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全“民”支持 (第2/2页)
五月十五日的时候,邵勋收到了诸葛恢归正的消息。
“信使们天天跑来跑去,甚是辛苦,你该去汴梁了。”司马脩袆躺在榻上,轻声劝道。
邵勋在窗口煎着药。药罐咕咚咕咚冒着水汽,散发着浓烈刺鼻的味道。
他浑不在意,只看着火候,听到司马脩袆的话后,说道:“王夷甫虽好大言本事一般,但他有一点好,会用人。国事不值得我忧心,我只担心你。”
司马脩袆偏过头去,久久没有说话。
阎氏、李氏一对姑嫂悄悄抬起头,看向邵勋。
李氏年纪小,双眼水润,有些感动。
阎氏则暗啐一口。
这人有些话张口就来,且神情诚恳,仿佛肺腑之言。他说这些话时大概连自己都骗过去了。
“你就惯会哄人。一个个高门贵女,被你甜言蜜语哄得七荤八素。心甘情愿为你生儿育女不说,还把别人拉下水。”良久之后,司马脩袆轻声道。
“她们都是苦命人,一门心思向着我,并未负我,我断不会负她们。”邵勋将煎好的药倒入碗中,放在窗口凉着。
随后走到案几前,在脸盆中绞了绞湿布,来到一张蔑席旁,认真擦了起来。
“回汴梁吧。”司马脩袆叹道。
“不着急。”邵勋一边擦,一边说道。
“陛下。”程氏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进来。”
“丞相遣使来报,筹得六百万斛军粮。”程氏走了进来,轻声说道。
“这么爽快?”邵勋随口问道。
“朝中文武百官、河南河北士人尽皆翘首以盼,故乐捐军粮。”程氏说道:“不过,丞相直言连年军争,天下士人家底已然不丰,攻灭江东后,当镇之以静。”
“一听要打下江南了,顿时不叫苦了,也不缺钱粮了。”邵勋揶揄道:“往日问他们要一文钱、一升米都要聒噪许久。”
邵勋多年前画下的大饼终于要实现了。
说实话,北方士人等待这一天很久了,甚至快要等不及了。
邵勋之前曾用江夏、竟陵、南郡一部分土地给他们发甜头,但那只是偿还“利息”,给了江南诸郡才算是把“本金”也还了。
这个时候若说前线缺钱粮了,北地豪族说什么都要凑出来,并给你运到长江边上,然后架着你赶紧打。
战争打到这种份上,也算是奇景了。
说穿了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邵勋现在就和北方士人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全民(豪族)支持他继续打、狠狠打、快点打。
不过王老登就是王老登,表达支持后还不忘打个预防针:攻灭江东后就休养生息,他们的钱粮要拿来南下安置族人、庄客,没多少给你继续挥霍在战争上。
“该怎么回复?”程氏问道。
“知道了。”邵勋继续擦拭着席子。
程氏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反应了过来,“知道了”三个字就是回复。
“让诸葛恢继续当荆州刺史,都督荆、江、交、广四州诸军事。”邵勋说道:“首要目标是江州,最迟六月上旬要发兵。宁州那边尽力招抚,官员一概留任,既往不咎。交、广二州同理。听闻陶士衡病死在交州,那就举荐一个新刺史,朕相信他推举的贤才。”
“陆氏欲求免罪,想得挺美。”邵勋又道:“告诉张硕,到了这地步,朕也无法违拗众意。陆家田宅、庄客那么多,不知被多少人盯上了,必然要分出去。陆玩若举历阳而降,朕可保其一族性命,但也不可能还住在江南。举族迁徙河州便是朕的条件,爱要不要。”
“再给杨勤单独发一份旨意。北人难耐江南梅雨,若感不适,可就地休整,勿要逞强。休整时住在城里,不要野外扎营,尽量减少外出,熬过这一阵再说。那么多年都等过来了,朕不急着这几个月。”
“先期渡江之人,皆给厚赏。新军将士苦战良久,伤亡尤大,点清渡江人数,人赐绢百匹。若有子嗣,择一人袭其官爵。若无,可从亲族中过继一人,奉祀香火。娄国昌、石稹、钱凤等,追赠官爵,择其后人一名入宫,陪皇子读书习武。”
“调黄头军第一营、第五营、黑矟右营至陈郡集结。夏天就留在那里,适应一番,入秋后即行南下。”
“徐州再催督一番,盱眙那么死硬,就不受降了,不论付出多大代价,都给我攻下来。”
“告诉苏峻,朕给他彰武太守一职。六月中答复,不降便大军围剿,寸草不留。”
“就这些吧,尽快发往汴梁。”邵勋将湿布放入脸盆中,说道。
程氏飞快记完,行礼退下。
司马脩袆静静看着邵勋,苍白的脸上并无太多情绪。
司马家江山覆灭在即,她居然一点没感觉到难过。
席子很快干了邵勋走过来,轻手轻脚地将她抱起,再轻轻放到席子上,为她打开窗户。
或许这就是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