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章 天竺震动,术赤之死! (第1/2页)
与此同时,天竺,马尔瓦国,达尔城。
马尔瓦国是天竺中部的一个小国。
身为小国,最重要的生存之道,就是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
不过,随着德里苏丹国的崛起,马尔瓦国左右逢源的技巧再高也不行了。
今天,马尔瓦国的国都达尔城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浩劫。
“冲啊!杀啊!杀光这帮异教徒!”
“真神至大!”
“胜利属于伟大的苏丹,属于真神!”
“攻破达尔城,洗劫三日,财宝美女随便抢啊!”
……
随着声声呐喊,五万德里苏丹国的大军,向此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已经有勇猛的德里苏丹国将士登上了城墙,恐怕城破就在旦夕之间。
城破之后,达尔城军民百姓积攒的财富,将喂饱德里苏丹国的攻城大军。城内的女人,将被迫抚慰攻城大军的身心,让他们更加卖力为伟大的苏丹战斗。
德里苏丹国的苏丹伊特米什站在一个高台上,望着自己麾下大军的表现,面上现出了笑容。
不容易啊!
伊特米什能走到今天,真是不容易。
能让德里苏丹国实现中兴,更是不容易。
伊特米什是突厥人,出身于一个信奉真神教的突厥贵族家庭。
可惜,伊特米什十岁那年,父母双亡。因为伊特米什自幼英俊聪明,受尽了父母的宠爱。他的兄长们嫉妒他,把他卖为了奴隶。
几经辗转,换了多个主人之后,伊特米什被卖给了一个叫艾伊拜克的人。
也许是伊特米什给艾伊拜克带来了好运,从那以后艾伊拜克飞黄腾达,成为了罗姆苏丹国巴达翁之地总督。
伊特米什也水涨船高,不仅娶了艾伊拜克的女儿,还在艾伊拜克去世后,继承了巴达翁总督之位。
好死不死的是,当时罗姆苏丹国的苏丹艾伊拜克坠马而亡。继承他苏丹位置的阿拉姆沙,到底是不是艾伊拜克的儿子,血统实在可疑。再加上阿拉姆沙懦弱无能,难以服众,人们干脆直接将伊特米什拥上了德里苏丹之位。
不过,此时的德里苏丹国虽然名义上保持着统一,但实际只能控制德里的附近地区。
二十多年来,伊特米什东征西讨,不仅将原德里苏丹国境内的独立势力全部铲平,而且破灭了曾经臣服过德里苏丹国后来又独立的马尔瓦国。
如今的德里苏丹国,控制着恒河和印度河的广大平原、旁遮普、德里、孟加拉诸地,可谓势力达到了极盛。
虽然南天竺现在还有着曷萨拉王朝、卡卡提亚王朝、潘地亚王朝、朱罗王朝。德干高原与西部,也存在着雅达瓦王朝、遮娄其王朝,但伊特米什不准备继续向南方进军了。
天竺最精华的恒河平原地区,完全纳入了他的掌握之中。南方地形复杂,又不够富裕。接下来德里苏丹国的版图,最好是向北扩充。
伊特米什当然知道,北方是强大的蒙古国。天竺北方的广大领土,更是蒙古最能打的赵朔汗的领地。
正因为如此,十多年前扎兰丁逃入天竺,他才没有收留,给了一些钱粮兵马船只就打发走了。
但是现在,他已经将德里苏丹国整合成了一个整体。
而蒙古长子西征,正在和真神教联军激战正酣。听说赵朔也要对南方的宋国大动刀兵,伊特米什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赵朔在北天竺地区,仅仅驻扎着两个色目万户,还被抽调了一些,如何是德里苏丹国二十万大军的对手?
然后,伊特米什就可以挥军直入廓尔和可疾宁地,甚至兵入呼罗珊了。
“打吧!打吧!自从蒙古人西征以来,天下诸国都被卷入了这场有史以来的最大变局,谁也无法独善其身,我德里苏丹国也不例外。”
“当初我没有参战,只是内部没有整理好,而蒙古军又太过强大。现在,蒙古军两线作战,我的内部又完成了统一,正是我参战的最佳良机!”
“真神保佑我,我定将您的荣光洒遍全世界!”
伊特米什暗暗想着。
他从奴隶到一国之君,经历了不知多少坎坷,又不知行了多少次大运,对真神的信仰虔诚之极。
他认为,自己是受真神宠爱的人,身上是带着真神给予的使命的。
也许,终结蒙古人的野蛮扩张,将真神的荣光洒遍全世界,就是他的使命所在!
不过,正在这时——
轰隆隆!
随着一阵急促地马蹄声响,一队骑士从远方疾驰而来,手中高举着一卷羊皮书卷,高声喊道“急报!急报!有阿尤布王朝使者送来的急报!”
“阿尤布王朝?什么急报?总不会是,真神联军这么快,就击败了十五万蒙古西征军吧?这回可麻烦了。”
伊特米什微微皱起了眉头。
蒙古西征军如果打了败仗,真神教联军趁势东进,德里苏丹国能吃的肉可就会少了许多。
什么?蒙古军非常强大?不可能这么快被击败?
算了吧,领军的都是诸汗长子,能有什么出息?
伊特米什今年五十六岁,对于选继承人的问题,早就伤透了脑筋。
他的长子纳西尔丁虽然也还算不错,但比他可差远了,只能算勉强的合格继承人。就这,还在三年前病死了。
剩下的儿子们贪婪、懒惰、不负责任,就没有一个人有出息。
只有一个女儿,名叫拉齐娅,是一个聪明、勇敢而能干的人,最有能力继承德里苏丹国。
但在真神的国度,一个女子为苏丹,也太难以让国人接受了。
就算伊特米什依仗自己的权威,强立拉齐娅为继承人。在他去世之后,拉齐娅能坐稳这苏丹之位吗?
伊特米什选个继承人都这么难。
蒙古五汗的长子,又能有什么大出息?
所以,伊特米什一直不看好蒙古人这次长子西征,不认为蒙古人能灭掉真神教诸国。
他只想趁着真神教诸国和蒙古人拼的筋疲力竭的机会,收取渔翁之利。
不过,当他看了阿尤布王朝送来的急报之后,已经完全傻眼。
这份急报是阿尤布王朝新立的苏丹,也就是卡米勒的长子阿迪莱二世,派使者从海路送来的。
使者到了德里之后,却发现伊特米什远征马尔瓦国了。
阿迪莱二世在这份急报里面,详细叙述了巴格达之战的经过,以及蒙古军对真神教诸国君的处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