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神藏秘法 (第1/2页)
“哒……”
桑蓉蓉手持短剑,轻轻一挑,那锦盒就落稳稳落在供奉三清的香案之上。
没有理会地上的两具尸体,她面泛狂喜看向锦盒。
就在这时。
她的动作突兀一僵,狂喜的表情也僵在面上,眸子里更是充斥着惊恐。
‘为什么我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
“三清之物,也敢染指?”
夜空中,一个舒缓、苍茫之声响起,在整个大殿内回荡。
“呼!”
三清殿墙壁上悬挂的火把、油灯、蜡烛,突兀燃起,火光把四下照耀通透。
“咔嚓嚓……”
伴随着声声异响,上方那作为机关枢纽的硕大头颅竟自行转了过来。
怎么回事?
桑蓉蓉额头冒汗。
她也算是见多识广,更与开了神藏的高人有过接触,却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
场中好似有一股无形之力点燃了火把、转回神像头颅。
鬼?
她的第一反应不是神祇显灵,而是这里闹鬼。
不可能!
我乃二品武宗,气血充沛,莫说没有鬼物,就算有也不禁我气血一冲。
那么……
神藏武圣!
那还不如闹鬼!
就在她念头转动之际,上方三尊神像突然垂首,朝着桑蓉蓉看来。
“轰!”
桑蓉蓉两眼一黑,只觉一声闷雷在识海炸响,意识飘飘乎没了着落。
“姑娘?”
“姑娘!”
不知过了多久,桑蓉蓉只觉耳边有人不停呼喊,迷迷糊糊睁开双眼。
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气质出尘的道人。
今日来的那位白云观新观主?
“姑娘。”
朱居手持拂尘,施了一礼:
“你还真是心诚,白日里祭神不成,夜里也要来一趟,看来有心绪未结。”
“……”桑蓉蓉愣了愣,环首四顾。
身边并无尸体,甚至就连血腥味也没有,三清神像也好端端的立在大殿正中,好似刚才的一切只是一场噩梦。
不过待她的视线落在香案上的时候,表情当即一变,双手更是一紧。
锦盒!
东西还在!
“这是姑娘带来的祭品?”
朱居也看向香案,随手拿起锦盒,看到里面的东西后表情略有变化:
“太贵重了。”
“两枚即可!”
说着,从锦盒里拿出两枚宝石,剩下的东西连同锦盒一同递了回来。
并开口道:
“姑娘真乃诚心之人,如此贵重的物品也愿意上供,所想定然能成。”
桑蓉蓉迷迷糊糊接过锦盒,面上满是茫然,直至走出白云观才回过神来。
那道人……
有古怪!
自己这身衣物虽然不是夜行衣,但也不是寻常妇人穿着,何况深更半夜出现在刀光,那道人竟浑然无视,不是有恃无恐就是个傻子。
傻子自然是不可能。
低头看向锦盒,里面有三枚宝石和一本账簿,她的表情随即一松。
宝石无所谓。
账簿才是她此行的目标。
至于这道观……
以后爱谁来谁来!
…………
送走‘邻居’,朱居面露淡笑回到住处,翻手取出一本武功秘籍。
《九山功》
平平无奇的名字,却直指神藏境界。
那锦盒里除了宝石、账簿,还有一门功法,他当然当仁不让收入囊中。
“这白云观前任馆主倒是一位人才,不仅有王爷与人交易的账簿还有神藏秘籍。”
“不过……”
朱居翻看了几页,摇头轻叹:
“估计这秘籍也是他不知从何处抢来的,并不清楚其中口诀隐秘。”
任何修行宗门都会极其看重自家传承,想方设法保证功法不外泄。
在秘籍中加上隐晦口诀是惯例。
如:五心朝天。
道家功法中对此有好几种解释,每一种解释都有合理之处结果也不尽相同。
若是胡乱修炼,轻则一无所获、重则走火入魔。
这还是好的。
有些人更是会专门在秘籍中写下似是而非的法诀,引导他人误练。
真正的法诀,唯口口相传。
而要想得到真传,不是耗费时日获得信任,就是耗费银钱购买诀窍。
这本《九山功》,就不乏此类口诀,因而即使有秘籍想要参悟也非易事。
“我却不必如此麻烦。”
朱居轻挥拂尘:
“有着诸多术法,探听他人传功不难,就不信老子传儿子还藏私。”
“不过……”
“看来还是要招收一些道童,不然如今日这边的麻烦,怕是还会有。”
这么大的一座道观,仅仅只有他一个人在,难免会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翌日。
一个招收道童的告示出现在白云观门前。
*
*
*
“驾!”
“吁……”
梦羽停下马车,掀开车帘:
“世子,到了。”
“这么快?”镇远侯世子赵安揉了揉双眼,从马车下来看向前方道观:
“子居道长住的地方距离我们那里不远,如此说来倒是可以常来转转。”
“咦?”
“这是在做什么?”
“招收道童。”梦羽视线扫过,低声道:
“道士、僧人在我大齐无需交赋税,更能免除杂役,是普通人的上选出路。”
“道家不禁婚嫁、不戒荤腥,比受戒受持的僧人更受追捧。”
却见白云观前聚集了大群百姓,在牙人的指挥下分成两块互不干扰。
成年人围观。
一众年轻孩童一一上前展示才艺。
武艺、术法、琴曲,乃至翻跟头都可以。
“原来如此。”赵安点头,看向道观门前的童子,眼神微微闪动:
“道长是在考验他们?”
“不错!”梦羽音带赞赏:
“禁止长辈靠近,让各自演练特长,又有备好的吃食,可辨孩童天赋、心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