤分给丞相府里的人食用。
  
  自己也亲尝一碗,赞道:
  
  “此物味美,可暖脾胃,驱寒气,确实是良方。”
  
  “张神医有心了。”
  
  张仲景心情大好,抚须微笑:
  
  “老夫以羊耳为形,取名‘娇耳’,取其娇嫩护元之意。”
  
  李翊沉吟片刻,摇头笑道:
  
  “娇耳二字,虽合医理,却失之柔弱。”
  
  “将士食之,岂能尽显豪迈之气?”
  
  他望向碗中面食,见沸水翻滚,面皮如月牙浮沉,乃道:
  
  “此物形如弯月,沉浮若舟,不如改称——饺子!”
  
  “饺者,交也,寓‘阴阳交泰,寒热调和’。”
  
  “子者,尊称也,敬医者仁心!”
  
  “不知张神医看是如何?”
  
  李翊还是很尊重发明者版权的,优先征询张仲景的意见。
  
  张仲景又哪里在乎这些?
  
  当即向李翊一拱手,称谢道:
  
  “既是丞相赐名,此物从此之后,便取名为饺子罢!”
  
  呵呵……
  
  李翊心情大好,即唤甄尧过来。
  
  “甄功曹,这羊肉饺子,你可尝过?”
  
  甄尧即拱手回道:
  
  “亏得丞相赏赐,下官已经食用过。”
  
  “此汤确实鲜美,祛寒暖身。”
  
  嗯……
  
  李翊一颔首,接着说道: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既然此汤鲜美,又有祛寒功效。”
  
  “汝甄家不是已经举家搬迁至我渤海了么?”
  
  “我意在渤海开设几家羊肉饺子汤馆,由你甄家经营。”
  
  饺子汤的问世,肯定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李翊也算是投桃报李,把经营权交给了甄家。
  
  同时由政府出面作保,也能保证运营流畅。
  
  相当于是国企了。
  
  甄尧欣然同意,又询问了货源问题。
  
  李翊便道:
  
  “闻说匈奴部羊群漫山,汝可亲自替我去一趟并州。”
  
  “找单于订购羊群。”
  
  “……诶,为何非要匈奴人的羊?”甄尧问。
  
  李翊以指尖轻叩案几,说道:
  
  “冀州本地的羊,喂的是秸秆。”
  
  “草原上的羊,啃的是甘草、柴胡。”
  
  说着,突然将茶汤泼在地上。
  
  “就像这茶,同株茶树,长在崖上的就比谷底的香三分。”
  
  “……明白,下官这就去准备。”
  
  甄尧当即回府,组建商队,打算前往并州购羊。
  
  临行前,李翊又单独找到甄尧,小声对他说道:
  
  “尧卿此行,非独市羊也。”
  
  “匈奴久居塞外,其心难测,虽向我齐国朝贡,却又与魏国互市。”
  
  “卿当阴察其动向,若其部众与魏国交往甚密,亟以飞骑报我。”
  
  微微一顿,李翊似又想起了一件事。
  
  接着对甄尧叮嘱说道:
  
  “我闻蔡邕之女昭姬,才冠汉室,不幸没于胡中。”
  
  “卿宜探其踪迹,若得其实,可喻匈奴左贤王曰:‘汉家有赎归之制,愿以锦帛千匹、盐铁百车易之。’”
  
  “彼若不许,则告以‘丞相将亲提虎贲,问罪阴山’。”
  
  “彼知我名,必然献女。”
  
  “卿可放心离去,万事有我。”
  
  甄尧连连顿首受命。
  
  “……是,臣一定不忘丞相嘱托,定会办成此事。”
  
  言毕,遂行。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