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各家提灯 (第1/2页)
第七百五十四章
曹固说完,又有些后悔。
他一时失心疯了,讨好了新来的赵大人,出卖了同山县的两位江大人。
如果赵福生并非是将江文、江武取而代之的,而是只来办郝家祠一案,若她一走,江氏两位兄弟可能饶不得自己性命。
想到这里,曹固十分着急。
但说出口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岂有回收之礼。
他眼中露出毒辣之色,打算此间事了之后,想个办法将圣人厅内的今夜听到对话的人尽数杀死。
如此一来,便可天衣无缝。
他心中想着杀人的毒计,脸上却不动声色。
赵福生将他神情看在眼里,心中不由叹息:这里是鬼域,同山县早在四十多年前便已经毁灭,这曹固纵使心计再毒,杀再多人,也不过枉费心机。
这里的人无论是富贵贫者,无论是普通人还是驭鬼者,最终会毁于一旦。
她虽说心中想着这些事,表面却也跟曹固一样装着不知,故意问道:
“与鬼相关?莫非是他们的驭鬼法则?”
曹固已经打定主意杀人灭口,便索性先专心讨好她: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但就我在同山县任职的两年时间内,曾见两位江大人收集的黄金数以万万计,可稀奇的是二位大人并没有扩大私库装黄金。”
此人虽说已经上了年纪,可却心中并不糊涂,反倒还很精明,在双胞胎兄弟手下熬着,很擅长察言观色:
“两位大人前两年状态还好,可这两年肉眼可见的状态差了些,身上的厉鬼气息不大稳定。”
他说道:
“往年各大地主进供之物颇多,这两年两位江大人指名了要多送黄金。”
每当黄金送来之后,两人状态奇迹般的恢复一些——过一段时间又气息不稳,如此周而复始。
同山县并没有鬼祸发生,两兄弟又不借助厉鬼力量办事,照理说状态应该稳定才对,这情形很是反常,引起了曹固注意。
可他惹不起二人,平时就是察觉到了这一点,大多时候也是装聋作哑。
若非赵福生来了,这些话可能就会随着他死了带进棺材里,绝不敢外泄半句。
“照理说一般人给镇魔司送黄金,大多是由乡绅、门阀派人亲自送上门。”这是属于镇魔司的底气、傲气。
可江氏兄弟不一样。
他们听到哪里有黄金,竟会亲自去取。
同山县内,他们贪财之名不胫而走。
说完这些前情后,赵福生立即就明白此次遗江镇挖出金矿一事,为何消息传进镇魔司中,便引得江文、江武二人迫不及待的前往。
黄金与江氏兄弟二人法则相关,兴许是能镇他们身上的厉鬼,对兄弟二人来说是救人活命之物,所以才如此急切。
弄清楚前因后果后,赵福生脸上露出笑意,再看向这位曹固驭鬼者时,眼里也带着满意之情。
此人心思细腻,又识时务,与他说话也很舒服,他将事情理得十分清楚,一番谈话后,同山县的情况清楚了,郝氏宗祠鬼案也有了眉目,灯祭、江氏兄弟的情况也能了解大概,这是一个颇有能力的驭鬼者。
可惜是个死人!
若是同山县的灭绝还未发生,赵福生高低要将他救下来,将其带回万安县,让他做个管事。
“我明白了。”
赵福生道:
“郝定珠既然献出金矿,必有所求,你先前提及,他想要求一个绘制鬼灯的权力?”
“大人好记性。”曹固点头:
“这绘制鬼灯是个大事,参与制作鬼灯的人,很容易撞灵。”
庞知县听到此处,不由好奇发问:
“何为撞灵?”
他只是个普通人,若是以往,曹固自恃身份,是不大愿意搭理他的。
可庞知县与赵福生同行,打狗也要看主人,曹固对他也高看了几分,听他问话,跟着答道:
“就是增加驭鬼的机率。”
他解释:
“触碰鬼灯的人,无论是谁,在生时容易撞鬼,死后也有厉鬼复苏的机率。”
曹固的话听得赵福生与庞知县俱都一愣。
庞知县不是驭鬼者,对于厉鬼的存在只有恐惧,全然不明就里。
但赵福生不一样了。
事实上大汉朝厉鬼复苏之事至今哪怕是镇魔司也无定论。
虽说据她推测:大汉朝腐败黑暗,百姓民不聊生,怨气十足,在生及临死前有执念未消的人,以及碰触了大凶之物,或与厉鬼缔结因果后的人极易在死后厉鬼复苏。
可这些终究只是推测,未得到证实。
但此时曹固竟说,这同山县中,只要参与绘制鬼灯,竟会衍生厉鬼复苏的机率——不,他话中之意竟不止是机率了,仿佛两者必定相关,定然成事。
“此话当真?”
“不敢胡说八道,哄瞒大人。”
曹固见她脸色严肃,急忙指天发誓:
“大人,若我说假话,让我厉鬼复苏,不得善终。”
驭鬼者大多不得善终,可越是如此,他们越是忌惮誓约。
此时曹固敢说这样的话,显然同山县的情况确实有些复杂。
赵福生皱起了眉头。
她前一刻还觉得自己对于同山县的事了解了十之五六,剩余的就待后续走访,便能掌握大概;
只是此时又一细听,仿佛重重疑问又随着曹固的话重新浮出,好似此地藏着许多迷团。
可惜当年许驭心思没放在同山县上,她只知此地毁灭,却不知此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想到此处,赵福生不由有些后悔——谢景升是帝都金将,以他身份、年纪,若是自己没有让他与陈多子镇守一方鬼域,而是带他随同闯入鬼域,兴许能从他口中打听出一些关于当年同山县的往事。
这会儿本来厘清的线索又乱了。
赵福生平静了一番心态,接着问道:
“此事上报镇魔司没有?”
她这话一问完,曹固便干笑了两声,不知该如何开口。
他这表情一出,赵福生就对答案心知肚明。
同山县没有将这件事情上报朝廷,反倒私下将这事儿捂了下来。
对地方驭鬼者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且鬼灯祭的事不好解释,若是上报,又易引起帝京警惕。
欺上瞒下便是惯用手段。
但郝定珠竟然将主意打到了这绘灯权一事上,还是让赵福生觉得这件事是透着一丝猫腻。
事情说到这里,她又有一种回到了原地踏步之感。
好像此前得知的线索既有用,但又一团乱麻,中间少条关键的信息将这些支离破碎的线索串连起来。
赵福生沉吟了片刻:
“郝定珠想要插手制作鬼灯一事,然后希望效仿遗江镇早前的主人秦家,出一个驭鬼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