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我只希望以后,娘只在我面前哭(二合一) (第1/2页)
般若莲月对于顾芳尘的身份,始终只有猜测,并着意让青翦暗中观察。
这侍女也不是白当的,安放在顾芳尘身边,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监视他的行动,探查他的真实身份。
而现在,这两个凭空冒出来的四品修行者,就完全能够佐证他的话了。
如今在世的四品修行者不超过百人,青翦作为度母教的希音侍者,随侍圣女左右,不说全部认识,至少基本能够数得出来。
眼前这两人,她却一点印象都没有!
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到了四品的炼劫境与点雪境,就要开始渡劫了,无论武道神道,都需要渡劫,但侧重内外不同。
内魔是心魔,暂且不提。
而外魔,便是天地洪炉对修行者降下的劫难,包括“刀兵劫”、“南柯劫”、“病衰劫”、“游魂劫”、“地劫”、“天劫”六种劫难。
到了四品,修行者就已经到了超脱人类,效仿天地的阶段,开始感悟属于自己的“大道”。
换而言之,就是夺天地之造化,为己所用。
哪怕只是模仿,也会遭遇天地意志的阻力。
惩罚也好,考验也罢。
只有渡过这六种劫难,才能抵达上三品。
而这六种劫难,前面四种还算没什么动静,但是后面两种,却都是天地为证的大劫。
一旦发动,那都是天崩地裂的架势,不可能不被人知道。
青翦自己,目前只差“天劫”,便能够晋升三品。
而面前这两个四品,修为气息明显比青翦自身还要浑厚一些,和她的修为至少相当。
到了这种修为的人,一旦渡劫,就不可能不被人知道了。
更何况,四品的人,怎么会随意认主?
因此,青翦才能断定,这两人是顾芳尘从“谭渊”带出来的仆从。
青翦压下心里的惊涛骇浪,十分平静地行礼道:
“公子,这七天时间,剑圣、王妃都来过,方才剑圣还过来了一趟,说有一个叫许贞观的外门杂役弟子遇险归来,想要求见你。”
这下轮到胡文心、司剑二人心下吃惊了。
他们虽然已经发现了顾芳尘的诡异之处,比如,他不知道从何偷学来的“弈剑法”,再比如,他对剑宫莫名的熟悉,更比如他暴涨的实力……
去除掉对他实力的刻板,他们已经发现这人压根不是什么六品的愣头青,而更像是个和他们一个时代的老家伙转世。
但没想到,到了外面,他居然还有一个四品的侍女!
原本以为他们这是耻辱屈居人下,如今看来……竟好像是这家伙的日常?!
青翦的态度,霎时让这两个老怪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但其实,没有青翦,他们多半也会找到其他理由说服自己的。
毕竟俗话说得好,如果反抗不了,那就享受吧……
顾芳尘闻言,点了点头,道:
“他现在在哪?”
青翦道:
“在问剑崖大殿……底下的地牢里。”
顾芳尘:“……?”
他抽了抽嘴角:
“他怎么跑去地牢了?”
好嘛,一个没看住,好bro就把自己送进地牢了。
对于剑阁内部的事情,青翦不便置喙,只是简单地道:
“听闻,是为了当时在石林当中的事,有剑阁长老怀疑他戕害同门,他说是魔教所为,但没有其他人证,连当时那把剑都不见了,那长老闹到宁阁主那,誓不罢休。”
“许贞观为了不让剑阁为难,就自愿下地牢受处罚。”
“不过,宁阁主把这件事给压了下来,所以许贞观暂时只是在地牢里面关着。”
“哦——”
顾芳尘眯起眼睛,原来是为了这么一档子事。
当时丘鹤、齐灵华带着的队伍里面,那几个觊觎“第一流”,不断贬低许贞观的人里面,有一个便是剑阁长老的儿子。
想来,是这位长老,想给自己儿子打抱不平来了。
不过这件事好处理得很。
毕竟,这位长老……底子可不干净。
顾芳尘又问道:
“那个老铸剑师呢?”
青翦道:“也在地牢里关押着,他对自己背叛剑阁一事供认不讳,并且愿意重铸‘连星’剑赎罪,但他说,想要见一见公子你手上的那把剑。”
顾芳尘眯起眼睛:
“正好,我也有事情想要问一问他。”
这老铸剑师,可能是唯一一个知道吕平隐姓埋名,并且还和他保持过联系的人。
除了意儿之外,能知道吕平是否知道一些其他信息的,也只有这个人了。
……
顾芳尘先去了一趟宁采庸的住处报平安。
宁采庸抓着他上上下下仔细查看了一遍,确认他一切无碍,才松了口气:
“修炼闭关竟要闭关七天,要不是我逼问你舅舅,还不知道动用那把箴品宝剑让你受了内伤。”
她从前担心尘儿不能修炼,可如今能修炼了,她要担心的竟然更多了。
生怕一不留神,尘儿又受了什么伤。
顾芳尘当时其实很有分寸,并没有到受伤的地步,只是要给自己闭关一个借口。
他摇了摇头,道:
“其实只是小伤,只是我有所顿悟,修为更有精进,因此多耽搁了几天。”
顾芳尘看向宁采庸,柔声道:
“娘,我之前虽然能修炼,但经脉还有一些暗伤,但此次闭关之后,无论是经脉,还是丹田,都已经恢复到了完好无损的程度,与一般人无二了。”
宁采庸一愣,美目霎时间充盈泪水:
“当真?”
对于顾芳尘不能修炼的问题,宁采庸劳神伤心了整整十多年,依旧找不到解决办法。
她虽然不能修炼,可对于顾芳尘的情况却并非一无所知。
此前顾幽人等人的反应,其实也能说明,他们对于顾芳尘有修为这件事很惊讶,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顾芳尘仍旧应该是不能修炼的才对。
因此,才会觉得顾芳尘是走了歪门邪道。
所以,宁采庸也隐约知道,顾芳尘这一身修为,恐怕是治标不治本。
这几天她还偷偷问过宁送君,而宁送君的回答也很模糊。
但听他的意思,大致是说顾芳尘身上确实有修为,可浑身经脉仍不大好。
此刻,听到顾芳尘这么说,宁采庸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才仿佛一下子落地。
“当真!”
顾芳尘点了点头,故意板着脸道:
“若是娘不信,等回了皇天城,我们再找那神秀和尚给我诊一诊脉,您也可宽心。”
他抬起手,擦掉美妇人眼角的泪珠,揶揄道:
“省得让顾怜纤看见,又成了我惹您生气掉眼泪,成了她嘴里罪大恶极的不孝纨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