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 第二百七十七章 琼林宴:赵佶状元体验卡

第二百七十七章 琼林宴:赵佶状元体验卡

第二百七十七章 琼林宴:赵佶状元体验卡 (第1/2页)


  
  洪武十二年三月十七日,是今年春闱的放榜日,也就是殿试的放榜日。
  
  殿试不淘汰考生,仅确定名次,分为三甲,考中者统称“进士”,其中一甲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东京汴梁城的晨光刚漫过宣德门的鸱吻,崇政殿外的白玉栏杆还凝着晨露,丹墀下的青石地已被攒动的人影盖得密不透风。
  
  黄绸裹着的殿试榜单刚由内侍捧出,还没及挂上朱漆牌,前排的人已踮脚抻颈,喉间的热气混着春寒,在半空凝成薄薄的白雾。
  
  “揭了!揭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黄绸簌簌滑落,墨迹淋漓的“状元”二字先撞入眼帘。
  
  人群里猛地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倒抽气的声响。
  
  那名字既非上月传得最盛的澧州慈利人莫俦,也不是太学魁首陈桷。
  
  丹墀下的议论声忽然凝住,像被寒风吹冻的湖面。有人指着榜单榜首那方方正正的“赵佶”二字,忽然想起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赵佶放弃王爵,自愿以白身应举,当时有人嘲笑赵佶,有人支持赵佶,有人说赵佶轻佻儿太过胡闹。
  
  任谁都没想到,今科的状元竟然会是赵佶。
  
  “怎么会是他?!!!”
  
  “端王真有状元之才?!”
  
  “亲王自请去爵,与寒门举子同场较艺,亘古未有,不知是福是祸!”
  
  话音未落,“榜眼”、“探花”的名字也露了出来。
  
  榜眼陈桷的名字露出来时,人群里只起了阵极淡的波澜,有相熟的举子点头道:“该当如此。”
  
  陈桷在太学里便以策论缜密闻名,年前省试的卷子曾被学官抄录传阅,字里行间都是稳扎稳打的法度,如今获得本科第二名,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陈桷挤在人群中,见自己中了榜眼,只是松了口气,抬手理了理微乱的袍角——他原就没奢望过状元,能得榜眼,已是对这十年寒窗苦读最好的交代,脸上不见多少狂喜,只带着几分如释重负的平静。
  
  探花莫俦的名字紧随其后,更是无人讶异。这澧州才子素有才名,诗赋尤其出众,考前不少人赌他能中状元,如今屈居第三,虽有惋惜声,却也没人觉得意外。
  
  有同路赶考的举子恭喜莫俦:“年兄这探花郎,怕是要被画进《琼林宴图》里去了,恭喜!恭喜!”
  
  莫俦挤出一个笑容还礼,口中谦虚道:“同喜同喜,年兄亦中二甲,你我当在官场相互扶持。”
  
  两人客气了几句之后,莫俦就收起笑容,望着榜首的“赵佶”,眉头微蹙。
  
  他这次发挥得很好,而且他觉得自己的策论方向没有问题,赵宋王朝都已经这么强大了,而辽国却被一个只有不足十万户的小部落打得节节败退,这正是赵宋王朝收复燕地五州、平滦营三州以及所属关隘完成大一统的天赐良机。
  
  只要这个方向没错,状元就应该是他的才对。
  
  要知道,前些日子,他在机缘巧合之下,听说了金使来到东京汴梁城请求赵宋王朝册封的事。
  
  当时,他福至心灵,猜测赵俣没准会问辽金之间的事,他特意去找了解辽金两国细节的商人请教了两国如今的国情。
  
  结果,这次临阵磨枪,让他中了大奖。
  
  所以,在殿试作答之时,他特意将辽金的局势与自己的治国理念相结合,洋洋洒洒,阐述了对于加强边防、整顿军备、以及利用外交手段联金灭辽、最终实现国土一统的见解。每一字每一句,都凝聚着他日夜苦读的心血与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他以为,这样的答案,足以让赵俣眼前一亮,钦点他成为状元,光宗耀祖,扬名立万。
  
  然而,现实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状元竟被那位素有玩世不恭之名的端王摘得。
  
  莫俦心中五味杂陈,既有不甘,也有困惑。他不禁开始揣测,赵佶究竟有何等非凡之处,竟能打败他、压倒群雄,赢得圣心?
  
  此时,有一个寒门子弟,见自己中了二甲,手舞足蹈地喊:“中了!我中了二甲!”
  
  为了赶考,这个寒门子弟卖了家里二亩祖田,可谓是孤注一掷,此刻见自己的名字赫然在二甲之列,竟蹲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眼泪混着脸上的灰泥,倒比笑更让人动容。
  
  旁边几个同中二甲的举子互相道贺,相邀同去酒楼喝一杯,庆祝彼此高中,喧闹声里,尽是扬眉吐气的轻快。
  
  可再往下,到了三甲的地界,空气就沉了许多。
  
  有个戴方巾的老举子,头发都已花白,手指在“同进士出身”的名单里划了半晌,终于找到自己的名字,嘴唇翕动着,却没发出一点声音。
  
  他身后跟着的小厮想道喜,却见他背过身去,对着宫墙的砖缝发呆,便把话咽了回去——他年轻时立下宏愿,一日不中二甲,一日不娶,不想他连考了五科,还是不能如愿,难道他还要考第六科,等七十岁再一树梨花压海棠?
  
  更有年轻举子,原是乡邻眼中的神童,自恃才高八斗,见自己竟落在三甲末尾,顿时涨红了脸,猛地将手里的折扇往地上一摔:“这般名次,与落第何异,羞煞我也!”
  
  旁边有人劝道:“好歹也是进士身,将来总有机会……”
  
  他却不听,袖子一甩,头也不回地挤出人群,背影里满是少年人的傲气与颓唐。
  
  日头慢慢爬高,榜单前的人影疏了些。中了二甲的互相挽着往酒楼去,笑声顺着风飘得很远;三甲的大多沉默着,或独自徘徊,或结伴离去,脚步都有些沉重。
  
  唯有那朱漆牌上的名字还在风里静立,一甲的烫金大字耀眼,二甲的墨迹清晰,三甲的小字也工工整整——无论欢喜还是失落,这张黄麻纸,终究给无数个寒窗苦读的日夜,画上了或浓或淡的句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取仕的细节流露出来。
  
  比如,原来一众考官推荐的状元是莫俦,榜眼是陈桷,探花是赵樘,赵佶只是第四名。
  
  可不知什么原因,赵俣只说了一句“可惜了这好文采”,就让莫俦与状元之位失之交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