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 第251章 让大汉重生,顶住胡人南下!刘备不止要一统天下,还要灭尽士族!

第251章 让大汉重生,顶住胡人南下!刘备不止要一统天下,还要灭尽士族!

第251章 让大汉重生,顶住胡人南下!刘备不止要一统天下,还要灭尽士族! (第2/2页)

九品中正制催生出的皇权旁落,士家门阀坐大之困局,只会令华夏陷入无休止的内斗,给了胡人趁势崛起,入主中原的机会。
  
  这样一个节骨眼上,唯有一个皇权稳固,天子大权在握的王朝,方有机会抵挡住这一波胡人南下的浪潮。
  
  科举制,便是萧和为了这个目标,开出的一剂令大汉朝浴火重生,抖落盘踞在他身上吸血的那些胡人蚂蟥的良方。
  
  众臣领命,尽皆告退而去。
  
  萧和却留了下来,从怀中取出另一道帛卷,再次献给了刘备。
  
  “伯温,这是…”
  
  刘备面露疑惑。
  
  萧和将帛卷展开,铺于刘备跟前:
  
  “科举制虽可令选官之权握于君主之手,然则士家豪姓家学渊源,底蕴深厚,能通过科考入仕者,绝大多数依旧为士家豪姓。”
  
  “久而久之,士家豪姓虽无选官之权,国家却依旧会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如此则依旧有君权旁落,士族尾大不吊的可能。”
  
  “臣所献此物,正是将这仅剩的可能,为楚公剔除。”
  
  刘备眼眸精光一闪,霎时间兴致再起,忙是满怀好奇,低头细细看去。
  
  “竹纸制造术…”
  
  刘备眼中好奇再度化为困惑,抬头不解的看向了萧和。
  
  他原本以为,萧和这又会进献什么新制,以作为科举制的补充。
  
  谁想到竟献上这么个东西。
  
  竹纸制造术…这又是什么路数?
  
  “士家豪强为何会家学渊源,为何会腹有诗书,不就是从书中学来的嘛。”
  
  “兵法韬略,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先贤留给我们的道理,皆需依靠书来记载传承。”
  
  “而这些圣贤之书,则多为简牍所制,虽也有蔡侯纸可用于书写,但那蔡侯纸既粗糙又易腐烂,造价还昂贵,并不利于普罗大众所用。”
  
  “至于这简牍,其造价同样不菲,纵然是家有良田百亩小富之家,只怕都未必能负担起。”
  
  “买不起简牍,自然就读不到圣贤之道,一介白丁,文墨不通,又如何能通过科举,又如何能入仕为官?”
  
  “如此一来,这科举依旧与庶民无关,形同于只为士家豪姓所设。”
  
  话锋一转,萧和一指案几上的帛卷:
  
  “臣这竹纸制造之术,乃是对蔡侯麻纸的改良,以南方到处可见的竹子为原料,其造价不及蔡侯麻纸十分之一,更是远低于简牍。”
  
  “且以此术造出来的竹纸,白而光滑,均匀柔韧,书写易干,墨迹不褪,且不易被蛀蚀,其质远胜于蔡侯纸。”
  
  “这等质地优良,造价低廉之纸,自然利于大规模制造,取代简牍于天下推广。”
  
  “如此一来,哪怕你是庶子草民,只要你稍有闲钱,你就能买得起纸,读得起圣贤之书。”
  
  “用不了多久,当这竹纸普及之时,圣贤之道自然将不再为士家豪姓垄断,科举入仕也不再是为士家豪姓独设。”
  
  “到那时,方才是天下英才,皆为楚公所有!”
  
  萧和滔滔不绝,将他献上这竹纸制造术的动机,向刘备和盘托出。
  
  刘备恍然大悟。
  
  萧和之目的,说白了,就是让庶民也读得起书,以避免知识为士族豪强垄断,进而垄断了科举入仕的上升通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若非伯温你提醒,孤怎么也不可能想到,那薄薄的一张纸,竟然重如泰山,有如此之大的威力…”
  
  刘备端详着手中帛卷,折服的目光看向萧和,啧啧慨叹道:
  
  “伯温,孤和众臣的眼光,只能看到十步之外,你却能看到百步,千步之外!”
  
  “论深谋远虑,你萧伯温冠绝古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老刘夸的萧和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深谋远虑,目光看千步之外…其实也就是穿越者知晓未来的基本素质嘛。
  
  不过这个基本素质,放在这个人均文盲的时代,确实也算是王炸的存在。
  
  至少萧和能保证,让老刘少走几十年弯路,少踩几个坑。
  
  “楚公谬赞了,臣就算是再深谋远虑,也得有楚公这样从谏如流的明主,肯听臣的唠叨才行呀。”
  
  萧和也抓住时机,趁机拍老刘一把。
  
  刘备哈哈一笑。
  
  尔后一跃而起,欣然道:
  
  “青徐已定,差不多也是时候回京向天子复命,推行伯温你这科举制,还有这竹纸之术了!”
  
  大计就此定下。
  
  于是三天后,刘备在留陆逊,甘宁,朱桓等守青徐二州后,便启程南下,还往应天。
  
  …
  
  邺城,陈府。
  
  陈群高坐于上,脸色凝重冷峻。
  
  堂中是高朋满座,钟繇,高柔,杜袭,辛毗,司马懿,田豫…
  
  以颍川籍为首,以及河北,河东籍等众多身在邺城的魏国重臣,士族名流,皆齐聚于一堂。
  
  陈群出使楚国归来,刘备拒绝曹操讲和的消息,早已传得是满城风雨。
  
  今日这些名士重臣前来,正是想向陈群询问出使楚国的详情。
  
  “诸位!”
  
  陈群见宾客们皆已落坐,便是高声开口。
  
  堂中谈笑声停止,众人皆是安静下来,齐聚向了陈群。
  
  陈群却向儿子陈泰,使了一个眼神。
  
  陈泰会意,遂令家仆将一道道帛卷,摆在了众人案前。
  
  这莫名其妙的举动,令除了司马懿之外的所有人,皆是眼神茫然。
  
  “九品中正制?”
  
  当众人翻开了案前的帛卷时,堂中又是一阵此起彼伏的惊奇声。
  
  “长文,你这是何意?”
  
  钟繇率先开口,茫然的目光看向陈群。
  
  陈群深吸一口气,一脸凝重道:
  
  “群此番出使伪楚,已将那刘备的野心试探了个清清楚楚。”
  
  “那刘备野心不止是要一统天下,他还要继续倒行逆施,于北方也推行他那均田制和府兵制。”
  
  “诸位,我们士家豪姓,现下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绝不能再坐以待毙!”
  
  “我欲请诸位与我联名上书,奏请魏公于我大魏推行这九品中正制,合我天下士家之力,共抗刘备!”
  
  PS:明天可能本书要改个书名,新书名应该叫:《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兄弟们记住这个名字啊,别到时候改了找不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