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你咋不敢和大野爽干一架呢 (第1/2页)
平阳。
白马城中,校场之上,大批新征募的义勇在训练着。
所谓义勇,便是乡兵。
一般来说,他们没有甲胄,所持着也只是简单的刀枪,在重甲骑兵的冲锋下,毫无抵抗之力。
在战场之上,他们战斗力低,士气也低,基本上就是炮灰。
当然,他们的战斗力,也与召集他们的人是谁有关。
便像是裴庆孙,他招募的数千义勇,在吐京镇,与万余吐京胡正面对攻,攻而取之。
其中关键,便在于有没有提供足够的钱粮和装备。
北魏强盛之时,曾经下令各地豪强,拆除坞堡。
各地豪强照做了,便是因为拆除坞堡,比不拆除风险小,收益大。
北魏拓跋氏作为老大,有足够的军力能够撑住场子,在加上积极汉化,豪强能够得到足够的利益。
可六镇起事后,事情便不一样了。
朝廷已然罩不住场子,所以豪强便再度修筑坞堡。
庄园经济的加成下,地方豪强能够给自己征募的部队提供足够多的武德。
河东等地的大族,多是如此。
王思政看着校场之上,渐渐有了模样的义勇,心中也有了几分感叹。
不容易啊!
便在此时,李爽走了过来。
“如何?”
“只要提供甲胄和武器,再训练些时日,足以上战场了。下官的意思,不如再择其中壮勇,练习箭术。”
萧宝夤在安定大败,八千甲骑全军覆没的战报告诉了天下所有的野心者:如今这个时代,已然不是谁的甲骑多,谁就必然会胜利了!
“我没有问你这些兵,而是问你如何?”
“下官?”
王思政想了想,回答:
“已经慢慢适应了!”
李爽大笑着。
“不必如此忧虑,担心上了我这条贼船便下不来了!”
王思政看着李爽,问道:
“为何?“
“因为你很快就会发现,这满天下都是贼船了!”
李爽哈哈大笑着,王思政听了,若有所思。
“这天下将要大乱,河东必然是战场,等到这河东商道断绝,物价飞涨,你还会为今天之事而犹豫么?”
王思政依旧不言,却听李爽继续道:
“若形势发展到如此,河东的汉民又如何对付有兵有甲的胡人?难道六镇之乱时,胡人劫掠平阳之事,你忘记了么!”
王思政想起了平阳城外的那些荒丘和枯骨,眼神一下子变得坚定了起来。
“手中有剑,库中有粮,才能不慌!”
“刺史说得对,下官迂腐了!”
便在此时,裴庆孙来了,看他面色匆匆,似乎是有很着急的事情。
“刺史,薛修义回来了,你得小心了。”
“薛修义?”
“前线的兵马不够了,听说他是回来招募兵马的!”
“既如此,与我何干?”
“他想要见你,谈剿匪之事!”
——
薛修义,四十多,年近五十了。
他在河东地区很有威望,少时喜欢结交行为不法的人,轻财重义,非法召集强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当时有遇到危难之人来投奔的,薛修义大多都能将他们都能收容藏匿。
简而言之,社会不安定分子。
而且,不是一般的社会不安定分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