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双枪手:朱慈烺! (第2/2页)
如今已经是二月中旬,虽然这个时候的天气依旧寒冷,但比起过年的时候总算是暖和了一些。
而且最近几天也没有下雪了,整个京城一片祥和的景象。。
这一天,誓师大会之后,朱慈烺便吩咐给所有要去四川参战的士兵发了十两银子。
这已经是老传统了,但凡要去打仗,出发之前都会发十两银子,算是大军开拔的赏银。
等打完仗之后还要再赏银子,毕竟没有什么比银子更加直接的鼓舞士气的方式了。
士兵们拿到银子,心里自然开心得不得了。
当然,不只是京城的士兵有银子拿,包括这一次要去参战的秦军、川军以及贵州的土司士兵,朱慈烺都按照份额每人拨付了十两银子。
不过这些银子能不能到他们手里就不好说了,特别是贵州的土司士兵,拿到银子的几率少之又少。
因为按照规矩,这笔银子最终会归到土司手里,至于土司会给他们发多少,那就要看土司的心情了。
不过正常情况下估计连十分之一都不到,那些土司们往往会克扣士兵们的军饷,以满足自己的私欲。
当然,这就不是朱慈烺该担心的事情了。
他只能做到自己该做的,至于那些土司如何执行,他也无法完全掌控。
这天晚上,朱慈烺和郑小妹躺在床上,房间里弥漫着温馨而浪漫的气息。
郑小妹静静地躺在朱慈烺怀里,眼中满是不舍和担忧。
其实当得知朱慈烺要去四川和李自成进行决战的时候,郑小妹心里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满是担忧和恐惧。
因为她实在是不想让朱慈烺去四川!
可她也知道这种事情乃是国家大事,她不该开口劝说,而且她了解朱慈烺的性格和决心,他一旦决定了的事情,任谁也无法改变。
因所以她提出想要和朱慈烺一起去四川,她觉得只要能在朱慈烺身边,哪怕面临再大的危险,她也心甘情愿。
但是很明显,这次的事情朱慈烺是不可能带着女人去的。
首先带着女人不方便,其次也不符合规矩,万一让其他将士看到了,这算怎么回事?
这会让将士们对朱慈烺产生不满和质疑,影响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所以朱慈烺断然拒绝了郑小妹的请求。
郑小妹心中虽然有些失望,但也不好再说些什么。
再加上明天就是大军开拔的日子,这个时候她只觉得更加不舍,仿佛一松手,朱慈烺就会消失在她的视线中。
朱慈烺自然感受到了郑小妹的情绪,他轻轻抚摸了一下她的长发,然后温柔地安慰道:
“放心吧,这一次不会有事的,而且按照本宫的估计,有可能连大规模的战争都不会发生。”
郑小妹听到这话微微松了口气,这才说道:
“殿下说的臣妾都明白,臣妾只是有些担心而已,您一定要小心,一定要平安回来。”
朱慈烺心中一暖,转头在郑小妹的额头上亲了一口,然后笑着说道:
“放心吧,本宫一定会平平安安地回来的,本宫还要和你一起白头偕老呢。”
第二天一大早,朱慈烺便早早地起来了,东宫的一众宫女、太监也都早早起来了,他们忙碌地穿梭在各个角落里,为朱慈烺的出行做着最后的准备。
他们中的一些人要跟着朱慈烺一同前去,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一些人则继续留在东宫。
不过这个时候不管跟不跟着一起去,肯定都要起来送送太子爷的,就连琪琪格也在其中!
朱慈烺这会儿也看到了人群中的琪琪格,然后笑着说道:
“怎么,你也来送本宫?”
琪琪格难得没有和朱慈烺争辩,而是一脸认真地看着他,然后说道:
“朱慈烺,你一定要活着回来。”
朱慈烺听得一阵无语,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还“活着回来”,要知道他压根就没把李自成当回事好吗?搞得好像要进行生死决战似的。
但这个时候他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是点了点头。
“放心吧,本宫一定会活着回来的。”
紧接着,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朱慈烺直接带人走出了东宫,然后坐上了在外面等候的龙辇。
因为是持天子仪仗,所以这龙辇自然也是要跟着一起去的,而且有它在更能展示皇家的威严和尊严。
离开京城的时候,有不少百姓自发地在街道两旁欢送。
他们穿着朴素的衣服,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口中喊着:
“太子殿下,一路平安!”
“祝太子殿下凯旋而归!”
看着龙辇中那位年轻的太子,百姓们只觉得心中一阵感动,毕竟这位太子爷年纪轻轻的就要去御驾亲征,实在是不容易啊!
等到了城外的时候,大军早已整装待发了。
那整齐的队伍,那高昂的士气,让人看了不禁热血沸腾。
这一次朱慈烺带了七万多人,其中京营三万人、腾骧五卫一万人、朱家军全体上阵,加上后勤大约两万人、关宁铁骑五千、白杆兵五千、外加两千净军、三千锦衣卫。
且燧发枪的装备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
这支庞大的军队犹如一条巨龙蓄势待发,准备奔赴战场,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不过这次朱慈烺既没有带方正化,也没有带李若琏。
毕竟他们两个一个是西厂头子,一个是锦衣卫头子,要是把他们带走的话,可能会影响到京城内部的安稳。
所以朱慈烺让他们这次待在京城,守护好京城的安全和稳定。
而对于朱慈烺的命令,方正化和李若琏也只能接受了。
他们虽然心中有些遗憾不能跟随朱慈烺一起奔赴战场,但他们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和大军顺利汇合之后,朱慈烺目光缓缓扫过眼前那如潮水般汇聚而来的队伍,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就在这时,他瞧见了前来相送的一众文武百官。
只见他们身着整齐的官服,神色肃穆地排列在道路两侧。
内阁和六部尚书们更是位列前排,他们那严肃的面容下,似乎藏着对这场即将远征的担忧与期许。
还有那一众平日里在京城里养尊处优的勋贵们此刻也都纷纷前来,那场面,可谓是热闹非凡,基本上该来的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