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命运的齿轮终于默默转动 (第2/2页)
所有人脸色剧变!
完全没想到这是鸿门宴。
这年头都没手机,根本不用担心私通消息,轻松斩断……用后世的话说,这叫留置,或者说双规。
在规定的时间,就规定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有人已经难以抑制的开始发抖!
也许有人会想到换了新的主管单位,会做些清查整顿。
但没想到来得如此迅猛强硬。
普遍都是几千上万人的厂。
规模有多大呢,就山脚这座产高炮的机械厂,恰好藏在两条山脉间的谷底。
可能当时设计选址的思路是敌军空袭来了零点几秒就闪过,根本来不及轰炸扫射。
所以厂区纵向连绵超过五公里长度!
一头接铁路,一头靠长江。
这两天让卫东顺着老程的建议,去参观了下,规模巨大。
然后显而易见的管理问题也不少。
就当是代船厂们交了份差生成绩单。
提前让招投局老总有了警惕。
不雷厉风行的斩下去,这几万人的七家厂能跟筛子似的把造船钢板都筛得千疮百孔。
在资本家眼里,这是几万张吃惯了大锅饭的嘴。
所以就在厂领导们赶过来的三四天时间里,相关几个省市的分公司财务人员,已经配合接待从平京财务中心,鹏圳西区结算中心调集的近两百号人员,在七家船厂外默默排查等待。
这边开会,董雪晴就打电话通知拿着公函进入开查。
大多是省会、地级市的这几座城市,都有分公司、销售公司,这三四天也提前把本地大厂做了个基本摸底。
所有相关地盘、主要办公楼、财务主体都派了人要求进入。
凡是阻挠进入的可以打电话联络相关厂领导证明,无理阻拦者将承担所有责任。
这时候的长航重工各部分已经不属于原六机部、船舶总公司,而是完全划归给了招投局。
公函在调动厂领导去江州开会的时候,就已经发到各厂,现在持有招投局的公函,是准备好要由该省、该市领导出面摆平各厂的。
结果打到招待所来的电话只有两个。
得到厂领导在电话里同意配合后,七家厂都完全开放了清查。
只能说这个节点,还在八八年。
老方电话里给让卫东提到的外资船方说的国际航海业下行期,从中东能源危机、两伊战争的七五年,持续到八七年左右,恰恰也是国内改开后的转型期。
对船舶行业来说,国内外都是艰难期的重叠。
老程他们从八一年就开始减少订单,老耿他们八三年被要求停工。
这个阶段为什么崩,是因为之前所有订单和工程,只有国家安排的计划。
当市场经济还没起来,没有社会上的订单,这个转型期必然就是空白。
各船厂都已经缺少国家船舶订单穷了好几年,但还没到后来有些厂瓜分破产的阶段。
船厂又不那么容易被瓜分。
所以吃喝问题肯定有,但中饱私囊这种大问题还是少。
毕竟这种厂就是个小社会,所有人相互都认识,管理层做什么都被所有人看着的。
主要集中在各种大小违规。
相当部分还是这几年穷疯了,为盘活厂子什么都敢干。
从中反而能看出来有些厂领导的担当和能力,反而有些啥问题都没的,厂里工人怨声载道骂娘的很多。
查到后面,六机部和经委都派了人来要清查总结清单报告。
因为在这之前从来没出现哪个强力部门,这么翻个底儿朝天的详细盘存企业所有资产。
精确到违章建筑以厘米计!
老汪和熊国明都带着招投银行、招投保险的人手来参与。
很明显,当刮毒剜疮的清查过后,肯定就是银行挥舞“外资”引进来注入恢复生产,保险公司建立所有人的五险一金,甚至生产过程的船舶保险……
熊国明给让卫东打电话申请险种的时候,气得主公大骂你们这不是抢钱吗?
生产船舶要是没出事,顺利下水,这保费就被保险公司净赚了!
但又不得不捏着鼻子给,一切正规化的和国际接轨就是这样。
而在这个阶段,命运的齿轮终于默默的转动起来。
一直在山上的让卫东,让吴生云以船舶公司老总的身份,过去协助招投船舶公司的建立。
结果促成了吴生云和熊国明的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