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瘟疫来袭 (第2/2页)
“听说御膳房出去采买的的小顺子染上疫病了,已经被拖出去了。”
几个小宫女躲在角落里,小声议论着。“咱们可得小心点,千万别被传染了。”
一个宫女紧张地说。“是啊,要是染上疫病,就只能自生自灭了。”另一个宫女声音带着哭腔。
“别说了,上面怕引起慌乱,让瞒着这事,只咱们几个知道,可不敢传出去。”
各宫发放的败热丸,数量足够支撑两个月,这对此次瘟疫有着很好的预防作用,除了御膳房那个可怜人外,宫内一切平安。
内务府一声令下,各宫即刻进入隔离状态,宫门紧闭,只留特定通道供物资进出。
每日清晨,宫女们便开始在宫殿各处煮酒消毒,袅袅酒香弥漫在每一处宫闱角落,同时,熏艾的青烟也悠悠升起,为宫殿增添了几分肃穆神秘之感。
“奉御大人,你们司药局制作的这败热丸当真神奇,咱宫里上下竟无一人染病。”
林钰正在亲自用艾熏着两个皇子的褥子,脸上遮了厚厚的棉纱。
“这宫里的秘制,都是前人的智慧,微臣和司药局不敢居功。”奉御大人拱着手,将新制备的金艾敬上。
待她离去,林钰看着那败热丸发呆。
云锦看着她的表情,便猜到了林钰在想云珊。
“娘娘,那丫头机灵得很,在宫外不会有事。”
林钰点点头,“她应当是无恙的。”又想到宫外的避瘟丸,转头问庄姑姑,“京都的避瘟丸制作的如何,这几日外面情形如何?”
“娘娘,只怕宫外的问题,不在药效上啊!”庄姑姑将听来的消息细细讲来。
宫外的疫病如阴霾般笼罩,朝廷虽然心急如焚下发了败热丸,一道道政令加急送往各地,力求让每一个百姓都能拿到这救命的药丸。
然而,世间总有贪婪之徒,政令虽到每个百姓,却有人暗中勾结,妄图垄断。
在京都的一处暗宅里,几个商人正围坐一桌,桌上堆满了账目和金银。
“这次朝廷的败热丸,咱们可得抓紧机会,只要控制住货源,就不愁赚不到大钱。”
一个满脸横肉的胖商人,眼睛眯成一条缝,得意地说道。
另一个尖脸商人附和着:“没错,那些小地方的药铺,都得从咱们手里拿货,到时候价格还不是咱们说了算。”
就这样,大量的败热丸被他们想尽办法收入囊中,本应普惠百姓的良药,成了他们谋取暴利的工具。
好在民间还有一线生机,众多医馆药铺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济世的仁心,自行研制出了避瘟丸,尤其是云珊的杏林医馆和医药行的各大药铺中的避瘟丸,预防效果极好。
这避瘟丸虽比不上朝廷的败热丸那般名声响亮,却也有着不错的防疫功效。
京都的大富大贵之家,平日里养尊处优,习惯了用珍稀药材、宫廷御药,根本看不上这些民间药,倒也没有伸手去抢。
但在这疫病横行的恐慌之下,人人都想囤货,生怕这瘟疫一年半载好不了。
一时间,避瘟丸的需求暴增。药铺里,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可制备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人们抢购的热情。
穷人们早早地就来到药铺门口排队,眼巴巴地望着那紧闭的大门,盼着能买到几颗避瘟丸。
然而,黑心商人的出现,让穷人们的希望再次破灭。他们见避瘟丸供不应求,便开始哄抬物价。
原本几文钱一颗的避瘟丸,被炒得价格飞涨。那些有京都医药行盖印,被认为品质更有保障的避瘟丸,更是成了商人眼中的摇钱树,竟然能被卖到一两银子一颗。
“一两银子一颗,这不是要人命吗?”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手里紧紧攥着几文钱,望着药铺门口高悬的价格牌,老泪纵横。
周围的贫民们也是唉声叹气,他们每日辛苦劳作,也不过挣几文钱,哪里有钱去买这救命的东西。
林钰听着这些事情,皱起眉头,“人心最难以把控,律法自当严明。”
皇帝也和政令大人在御书房中商量着政策。半晌,御书房传来一声响亮的指令:“自今日起,哄抬药价,发国难之财者,杖杀!”
随着政令的下达,京都情况稳定了许多。云珊除了每日喷酒消毒外,和店里的伙计们夜以继日的制备避瘟丸。
然而,这份平静并未持续太久。一日,当值太监匆匆闯入御书房,“扑通”一声跪地,声音带着颤抖:“皇上,大事不好!礼部尚书王大人,听闻染上了瘟疫!”
皇帝批阅奏折的手猛地一顿,脸色瞬间阴沉,“你说什么?王爱卿怎么会染上?他不是一直负责京中物资调配,甚少外出吗?”
太监战战兢兢,不敢抬头:“具体情况还不清楚,只听闻王大人昨日还在朝堂上议事,今日便高热不退,昏迷不醒,太医院已派人前去诊治了。”
消息很快传遍后宫。永和宫的杨妃听闻,花容失色,手中的茶盏险些掉落。“这可如何是好?连大臣都染上了,这疫病莫不是越来越严重了?”
她轻轻拍打着怀里娇小的女儿,这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可怜人儿,“可怜我们二公主,怎么一出生就赶上这遭了殃的瘟疫!”
她身边的贴身嬷嬷连忙安慰:“娘娘莫慌,宫里防范如此严密,定不会有事的。王大人许是操劳过度,一时疏忽才被疫病钻了空子。”
杨妃却突然起身,传了指令,不准与它宫之人走动,并且将这两日去过他宫的宫人,都赶到吔庭去了。“告诉那几个人,瘟疫不散,就别回来了!”
“可娘娘,他们几人并无......”嬷嬷刚想求情,看到杨妃怒目,不敢再多言。
宫外的疫病,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虽暂时被挡在宫门之外,但大臣染病的消息,让整个皇宫再度陷入紧张的氛围,每个人都明白,这场与疫病的战斗,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