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265章:雁过拔毛,‌掐尖落钞‌!从十万两银到三千两银

第0265章:雁过拔毛,‌掐尖落钞‌!从十万两银到三千两银

第0265章:雁过拔毛,‌掐尖落钞‌!从十万两银到三千两银 (第1/2页)

七月三十日,午后。
  
  南京守备魏国公徐邦瑞与应天府、松江府、苏州府三府知府联名呈递的请求朝廷拨赈灾银的奏疏送到了京师。
  
  奏疏中称——
  
  三府常平仓储备粮被大水浸泡,损失高达九成,三府田亩淹没近七成,灾民已占地方百姓之半数,地方仓储已无能力赈济灾民,特向朝廷申请赈灾银。
  
  除奏疏外,他们提交的还有三府灾情册与储备粮被毁的仓储盘点册,并根据这两道册子,提出需要十万两赈灾银。
  
  很快,这些数据信息就被同步抄录到户部。
  
  户部将根据灾情册与仓储盘点册,确定赈灾银的数额与用途,然后汇禀内阁。
  
  因灾情较紧急。
  
  户部左侍郎刘斯洁与右侍郎沈念,同时在户部督促,不到半日,便确定三府水灾确实需要十万两银才能解危安民,其中六万两用于急赈与买粮,四万两用于水利修复和安顿流民。
  
  内阁收到户部的文书后,张居正当即同意拨付十万两赈灾银。
  
  翌日清晨。
  
  小万历点头,司礼监批红后,朝廷同意从太仓库拨付十万两赈灾银的御旨便送到了户部。
  
  户部尚书殷正茂迅速签字,不到午时,便组织好了运送赈灾银的队伍,让他们迅速奔向南京城。
  
  这就是考成法之后朝堂做事的效率。
  
  放在嘉靖年后期,这十万两赈灾银至少要七日才有可能拨出,并且申报十万两,太仓银库极有可能只能出六万两或八万两,因为国库没钱,想要足数根本不可能。
  
  ……
  
  八月初一,上午。
  
  礼科给事中顾九思、工科给事中王道成同时呈递奏疏,称江南水患严重,建议朝廷暂罢苏松及应天织造,令织造内臣返京。
  
  沈念得知此奏疏内容后,不由得佩服这两位科官的胆气。
  
  言官就应多呈递此类奏疏。
  
  苏州府、松江府、应天府三地,承载着所有的皇家织造任务,消耗大量民力,且赋役远比其他地方繁重。
  
  而今三地遭遇水患,民力大损,若内监仍催促百姓完成织造任务,很有可能引起民乱。
  
  水患过后,百姓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休养生息,暂罢织造,实乃安民之良举。
  
  因皇家织造皆为内廷之事,故而两名科官直接呈递奏疏于禁中。
  
  小万历看后,批复道:织造之事,皆由内廷出钱,与百姓无关,外加织造任务,年有定额,不宜暂停。
  
  小万历之所以果断拒绝。
  
  乃是因皇室冬服、赏赐百官的锦缎,皆是三府所织,一旦停织,将影响内廷用度,外加恩赐无物会显得自己对百官寡恩。
  
  在他眼里,皇家事远比解决地方水患更重要。
  
  翌日。
  
  礼科给事中顾九思再次呈递奏疏,称半个月前,朝廷对苏杭织造加派任务,令苏杭织造在冬月前完成精武学院众教习与学员的冬服,此为添织任务,将会增加三府百姓压力,其建议为了灾民取消此任务,精武学院学员穿京营士兵同类冬服即可,无须特殊对待。
  
  顾九思呈递过此奏疏后。
  
  张居正、殷正茂、申时行、沈念等人,才知小万历竟下令为精武学院的教习与学员制作冬服。
  
  织造为内廷事。
  
  小万历未曾经过内阁,直接命令苏杭织造太监孙隆为之。
  
  这完全没必要。
  
  苏杭织造出品,皆为精品,制作的都是皇家服饰与官员袍服。
  
  精武学院学员当下根本没有资格享受这等皇家待遇。
  
  小万历此举,显然是为年底检阅精武学院学员时显得气派,有排面,增天子之威严。
  
  殷正茂是个暴脾气。
  
  当即上奏附议礼科给事中顾九思的奏疏,直言,当下精武学院的学员还没有资格享受如此馈赠,望小万历停止此行为。
  
  随后。
  
  张居正也上奏称“地方多一事,则有一事之扰;宽一分,则受一分之惠。额外添织,灾区百姓,不堪催督”,恳请小万历召回苏杭织造太监孙隆,暂停织造。
  
  紧接着,工部尚书李幼孜、左都御史陈炌、翰林院学士王锡爵、户部右侍郎沈念等也都纷纷上奏,反对水患之时,增加江南百姓劳役。
  
  对此,小万历未曾妥协。
  
  他称,精武学院学员不过九百人,冬服花样已出,正在赶工,不宜半途而废,其余织造任务可停,待完成精武学院冬服,他便令苏杭织造太监孙隆返京,彻底停下所有织造事宜。
  
  小万历还称,织造之事全由内廷出钱,不会用江南百姓一分一毫。
  
  官员们都知小万历将精武学院看得非常重要,其想着年底学员亮相,让满朝文武震撼,以显示出他的能力,故而想为精武学院的教习与学员们定制出展现天子亲军气派的冬服。
  
  于是,群臣只好同意小万历的决定,不再为织造之事上奏。
  
  ……
  
  八月初三,午后。
  
  沈念本在翰林院侍讲学士厅忙碌,突然有户部文吏称殷正茂找他有急事相商,便迅速回到了户部衙门。
  
  户部衙门尚书厅,前厅。
  
  沈念一进屋,殷正茂便让厅内的两名文吏离开,并命他们将房门关了起来。
  
  沈念见殷正茂一脸严肃,不由得疑惑道:“殷阁老,这是发生何事了?”
  
  “唉!”
  
  殷正茂长叹一口气,然后缓缓道:“半个时辰前,老夫打听出了关于精武学院学员与教习冬服的相关情况。”
  
  “每名教习三套冬服,一套日常冬服,一套教习冬服,还有一套大礼冬服;每名学员两套冬服,一套日常训练冬服,一套大礼冬服。从内廷打造的冬服花样来看,每套冬服都会使用云锦、妆花等材质,老夫算了一下,教习与学员冬服的总费用,不少于五万两白银。”
  
  “五万两白银!”沈念不由得大吃一惊。
  
  此等规格,相当于为一名五品武将制作的朝服费用,当下的精武学院学员根本不配穿此等规格的冬服。
  
  沈念感叹道:“看来,内帑还是有钱啊!”
  
  内帑有多少钱,百官皆不知晓。
  
  但如此花钱,足以看出内帑的殷实以及小万历的豪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