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章 大宋又双叒叕杀忠良了! (第2/2页)
“末将不敢!”
孟珙如果敢说这句话,魏了翁可要说韩琦那句千古名言: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了。
说穿了,当时韩琦真的认为焦用犯了什么大罪不成?
不过是身为文官的韩琦,和军中主帅狄青,争夺大军的主导权罢了。
狄青越是要保的人,韩琦越是要杀,他要让军中将佐明白,谁才是军中的老大。
不是主帅,而是尊贵的文官监军!
今日的事情,也是类似。
魏了翁正愁没有扩大军中影响的抓手呢,这刘整就送上门来了。
“谅你也不敢。”
魏了翁冷哼一声,道:“告诉你,孟将军,我大宋的有用之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是忠君保国的军民百姓,可不是此等首鼠两端之徒!”
“魏相公开恩啊!”
孟珙现在多么希望,自己面前的是老上司史嵩之,而不是自作聪明的魏了翁啊。
他没办法,只得再次给魏了翁跪下了,道:“刘整的为人,末将是知道的,对我大宋绝对是忠心耿耿。那八旗的张进,其实也不简单,十几年前,此人就是金国的北平公了。而且,八旗器械犀利,应该在我军之上。再加上那些新降之军,自以为有了靠山,士气颇盛,刘整之败并非无因啊!”
这就是能力不同了。
刘整虽然是当世枭雄,但和孟珙比起来,就要差上一些。如果是孟珙领军,绝对不会全军压上,和张进争锋。而是会先派出小股部队,试探下张进军的战力,再做定夺。
“嗯?果真如此?”魏了翁依旧满面怀疑之色。
“恐怕确实如此!”
咚!
孟珙再磕了一个响头,道:“末将愿以项上人头保证,刘整对我大宋的忠心。请魏相开恩啊!”
“请魏相开恩啊!”
其余官员将佐也纷纷叩首,请孟珙求情。
还是那句话,魏了翁只是想扩大对军中的影响而已,并不是真的对这次战败如何愤怒。
既然孟珙都服软到这个地步了,他也不愿意做的太过分。毕竟,襄阳还要孟珙来守嘛。
他微微点头,道:“好吧,既然孟将军作保,我就暂且相信刘整这一次。不过,你得答应我两件事。”
“魏相公请讲!”
“第一件事,刘整损兵折将总是事实吧?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理应重责四十军棍。”
四十军棍,就算执刑的军士再放水,刘整也起码半个月下不了床榻,魏了翁立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孟珙明知不妥,但也知道这是能在魏了翁面前争取的最好结果了,点头道:“是。”
“第二件事,两三年来,朝廷的银钱,如同流水一般流入了襄阳。有的用作犒赏,有的用于军械,有的用来筑城……其中难免有些不知廉耻之徒,贪墨腐化,中饱私囊。我要好好查一查,请孟将军务必配合。”
“这……这不妥吧?”孟珙大着胆子道:“如今大战在即,魏相公却查起军中贪墨来,难免人心惶惶。如此一来,将士们如何和赵朔奋勇作战?”
“孟将军放心。”
魏了翁轻捻三缕长髯,自信满满地道:“我当然知道,如今大战在即,一切以军事为先。即便查出点什么,也会允许将士们戴罪立功的。常言道,使功不如使过,将士们为了戴罪立功,只能会更加奋勇作战。如此一来,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还确实是魏了翁的真实想法。
再发犒赏,朝廷确实捉襟见肘。
既然如此,就只能虚空造牌了。
京湖大军中没有贪墨之事?打死魏了翁都不信!
抓住了诸将的短处,再给予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他们岂能不对魏了翁,对大宋朝廷,感激涕零?
孟珙却心中暗叫了一声不好。
虽然他为官清廉,但是京湖大军的账目,根本就没法查!
朝廷给的各种军费根本就不够!
孟珙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比如忠顺军吧,按照大宋定的军饷,怎么能保证他们的战力?孟珙必须想办法从其他地方挪出来足够的赏赐。比如从吐蕃走私马匹吧,很多支出根本就无法入账,
还有,各种文官对后勤物资的勒索,孟珙敢签字不认账?
至于麾下大军中,各种烂账就更多了,很多时候是不得已为之。完全按照大宋的制度办,根本就保证不了大军的战力。
原本史嵩之是他的监军,非常理解他,双方合作愉快。
现在魏了翁跟他较真,他如何应对?
但话说回来,魏了翁乃是督军,查清后勤贪墨是他本身的职责所在,他怎能阻拦?
孟珙也只得道:“是。”
果然,还没出三天,就出事了。
“什么?曹世雄死了?”孟珙听了大哥孟玺的禀报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曹世雄可不简单,在历史记载中,蒙古军兵过江,宋军果断断了秦桥,避免了宋国的一场亡国之危。
战后论功,曹世雄第一,刘整第二。
就更别提,曹世雄后来和钓鱼城的王坚密切配合,数败蒙古军了。
虽然现在这些事还没有发生,但是曹世雄也是孟珙麾下有名的大将,统领着一千忠顺军。
孟玺满面苦涩,道:“确实死了。魏了翁查账,查到了曹世雄的头上。他性子耿直,当场顶撞了魏了翁几句。魏了翁勃然大怒,重责了他四十军棍。”、
“四十军棍打不死人。”
“但是,曹世雄受不了这个委屈啊!昨日夜里,喝了一顿闷酒后,就直接抹了脖子!现在,营内议论纷纷,都说……都说……”
“都说什么?”孟珙追问道。
孟玺道:“说高宗时候,出了个秦相公,害死了岳武穆,让大好的北伐局势毁于一旦。如今,赵朔大兵压境,我大宋又出了个魏相公,先是要杀刘整,被大帅阻拦后又不甘心,杀了曹世雄!”
“出了秦相公,我大宋仅剩下半壁江山。出了魏相公,恐怕连这半壁江山也守不住了,大宋……气数已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