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孤城日渐危 (第2/2页)
石敦重闻言哈哈大笑:“俺就知道阿里是个好汉,你带着本部谋克,俺再与你五十甲士,率先登城,俺自为你的后继。
让你看看这仗是如何打的,俺又是如何作接应的,省得你在背地里骂娘!”
能听到对话的金军将领们皆是哄笑,远离一些的金军虽然不知道在笑什么,却也跟着笑了起来。
场面一时间显得有些轻松。
这是理所当然的。
在经历过战斗初期的惨烈厮杀后,忠义军被大量杀伤,此时城头已经有许多段靠征发城中青壮来守卫了。
无论是屯兵还是青壮,他们在城头上居高临下抛砸滚木礌石之时还有些用处,而当金军甲士沿着云梯冲到城头上后,这些二线兵马就没甚作用了。
这两日间金军数次在城头立足就是明证。
石敦重的振奋不仅仅是孤例,三面攻城营地中,夹谷清臣、完颜璁、完颜乞哥等将领也都各自为部下鼓劲,纷纷说今日就是城破之时,并且给出了城破之后的承诺,无非就是财帛女子全都赏赐下去。
蕲县作为涣水上的交通枢纽,商业发达,到时候三日不封刀,全军上下都能吃肥。
唯独纥石烈良弼虽然亲自出战压阵,脸上却依旧见不到一点轻松喜色,只是目光如炬的看着城头的魏字大旗,良久不语。
城头之上,魏胜也在看着城下逐渐摆开的金军阵势,脸上同样肃然。
在经历了连番苦战之后,此时忠义军能战之兵已经只剩下了三千余。
正常来说,大军在减员已经过半的情况下无论如何都应该崩溃了。
但一来算得是战兵总数,而不是全军减半,总不至于到一线兵马打光的程度。
二来,此番乃是三面围城同时攻打,城池另一面挨着涣水,让忠义军即便是撤军也只能绕过水门,渡涣水去下蔡或者逃往泗州,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忠义军皆是在山东分了职分田的,都算是小地主,妻儿老小皆在身后,若真的让金军一路捅穿符离、彭城,杀到沂州、海州,那么山东这些年安生日子也算是到头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山东虽大,却无路可退。
然而虽然忠义军保持着斗志与士气,但这个世界终究是唯物的,体力精力与军械的损耗也是实打实存在的。
仅仅说弓弩一项,箭矢的储备还算是充足,但是弓弦弩弦却明显不足起来。
扩大到全军上,盔甲甲片与皮索都充足,但是盔甲匠人忙碌不及,导致盔甲修补困难;
金疮药还有许多,但消毒的酒精却消耗殆尽,军医不得不拾起杨柳枝水的老手艺。
往日不起眼的东西在今日成为了阿喀琉斯之踵,使得全军战力不断下滑。
前几日金军登城,并在城头上能维持片刻,真的不是忠义军打着关门打狗的主意,而是真的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传令下去,各司其职,金军伤亡如此惨重,而且还是攻城,一定坚持不了许久。”
城头之上,魏胜对着军使与参谋军事们说道:“老夫刚刚得到消息,虞相公已经自下蔡出兵,大郎也已经南下,只要咱们再坚持些时日,就必然得胜!”
魏胜自然是在虚张声势,但此时此刻,困守孤城,除了努力作战,他又还能做什么呢?
忠义军的士卒们闻言自然也没有振奋之意,他们都是经历过卫学基础教育的,并不是完全的文盲,都知道都这么多时日了,援军依旧还没影,自然是出了天大的岔子。
接下来援军何时能来,甚至能不能来,都得画一个硕大的问号。
然而反过来说,正因为获得了基础教育,忠义军的战斗意志根本不是其余封建军队可比的,因此虽然伤亡惨重,而且援军断绝,他们还是沉默着来到城头,各司其职,准备厮杀。
鼓声隆隆,新建造的橹车从金军大营中被推了出来,金军甲士躲在其后,越过已经填平的壕沟,缓缓向前推进。
零星的弓弩已经扣响,箭矢划过空气的咻咻声在嘈杂战场上显得十分微弱,但举着神臂弩的郝东来还是清晰地感受到了。
他眼睛有些发直的看着钉在身前大橹上的箭矢,看着依旧不断颤动的尾羽,莫名心中一动,抬起头来,看向远方。
可此时此刻,郝东来却不知道究竟是要看向北方的大儿子,还是要看向东方的妻儿,心中竟然一时间产生了巨大的慌乱。
将死之人,难道想要找个心安之地,都不能从容吗?
唯独大战开始,甲士如潮,血流成河,一时间容不得人有多余心思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