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幼稚鬼 (第2/2页)
这就像是驿站中提供的酒菜一样,属于朝廷标准之外的增值服务。
往来的官员能行个方便,上下经手的人,也能小赚一笔。
裴元的这个座船虽然不算大,也能住十来人。
裴元先上船瞧了一圈,然后一一为他们三个安置住的地方。
结果总共四个房间,光是他们三个,就占了三个房间。
裴元挑了陈心坚和岑猛两个总旗随身护卫,把其他人都赶到了别的船上。
唐皋和黄初、蔡昂他们听说,这个看上去蛮不讲理的千户,为了让他们能独居一室,自己竟然还要和手下武官挤在一起,都是大为感动,连忙谦让。
裴元想着以后这段故事可能是要流芳百世的,当场就演上了。
不但字斟句酌的表达了对读书人的尊重,还慷慨豪迈的表示,唐皋等人进京赶考,乃是为了报效大明,他这么做,非止为了唐皋等三人,也是为了守护国家栋梁。
一时间把唐皋、黄初、蔡昂等三人,都感动的唏嘘不已。
等到三人领了好意,各自带着仆人回了房间。
裴元又觉的刚才没发挥好,有几句话,说出来可能更加分。
要不是怕后世人说他下贱,裴元都恨不得把部分感想写在日记里,贴在门上。
裴元自己的东西不多,陈心坚和岑猛也懂事的一直在甲板上晃荡,没过来打扰。
中午的时候,众人简单的用了点饭。
驿站这边也已经确定了附近的水闸在这场暴雨中没出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放船北上了。
山东的地势偏高,船要上行,光是山东这一段的大运河,就有三十多道船闸。
裴元手中有从山东镇守太监毕真那里讨来的大把空白手令,自己简单填了一下,就是畅通无阻的凭证。
旁的人,不管是官船、粮船还是商船,都要在船闸处积攒够了足够的数目,才能开闸通行。
但是有了这道手令就不同了。
朝廷规定各地镇守太监的使者可以随到随行,不需要任何等候。
因为镇守太监有个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天子搜集各种珍奇玩好的,有什么得趣的玩意儿,当然得第一时间让天子看到。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官宦豪强,都喜欢找镇守太监参股做生意的原因。
出了事情不但有更大的后台罩着,还能享受物流上的绿色通道。
这个好处前两年受到了点影响,但是万幸,在朝野精诚团结的抗争下,刘瑾乱政被全盘废除了。
这些特权重新得到了恢复。
就连裴某人也美滋滋的享受了这样的便利。
于是,原本还忐忑的担心要耽搁不少时间的唐皋三人,都惊奇的发现,这支船队竟然畅通无阻的很快就到达了清源水驿。
清源水驿依附的乃是大城临清,夜宿的时候,陈心坚跑来询问裴元,在船里憋了半天,要不去城里转转。
顺便还给了裴元一些暧昧暗示。
这让裴元一下子就想到了曹安民。
裴元当即正色道,“不了,莫耽误了明日的行程。若是因为我贪图享乐,让国家痛失人才,我裴元又有何面目面对天下人。”
唐皋等人听了,受宠若惊的都有些坐立不安了。
晚上的时候,众人就住在清源水驿里。
因为临清城大,又十分繁华,不少南下北上的官员士人,在路过这里的时候,都会稍微停留,见识下当地的风物,因此驿站的房间十分紧缺。
这趟韩千户带的人又多,就算留了崔伯侯和那些骑兵慢慢赶路,剩下的人加上裴元这边,也有将近二百多人。
陈心坚出去打听了一下,得知只有三五个房间空着,裴元也熄了上岸的心思,直接让人买来酒菜,就在船上夜宿了。
裴元好好地置办了一桌子酒肉,然后邀请了唐皋、黄初、蔡昂三人同来,也算做个东道之情。
三人在上船之前,顾虑到以后的风评,还互相暗暗约定过,要适当的与那锦衣卫千户保持距离。
但是这一路的行止,以及裴千户的态度,实在让他们有些自惭形秽,觉得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之腹了。
这会儿听到裴元邀请,三人都不好意思推辞,一起来了裴元房中饮宴。
陈心坚和岑猛还很矫情,表演成分很重的躲了出去。
裴元亲自为三人斟酒,简单的和他们聊了些闲话。
三人原本以为,裴元身为锦衣卫千户想必以狠勇为能,怎么也要说点什么“朝野惊畏”、“小儿止啼”的事情,事实证明,这完全属于他们以往的刻板印象了。
千户裴元借着酒意,首先提起的就是自己的得意之作,讲述了他如何为了替两百多无辜惨死的百姓申冤,在大慈恩寺两打梁次摅的故事。
还特别点出了留在京城举人们被梁次摅仗势迫害,一度被骑脸挑衅,却敢怒不敢言的形状。
而他裴元不畏强横,也不怕朝中奸相,毅然的站出来支持了众多举子,鼓舞了人心士气,最终让天子回心转意,惩治了恶贼。
他义士裴元的名声,也在士林间获得了交口称赞。
唐皋等三人虽然都不在京中,但是梁次摅案也都是有所耳闻的,听到眼前的这位正直的锦衣卫,在此事中表现极为活跃,还获得了士林赞誉,一时间对裴元的感官大好。
这其中最现实的理由是,如果受过这个锦衣千户恩惠的举子不止他们三人,将来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了。
裴元还简单的提了下,他和王琼一起向朝廷进言,以后在平叛中不再斩首记功的事情。
当听到这桩活人无数的大功德,竟也有此人的参与,唐皋他们更加不敢再以普通奸邪视之。
几人在裴元的抛砖引玉下,也各自说了点自己的事情。
等听完了唐皋的心酸过往,裴千户不但十分共情,还现身说法,豪气十足的表示,“我命由我不由天,是正是邪,由我自己决定!”
这让唐皋这个快五十还没考上进士的老书生,心里异常的热乎。
四人推杯换盏,酒席间的气氛越发融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