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三百六十九章 太子爷终于要御驾亲征了!

第三百六十九章 太子爷终于要御驾亲征了!

第三百六十九章 太子爷终于要御驾亲征了! (第1/2页)

因为崇祯心里也清楚朱慈烺说的没错,这一场仗确实面临着诸多难题,似乎只有朱慈烺这个大明太子亲自去才能镇住场子,并且协调好各路兵马,让这场决战能够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周皇后也终于是暗自松了口气。
  
  她本来以为朱慈烺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然后这才决定要亲赴四川和李自成决战!
  
  但是现在看来,朱慈烺很明显是经过细致计划的,他对局势有着清晰的认识,也对自己的决定也有着充分的把握。
  
  这样一来她也就放心了,虽然心中依然担忧,但至少知道儿子不是盲目行事。
  
  紧接着,不等崇祯说些什么,周皇后就开口说道:
  
  “陛下,臣妾觉得烺儿说的有道理,这一趟看来烺儿真是非去不可了。”
  
  “他身为太子,理当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分忧解难。”
  
  “而且他考虑得如此周全,想必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陛下还是同意吧。”
  
  周皇后的声音虽然轻柔,但却充满了坚定,似乎再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儿子的信任与支持。
  
  哎!
  
  眼见如此,崇祯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看着朱慈烺,又看了看周皇后,就知道自己是无法再阻止朱慈烺的决定了。
  
  而且他也没有理由去阻止!
  
  片刻之后,崇祯这才缓缓说道:
  
  “既然如此,这件事情朕同意了,你想去就去吧!”
  
  “不过你要答应朕,这一次千万不能和之前在辽东的时候一样,非要带人直接和敌人对冲了。”
  
  很明显,之前在辽东的时候,朱慈烺带着部队和皇太极对冲的场面还是让崇祯有些无法释怀。
  
  他害怕朱慈烺再次冲动行事,然后陷入危险的境地。
  
  朱慈烺则是笑着保证道:
  
  “放心吧,父皇,在儿臣看来这件事情还不至于发展到那种地步。”
  
  “说不定到时候朝廷的兵马一到,李自成的部队就会望风而降,连打也打不起来。”
  
  这句话虽然带着几分吹牛的意思,但崇祯听着还是很高兴的。
  
  就这样,关于朱慈烺亲赴四川和李自成决战的事情就这么确定了下来。
  
  到目前为止,兵部尚书和皇帝都已经同意了,至于剩下的五部尚书还有内阁,朱慈烺觉得问题也不大。
  
  毕竟内阁首辅薛国观是站在他这一边的,因此一定会全力支持此事。
  
  朱慈烺只需要跟他打个招呼,他就会自己去劝说其他的几位内阁大臣。
  
  果然,没过几天,六部尚书还有内阁大臣们就都全部同意了此事。
  
  即便有人心里多少有些反对,却也不敢说出来。
  
  毕竟皇帝、太子以及内阁首辅都同意了,你不同意又能改变什么?
  
  无非就是惹怒太子和陛下而已!
  
  还不如索性答应下来,做个顺水人情,也能在皇帝和太子心中留下个好印象。
  
  于是乎,趁着一次早朝之后,崇祯直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了此事。
  
  当得知太子要亲赴四川和李自成决战的消息后,整个朝堂又是一片哄动。
  
  毕竟自古以来,太子动不动就‘御驾亲征’的事情还是很少见的,更何况这位太子还没有成年!
  
  在他们传统的观念里,太子应该就老老实实的在宫中读书学习、处理政务,等待将来继承皇位,而不是亲自奔赴战场,面对刀光剑影!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皇帝和内阁都已经同意了,他们这些文武大臣又有什么不同意的道理?
  
  因此毫无悬念的,这件事情顺利通过了朝会!
  
  就这样,大明这个国家机器开始迅速运转了起来,开始为朱慈烺奔赴四川做着最后的准备。
  
  另外,朱慈烺被崇祯赋予‘代天征伐’的名义、持节、假黄钺、行天子仪仗,也算的上是真正的御驾亲征了!
  
  接下来兵部忙着调配兵马、粮草和武器装备,户部负责筹集更多的军费,确保各项开支充足。
  
  礼部则忙着准备出征的仪式和相关事宜,以彰显大明的威严和皇家的气派。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关乎大明内部安稳的大事,再加上太子爷要御驾亲征,因此没有任何人敢在这种事情上耍心眼!
  
  接下来的数日,京城的天色总是带着几分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在京城上空仿佛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不过朱慈烺却无暇顾及这压抑的天气,他如同一只高速运转的齿轮,在京城各处穿梭,一刻也闲不下来。
  
  因为他心里清楚,此次前往四川路途遥远,一来一回少说也得半年时间。
  
  再加上京城与四川之间山高水长,消息传递极为不便。
  
  所以他必须在出发之前,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确保大明这盘大棋能够平稳运转。
  
  按照朱慈烺的计划,今年大明要做的事情很多。
  
  首当其冲的,便是推广土豆、红薯以及大棚技术这三样。
  
  如今的大明,粮食问题始终至关重要,能不能让百姓们吃饱饭就靠这三样了。
  
  因此这三件事无疑是重中之重,关乎着大明未来的兴衰存亡。
  
  除了农业方面的推广,继续修建水泥路也是一件大事儿!
  
  另外还有继续向辽东迁移百姓!
  
  毕竟谁也不知道小冰河时期还会持续多久,而且小冰河时期不只是冬天冷,夏天还会引发旱灾,有可能一年到头地里什么也长不出来。
  
  相比之下,辽东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将灾民转移至此,既能缓解内地的压力,又能更好的统治辽东。
  
  除此之外,税收政策虽然在去年就已经制定下来,但能否顺利实施,将该收的税款足额收上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因此在这方面,朱慈烺也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总而言之,今年朝廷要做的事情都是关乎于大明未来生死存亡的事情,一件也不能耽误!
  
  不过朱慈烺并没有打算将每件事情都精确到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然后再让内阁和六部执行。
  
  他只是提出了大致的框架和想要的结果,其他的事情就交给内阁和六部去处理了!
  
  他相信大明的内阁和六部不会让他失望!
  
  除此之外,朱慈烺也和崇祯打了个招呼,那就是在他离开的这半年时间里,崇祯偶尔还是需要去上朝的。
  
  不过凡事不要自己做主,要多和内阁以及大臣们商议,毕竟崇祯以前的一系列骚操作可是太吓人了,朱慈烺可不想再经历一次!
  
  他其实也想过让崇祯半年之内都不要上朝,只要老老实实的呆在后宫里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