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逻辑大师魏西 (第2/2页)
心怀离经之词,口吐狂悖之语。
魏西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说话难听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快来恭喜她!
“……总之,”魏西说起了正事,“这些无用功做完,后面的记载倒还清晰。”
“平江裂土,或有民馁,坠其中……”
“旱至九月,赤地千里。凿深井千,不见滴液。民徙……弱……幼亡于途……争食。”
读到这儿,魏秦两人都沉默了,倒不是没见过类似的惨状,只是和印象里事相互印证,反而真实的让人无言以对。
魏西把回忆甩在脑后,用尾巴拂去碎裂的珊瑚。
“十月,遇民于野,闻倒庙事……得教于……心不忍……遂往平江。”
“途见心哀,民苦甚己。遂……发,得见……”
“得见什么?”
“没有了,就到这里,”魏西挥舞着自己的尾巴,“后面全被抠下去了。”
“欲盖弥彰,”秦枫的眼神变得锐利,“悠悠岁月,若是损毁了一些倒是正常;大段文字被抠下去,显然是有人做了手脚。”
魏西点头称是,旋即补充道:“还有一点,是谁抠掉的这些文字?”
魏西心中慢慢梳理起变成蛇身后见到的信息。
按常理推断,被珊瑚覆盖的刻字应该早于珊瑚上的刻字。
假如用“甲”指代文绉绉的刻字,用“乙”指代珊瑚上的刻字。那么不难得出,创造甲的人抵达此地的时间早于后者,即创造乙的人很有可能见过甲。
既然如此,需要魏西做出判断的有两件事:一是乙的存在是否为了掩盖甲;二是创造乙的人是否相信了甲记载的信息。
一如既往,魏西迅速做出了推断。从刻字的表述,甲更像是个人的笔记,中间充斥了不少记录者的情感;而乙更像是大型活动的全程记录,属于总结总结就能写折子往上递的程度。
仅从魏西获得的信息来看,后者的目的更为明确,就是为了死水城而来。
像魏西这种时不时撒点小谎的人,很清楚体量大的瞎话颇为难编。
因此,魏西倾向珊瑚上的刻字不大可能是为了掩盖甲乱编出来的东西。
毕竟换成魏西,她大可以把石壁砸了,一个字都不剩的那种。
顺嘴一提,方才魏西偷偷丢了几团灵力到石壁上,但这些灵力就像泥牛入海,半点作用都没有。不得已,她只能放弃暴力求生的选项。
但魏西却在第二件事上犯了难,原因在于她根本不知道在珊瑚上刻字的势力下场如何:
如果他们失败了,可能是因为不重视甲,也可能是因为轻信了甲;如果他们成功了,可能是相信了甲,也可能是把甲当成了空气。
甚至还有一种可能,魏西撇了一眼尾巴光彩不再的圆环,这玩意才是让甲暴露出来的关键。
总之,魏西无力做出准确的判断,脑子乱成了一团浆糊。
“平江,”看着面露难色的魏西,秦枫突然道:“这地方你听说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