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金山卫疑云 (第1/2页)
9月28日
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以战事吃紧为由,将他的指挥部前移到了黄浦江北岸的MH区。
这样可以更好的协同炮兵对黄埔江上的日寇进行反击,特别是张发奎有意无意似乎想对日寇旗舰“出云号”进行袭击。
9月29日
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突然消失在指挥部,位于MH区的指挥部一夜时间人去楼空。
而这日清晨,日寇的轰炸机精准光顾,却扑了一个空。
宪兵队于当日抓捕日谍、汉奸11人,中统申城站获立大功。
9月30日
原右翼军第十集团军刘建绪及45师、52师、预11师归属中路军朱绍良麾下。
税警第2、4、5团归建,隶属右翼军张发奎亲自指挥。
税警1团暂时归属霍揆彰直接管辖,陈誠再如何,也比朱绍良硬气。
至此,税警2、3、4、5、6五团全部归建,只是人数上大打折扣。
仅是血战一周的税警5团,仅剩下2000余人,其他各部都损失较重。
5个团的兵力不足13000人,亟待补充。
但随着这五个团的归建,新的麻烦再次出现。
一支队长(副总团长)何绍周与二支队长王公亮也相继归队,这两人都是大麻烦。
何绍周,黄埔一期毕业生,人称“侄帅”,他是何应钦的亲侄子。
王公亮,黄埔一期毕业生,参加过北伐与东征,也是地地道道的老资格。
如果两人外放,至少也是师长一级的人物,真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这里屈居。
沈复兴对这两人的了解甚少,这种内部斗争,沈复兴实在没有经历再折腾,只能求助于张发奎。
张发奎拍着胸脯帮沈复兴解决问题。
10月1日当天,原第一支队长就被调走,远赴103师,作为一线军人去了。
第二支队长调任右翼军干部作训总教官,留在了张发奎身边。
沈复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在金山卫的指挥部接到了俞飞鹏的电话:“别小看了何应钦!还有,记得遇事多多与宋部长沟通,别总是事后打报告。”
沈复兴这才惊出一身冷汗,从古鼎华开始,几乎整个税警总团的中层被自己抽了个干净。
而廖肯的下放兼任第5团则更是危险,似乎自己要把这里变成他的私军一般,痕迹太重,太明显了。
想到这里,沈复兴急忙下令:“老王,给我把孙立人找来,其他部队继续加固工事,张司令说这边修建了10个炮台,要求每个炮台都至少给我试射一遍,然后重新加固。”
不过一个小时,驻扎在全公亭的孙立人就出现在了沈复兴面前。
“沈总团长,税警4团团长孙立人向您报到!”
看着那高大挺拔的身影,沈复兴有些恍惚,现年37岁的孙立人已经退去了年轻时的稚嫩,如今的他看上去就是个久经沙场的军人。
英俊、硬朗!
“久闻不如见面,跟我出去走走,这里闷死人了。”沈复兴率先走出指挥部,向着金山卫的海边走去。
可这句“闷死人”在孙立人的耳中,却仿佛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他来到淞沪就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抗日的。
起初,他听闻沈复兴被任命为税警总团的总团长还是很不服气,可随着沈复兴在淞沪的详细战报被送到各个指挥官的桌案上,他才收敛起了轻视之心。
无论如何,这样的战绩,先不论胜败,只论杀敌,目前沈复兴是【杀寇第一人】。
上万头鬼子死在他的指挥下,要这么打下去,小鬼子拿什么侵略我们?
秋日的天气并没有多么爽朗,反而是灰蒙蒙的。
仿佛战争的阴影一直笼罩在这座城市的头顶,街上的渔民仍旧背着几挂鱼获,准备到市集贩卖。
与虹桥、闸北的多处废墟不同,金山卫的建筑相对保存完好,百姓们逃难的也不多。
毕竟富人们在8月份就已经走了个干净,留下的,都是无处可去的穷苦百姓罢了。
“抚民(孙立人)啊,你看,安民的告示与战争的警示在四天前就已经贴在了城门口,为什么百姓都眷恋不走呢?”
两人已经缓缓走到了城门下,两张硕大的告示就贴在那里。
为了方便百姓理解,还特地找了县里两个识字的在那不断给过往的百姓说明。
只有刚贴出告示的那天,人们才会去睁眼看一下,是不是又要征粮、征兵、征民夫了。
在麻木的生活了几百年后,这些人们的眼中早就失去了光芒。
旧的王朝死去,新的王朝又来。
这三大征,对于他们而言,无异于当年的封建统治。
家国天下?
你要是上去问,现在是什么年份,怕是绝大部分人都说不上来。
“卑职以为,民智未开,这些百姓也不清楚日寇的残忍,我们.”
可孙立人的话很快被沈复兴打断:“抚民啊,为什么长辈给你起名字叫抚民?”
啊!?
这话题跳脱的也太快了,孙立人有些跟不上:“大概是”
说到这里,他有些沉默,看着这些百姓,居然低下头,有些羞愧。
见他如此,沈复兴只是拉着他出城。
小满等人带着警卫跟在身后,百姓们见状纷纷避开,唯恐沾惹。
孙立人的头,低得更深了。
“是了,若是我们能抵御日寇,他们又何须背井离乡?”沈复兴迎着海上的太阳,掏出烟缓缓点燃:“这说到底,跟民智开不开没关系,他们没有这个必要离开,除非我们没能守住。”
说完,沈复兴没有看孙立人,而是继续向海边的小渔村走去。
孙立人看着这位比自己小很多的长官,心中有些怪异。
他曾经立志要报效祖国,不再受外国人欺负。
可面对这些百姓,眼前的年轻长官,似乎看得比自己更远。
是啊,如果他们守住了,百姓何须离开?
这跟民智有什么关系?
“别愣着,跟上!”沈复兴扭头继续招呼。
孙立人这次是一点轻视之心都没了,人家虽然年轻,仗打得好,鬼子杀得多,还特么的比你看得远。
如果让沈复兴听到孙立人的心里话,八成是要笑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