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心气 (第1/2页)
五月下旬的时候,陆玩举历阳而降。
而在他们之前,乌江早已投降。
六月初,大军攻克寻阳城,将战线推到江北,与柴桑隔江相望。
代阳、安丰二都亦次第平复。
至此,江北除徐州部分地区外,尽皆攻取。
因军中疫病渐增,张硕下令大军分散屯驻各处,扫荡残敌,然后进入休整。
六月初七,诸葛恢率荆州水军东下,直取湓口。
大梁朝尚未整训完毕的二把刀水师也次第开动,至武昌、夏口一带集结。
诸葛恢没有带多少陆军,实在是这个天气不适宜打仗,他的主要目的是击败、迫降江州水师,顺便夺取其水寨一一湓口就是江州最大的水师基地。
长江上游的消息自然陆陆续续传回了下游,一时间人间百态,自不待言。
诸葛恢出兵的当天,刘超、赵胤二人已然攻破了阳羡城,杀甚勤。
这个时候,他们也打不动了,更没多少心气了·
午后下了一场雨,将阳羡城内的血腥气冲散了一些。
周札苍老的头颅被高高挂了起来,其下还有一众周氏子弟。
若搁在一两个月前,平灭周氏是一场说得过去的大功,但现在没人有心思庆祝了。
因为王导出面劝说,他们现在粮草器械倒还算充足,两部合起来足有四万人马,看着颇为不少,但这些兵也就只能打打蛮夷酋长、地方土豪,与梁军主力正面对决毫无胜算。
这便是吴人最大的困局,野战打不赢,一切等于零。
若非五月中下旬阴雨连绵,六月又高温酷暑,梁军病号增多,他们可能现在就已经败了,而不是还能苟延残喘。
不过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大晋朝时日无多,可能已到最后时刻。
傍晚雨势稍停,卡耽找了一头小毛驴,悄然离了阳羡,向北而去。
他本在朝中为尚书郎,前些时日被任命为义兴太守,勉强过来后,愈发恐惧,于是打定主意官不当了,跑路要紧。
自阳羡北行,有大路,也有小路。卡耽连他妈的小路都不走,差点就在农田里穿插了,让跟着的三十多名随从只觉日了狗。
这真的有点危险!
好在他们这一批人也算装备精良,弓刀枪牌一样不缺,甚至有十几人大热天还穿着甲胃,一副随时准备斯杀的模样,倒让小规模的盗匪不敢造次一一这又不是商队,杀了他们抢不到什么财货,反倒可能会死不少人,不是打不过,而是不值得。
至于乡间的土豪,他们比贼匪的顾虑更多。
少数落单之人便罢了,抓回去当奴隶也是笔进项,可全副武装的队伍就没必要了。
再者,他们现在正处于人心惶惶的状态,
「大军杀来杀去,农田被踩了一遍又一遍,接下来日子怎么过?」半途休息之时,卞感慨道。
「主公,周家都没了,谁来关心这个?」有部曲笑道。
「周家没了,百姓还在一一」说了一半,卞耽便叹息不语了。
野地里多了不少新坟,很显然都是最近数月罹难的义兴百姓。但有葬身之地的都算是幸运儿了,大部分人死在哪里都不知道,义兴被这么躁了几个月,损失很大。
「算了。」卞耽摇头道:「这个世道,谁活着都不容易,哪管得了那许多?
我家还不定怎样呢。愁!」
******
六月十五,下偷偷溜回了家。
尚书令下壶刚刚下直,见到跑回来的儿子,抄起一根木棍就要打。
卡耽抱头鼠窜,直接溜出了乌衣巷,不料在巷口碰到了王恬。
「敬豫?你这还在闲逛呢?」卡吃惊道。
「严恪?你弃官而逃了?」王恬更吃惊。
「什么弃官而逃?挂印而去罢了。」卡耽说道。
王恬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道:「怎弄得如此狼狈?是不是被人追杀了?」
卞一室,强辩道:「挂印而去乃雅事,有什么追杀不追杀的?」
「那是以前。」王恬摇头道:「我刚从阳羡回来,给刘超、赵胤送了批箭矢。他们现在疯了,杀性重得很。有谢氏丁壮离营而走,不过百余人罢了,都跑出去十几里地了,还一路追上去,将他们杀得干千净净,人头挂在辕门上。还有彭城刘氏的子弟,本在军中为幕僚,向刘超辞行,却被当众掌下,活活打死。」
示耽低头不语。
他当然知道这些事情,而这便是他一路上尽往野地里窜的主要原因。无他,
怕被抓回去杀了。
正如王恬所说,刘超、赵胤已经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