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大祭司的智慧 (第1/2页)
陈业带着风怀宇回到了广场,只是回来得似乎有些晚了。
各个部族的头领都已经走出了金帐,正围在那白骨柱前。
陈业已经是最晚的一个,齐齐格桑都等得有些焦急了。
眼看陈业带着一个陌生的中原人回来,齐齐格桑都来不及仔细询问,只着急地对陈业说:“宗主,快,我们要进入祖灵殿了,若是你再晚一点,便算落败了。”
陈业被齐齐格桑拉着走到白骨柱前,与其他十几位部族头领站在一起。
北疆人打扮都差不多,厚重的兽皮大衣,满头小辫和七彩的发饰,一个个不是长得雄壮就是长得肥壮,陈业这个身穿一件轻薄长袍的英俊少年站在众人面前,显得格格不入。
其他部族头领也忍不住看陈业,嘴里不知道嘀咕着什么东西,但眼神看起来都不太友善。
陈业也没让齐齐格桑翻译,想来多半不是说什么好话,听了也只是让自己生气。
任凭旁人是何种目光,说的又是什么废话,对陈业这种求长生的人来说都不值得放在心上。
而这群北疆人也说不了几句,因为那祖灵殿中很快便响起了铃铛与号角的声音,大殿的铜门缓缓打开,一众蛮人头领便疾步朝着祖灵殿走去。
陈业也紧随其后,入乡就要随俗。
只不过跟其他人相比,陈业脚步慢了些,是最后一个走进祖灵殿的。
这祖灵殿内的空间看着比外面的广场也不差多少,空旷的大殿内到处是高大的石柱,仿佛是撑天的柱子,显得威严肃穆。只是上面布满各种伤痕,已经有小半断裂,导致祖灵殿的天花板都漏了几个大洞。
中央处放着一尊神像,但也已经残破不堪,手肘往上已经彻底破碎,从那残缺的下半身来看,原来至少十丈高,似乎是个盘坐莲台的佛陀。
这大概就是当年涅槃宗留下来的东西,也不知道当年那一战是打得何等惨烈,千年之后依旧能看出些许痕迹。
在场的人里也就陈业一个是第一次来,其他部族头领都已经见怪不怪,目光全集中在那佛像前的位置。
一位身披纯白色披风的老人站在篝火堆前,用那只剩缝隙的双眼扫视众人。
听齐齐格桑说,这位大祭司已经活了上千年,是最早的北疆人。陈业看不出这人的深浅,但并没有从他身上感受到高阶修士的压力。
大祭司开了口,念着古老而神秘的音调,陈业静静地听着,即使听不懂,但只要装作聆听就行了。
按照齐齐格桑的说法,这祖灵殿里的仪式只是走个过场,等大祭司念完祷词,点燃那堆篝火,那角斗就正式开始,直接开打就完事了。
但随着大祭司念完冗长的一段祷词之后,那只剩下缝隙的双眼便朝着陈业看过来,然后他用相当标准的中原话对陈业说:“原来的客人,你也想成为北疆的一员,所以才来参加这场猎鹿盛会,对么?”
陈业没想到大祭司还会专门找他说话,但听他这般询问,陈业只好回答说:“不错,我准备在北疆开宗立派,希望能得到各位支持。”
大祭司却说:“但你选了苏合的草原,那是整个北疆水草最丰美的地方,那里能养活最多的牛羊,能养大最厉害的勇士。”
这话应该不是假的,毕竟地下藏着一颗人参果,千年下来泄露些许气息也能让这片大地生机勃勃,说是北疆最好的地盘一点都不过分。
而这正是陈业不能退让的原因,陈业便对大祭司说:“不错,酆都城便是这样一块风水宝地,但也是我亲自抢下来的。”
大祭司缓缓地说:“你并非北疆人,这片草原,你没有道理占下来的道理,更别说,你并不信奉祖灵,你要传的是你们的道统,与我北疆的信仰完全不同。”
“不错,黄泉宗并不信奉祖灵,但我也不会向诸位传道,黄泉宗的传承,只会留在酆都城内。”
陈业知道自己这番话没什么说服力,涉及信仰之争,谁能接受外来的宗教在自己地盘上埋一个钉子呢?
但陈业也不会让步,就算他愿意答应,尊主也不可能答应。陈业今天来参加猎鹿会,其实是给北疆人一个机会。万一真闹翻了,以尊主那心急火燎开宗立派的心思,怕是北疆人要再迎来第二场血祭。
尊主宁愿死在张奇剑下,也不会放弃黄泉宗与人参果。
大祭司叹了口气,仿佛没想到陈业会如此强硬,像是半点商量的余地都不给。
“既然如此,那请你告诉我们,黄泉宗,究竟要传的是什么道?”
陈业意外地看了大祭司一眼,还以为这位老人家会直接下令让其他蛮人将他围杀,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
北疆人对祖灵的信仰几乎不可动摇,黄泉宗的传承说得再漂亮,难道这群北疆人就能接受了?
但大祭司既然这么问,陈业也不准备拒绝,他正需要这个机会,让所有北疆的蛮人头领知晓黄泉宗的规矩。
“黄泉宗乃是我所创立的宗门,门规只有简单两条,一不可滥杀无辜,二不可欺凌弱小。”
大祭司又问道:“何谓无辜,何谓弱小?”
陈业解释说:“不加害于人为无辜,无力自保为弱小。”
“何谓加害?”
陈业笑道:“大祭司自有标准,何必问我。”
大祭司摇头道:“北疆的规矩,与你们中原人的规矩截然不同。各个部族都有农奴,按照你们中原读书人的说法,这算不算加害于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