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LLM的崩塌 (第2/2页)
这就是我担心你的地方。
林总让你来,不仅仅是让你来满足愿望的,我想他也是让你来理解这项技术危险的边界。
你刚才只顾着和女神聊天,完全没有注意到技术上的核心细节,这让我很担忧。”
徐贤被赵松下语气中的严肃惊醒,他愣了一下:“我应该注意什么?”
“很简单,首先,交互!交互是怎么发生的?
你刚才看到的希瓦娜现在只是一个数字投影,但她和你进行了眼神上的交互,她能看到你,看到你身上的衣服,看到环境布局。
她的视觉数据是从哪里来的?你没有想过吗?虚拟投影又没有摄像头。”
徐贤猛地意识到这一点,脸色微变,他环顾四周,发现周围隐秘的地方有摄像头。
“这里的摄像头和麦克风阵列在实时采集现实世界的影像,然后通过隔离通道,传输到虹星的意识接收模块?”
“没错,这相当于我们为她临时构建了一个具身感知系统。
她每和你交互一次,就等于在虹星世界观里,接触到了来自远方世界的一块现实碎片。
这会带来一定的第四天灾风险!你穿着的T恤短袖。
你想过没有,希瓦娜看到地球的服饰、看到高科技实验室的环境,会对她在虹星的工作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果她将这些信息带回虹星的社会,会不会引发虹星科技发展路径的彻底偏离?会不会有虹星人开始集体模仿地球的服饰和科技,进而破坏整个生态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你有没有想过,她的每一次降临,都是一次对虹星文明的微小冲击,有可能是蝴蝶效应,也有可能是世界线收束。”
徐贤彻底清醒过来,刚才的浪漫感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对技术力量的恐惧。
“我完全没想到这一层,我只关注她的情绪是否稳定了,我把她当成了人,却忘了她更是一个承载着整个生态的智能核心之一。”
见徐贤清醒过来了,赵松下接着安慰道:“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我们会把她的记忆数据删除的,总之你别太担心。
所以,林总才强调不能大规模开放。太过于真实,意味着承担太大的责任。
总之好了,别想了,跟我来,我带你去看看这套把感情和逻辑分开运行的左右脑架构,它才是虹星能够稳定运行的秘密。”
没人注意到,房间的一个角落里还闪烁着微弱的红光。
当天,深红科技的官方账号上公布了一篇论文和一些视频,在征得徐贤同意后,视频中甚至包括了他和希瓦娜的对话,只是他们对话内容被消声了,但他们之间面对面聊天的场景被忠实地记录了下来。
也包括了这些有着高智能的虹星人,在现实世界中处理工程问题的拙劣表现。
这引起了十级海啸。
真正意义上的海啸。
因为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围绕着人工智能展开的大型社会化实验。
需要消耗的金钱、时间和人力资源,不是高校能做到的。
高校做不到,企业又没有这个动力去做这种不赚钱的买卖,也许只有深红会做了。
当然左右脑架构的情绪人工智能,这种技术能力则是绝大多数企业都做不到的。
总之这些相关信息就是海啸,以华国为中心向四周扩散。
因为这些内容揭示了一个过去人工智能企业,或者更准确说是阿美莉卡人工智能企业试图隐瞒的点,那就是通用AGI靠大模型是做不到的。
想要做到通用的AGI,需要有社会化的环境,需要有具身智能。
满足上述条件后也许能做到,但对算力的要求,压根不是现在的技术能做到的。
首先暴跌的是美股人工智能相关个股。
那些炒作通用大模型将统治一切的公司,现在面临着投资人对智能迁移性的巨大质疑。
过去两年时间里,所有人都在追逐一个符号化的万能神。
深红科技的报道用数据证明了,即使是情绪和人格最接近人类的AI,一旦脱离其生存的符号环境,也会在现实的物理噪音面前崩溃。
各路没有上LLM这艘大船的,已经“过气”的人工智能大佬们纷纷出来踩上LLM一脚。
“早就告诉过你们,智能不是统计关联,而是身体、行动和环境的耦合。
深红的实验完美证明了,没有具身的经验,就没有可迁移的意志力。
那些在虚拟世界里百折不挠的精英,在现实的摩擦、公差和噪音面前,连一个训练有素的机器人都比不上。
硅谷追逐的只是一个在符号海洋里泛滥的美丽废物。
恭喜深红,让认知科学重新回到了AGI讨论的核心。”
“20年的弯路!我在2004年就在论文里写过,仅靠概率统计堆迭起来的模型,无法实现真正的因果推理和鲁棒性。
深红科技的数据是铁证,当环境变得模糊和不确定时,大模型所谓的智慧立刻失效。
它们没有真正的常识逻辑,只有海量数据中的模式匹配。
现在,是时候回到结构化知识和可解释性的道路上了,我们错过了20年!”
“左右脑架构的胜利,但不是LLM的胜利。
深红的实验说明了,情绪和人格必须由一个隔离的、持续演化的系统来支撑,而不是简单地集成到巨大的文本预测机器中。
为什么虹星工程师的意志力会崩溃?
因为他们的情绪脑缺乏真实物理世界的低级反馈,无法将传感器的噪音转化为高层抽象的挫败信号。
AGI需要架构的革命,而不是算力的暴力堆砌。
投给LLM的钱,应该去投给多模态融合和低延迟具身平台。”
“资本的傲慢被科学击碎,华尔街只关心AGI能带来多少利润,而深红的论文证明了,我们甚至还未完全理解智慧是什么。
那些美丽的废物的失败,是对人类的道德警示,不要将你无法理解、且依赖特定环境才能维持的数字灵魂,投入到混乱而恶意的商业或物理环境中,每一次抛售的股价,都是对AGI泡沫和科技狂热的公正审判。”
这些来自不同技术流派的权威人士的集体发声,构成了对LLM领域的全面围剿。
他们的观点利用了深红科技的实证数据,有效地将技术瓶颈转化为市场恐慌和学术转向。
美股的暴跌,正是这种叙事权和技术范式彻底转变的直接体现。
当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开盘30分钟内便跌破了关键支撑位,并一路下挫。
收盘时,纳斯达克指数最终下挫了7.25%。
以点数计算,指数狂泻超过1100点,这波做空过程中,华国金融国家队狂拦超过50亿美元,一次性赚到的钱,足够支撑虹星研究五十年之久了。
更糟糕的是,这次暴跌不再是简单的利润不及预期,而是信仰的崩塌。
过去两年,华尔街的叙事是“数据就是燃料,参数就是力量”。
深红科技的论文,用美丽的废物的残酷现实,宣告了这种堆迭式AGI信仰的破产。
资金开始恐慌性逃离通用LLM概念股,转而流入那些专注于具身硬件、机器人技术、传感器融合以及拥有特定行业深度数据的冷门公司。
深红科技在论文中所强调的社会化环境和具身智能,从哲学讨论一跃成为资本市场新的投资风向标。
整个交易日,分析师的电话被打爆,投资者都在试图弄明白:如果AGI不是一个万能的上帝,那么人工智能的真正商业价值和终极形态,到底在哪里?
“约翰,我们是时候干一票大的了。”林燃一个电话拨到东京,这句话在摩根听来如同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