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石猴终出海,白璟访菩提 (第2/2页)
石猴身上虽没有钱币,但有下海捕鱼时特意留下的海蚌里的珍珠,这些珍珠足够付钱了。
补给完后,石猴看着地图继续出发,前后在海上又飘了快一年的时间,终于来到了菩提祖师所在的灵台方寸山。
之所以石猴能确定此地是灵台方寸山,是因为他听到了一声山歌传来: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
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
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
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
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
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
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终于找到了!”说着石猴蹦跳着来到樵夫面前。
石猴觉得这樵夫十有八九就是菩提祖师安排的引路人,若不与他打招呼,恐怕很难找到菩提祖师真正的所在。
“你就是方才那位唱歌的神仙吧,俺有礼了!”石猴是从百丰县那里学来的礼仪,看起来是有模有样的。
樵夫看到了猴子明显也不怕,连连摆手说道:“可不要胡说,我只是一个做粗活的汉子,哪里当的上神仙两个字,可万万不要乱说了!”
石猴闻言嘿嘿一笑道:“这位大哥,俺是从海外远道而来,听闻你的歌声,歌声里似乎有遇到仙人,这才前来,还望大哥可以给俺指一条明路!”
樵夫听到了这话,仔细打量了一下猴子,这才说道:“原来如此,这歌确实是一个老神仙教我唱的,你们若是想要去见那位老神仙的话,可以沿着山路前行,山顶有一处神仙府,名为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洞里有一位菩提祖师!”
听完樵夫的话,石猴出于好奇问了一句:“听大哥的话,你和祖师似是做邻居的,为什么没有跟着祖师修行呢?”
樵夫摇了摇头说道:“我家里贫穷,还有老母亲要养,可不能去修炼!”
石猴闻言觉得很是奇怪,跟神仙学了仙法,还怕家里穷吗?
但他也没有多问,给了樵夫一颗珍珠之后,便朝樵夫说的方寸山方向走去。
而与此同时,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师正和一年轻道人品茶论道。
这道人身穿身穿白莲道袍,头戴白莲冠,周身散发着浩瀚缥缈的气息,修为不到大罗,怕是连看一眼这道人的资格都没有。
此人自然就是白璟了。
菩提早就知道白璟的存在,他乃是和鸿钧,阴阳,五行,扬眉,罗睺这些混沌魔神转世同一时期的生灵。
纵观整个洪荒,祖龙,元凤,始麒麟陨落后,与他同龄的生灵怕是只有玄龟了。
洪荒世界自诞生以来的所有量劫,他都是见证者。
而白璟这个崛起于巫妖量劫,短短十几个元会就修成天道境,开辟六界,助力洪荒天地两次升纬的存在,菩提甚至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不知白璟道友来吾方寸山所为何事?”一杯清茶饮完后菩提祖师开口问道。
“道友何必明知故问?”白璟反问道。
“唉!吾确实与那猴儿有师徒缘分,此乃是天注定,只是道友都传了那猴儿功法,为何不连神通术法一起传授?”
“吾圣莲教一脉的神通术法并不适合他,反倒是道友以天罡三十六大神通,地煞七十二小神通为基础,创造的天罡三十六变,地煞七十二变更适合这猴子。”
“若只是这两门神通的话,吾直接交给道友便是,道友可替吾.”
“有些事是不能替代的,况且吾也没有时间教导那猴儿,洪荒天地外的大敌很快就要降临了,吾与女娲,后土道友都要以此为重,这猴儿事关洪荒天地能不能第三次升纬,还请道友莫要再推辞了。”
菩提老祖沉默片刻后问道:“敢问道友,诸子百家,佛法东渡是否都是为了让人族变得更强?而人族又是否是洪荒天地第三次升纬的关键?”
“道友果然敏锐,没错,正是如此。”
“吾明白了,吾也是洪荒天地的生灵,这猴儿吾会教导的。”
“那便麻烦道友了,不过道友教导这猴子时,还请多费一些心神,吾想让这猴子铸就无上道基,最好能花开九品。”
“道友想要这猴儿成圣?”菩提祖师一直云淡风轻的表情闪过一抹震惊之色。
白璟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道友,希望这猴儿出师时是何等修为?”菩提祖师继续问道。
“吾都说希望这猴儿能花开九品了,自然便是大罗了。”
“大罗!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封神量劫的气运之子杨戬前后不过百年就已经修炼到了太乙金仙巅峰外加九转玄功第五转,石猴的资质比杨戬只好不差,况且吾也是给了那石猴不少资源的,再不济也要帮这石猴铸就无上道基。”
听完白璟的话,菩提祖师长叹了一口气:“唉!吾虽不知道友到底要做什么,但总归是为了洪荒天地,既然如此吾便拿出压箱底的本事,定会以最短的时间将那猴儿教导成才。”
听菩提祖师这么一说,白璟才满意的点点头,他的身影也随之消失了。
菩提祖师见状瞳孔一缩,他竟感知到不到白璟是如何离开的,明明白璟出现的时候还
“难道那时他是故意让吾感知到的?”想到这儿,菩提祖师心中泛起了一丝苦涩,圣人与天道境的差距竟这么大吗?
白璟回瀛洲仙岛之后,给云霄和有琴玥玥传音,两人得了白璟的指示,离开了各自的道场,在洪荒天地寻找着什么。
视线回到石猴那边,石猴走了一天一夜又一天,终于看到前面出现了一个洞府,远远看去,彩霞夺目,银光闪耀,更有仙气氤氲,还有仙鹤飞舞,一派神仙洞府的样子。
石猴来到了洞府门前,就看到一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