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替打傧相赵匡胤 (第1/2页)
“目前已经统计出来的财货,足有两千三百万缗以上。”
“各类粮油米面数以百万石。”
“这些都是主持大德们藏起来的私财。”
“算上他们寺庙的明财,铜像,铜钟,铜器,田产,房产等,所得至少再翻一倍。”
听闻林道提供的数字,柴荣也是为之乍舌。
“这比朝廷一年的收入还要多。”
“这帮子和尚,嘴里念叨着一心修行,私下里竟是如此贪婪!”
这边林道的话还没说完“这只是来汴梁城,约千数主持大德们,与他们所在寺庙里的收获。”
“这些都是规模大,收入高的富寺,大寺。”
“各地至少还有三万座中小型的寺庙。”
“虽说不如这些头部僧人的财富多,可他们的数量大。”
“积少成多之下,预估收入至少数倍于此。”
柴荣面露震惊之色。
他知道僧人们有钱,可没想到竟然这么有钱!
这可是好几年的朝廷收入总和!
这么一大笔庞大的财富,足够他不断征战天下,乃至于变革图强了。
唐末以来的武人,认钱不认人的。
好处给到位了,别说是帮你打天下,跟着你去打天庭都行。
有财货物资,就能买来武人们的忠诚,将天下给打下来。
若是没有财货,你叫武人们一声,你看他们搭理你吗?
兴致勃勃的柴荣,询问左谏议大夫王朴“朕当得几年?”
以精究术数而出名的王朴,恭敬回应“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
这话的意思是说,我只能推算陛下三十年。
三十年以后如何,我就推算不出来了。
“三十年?”
柴荣大喜“好!”
“既如此,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有钱了,就得花出去提升实力。
柴荣第一件事,就是给林道奖赏。
“这件事,你做的好。”
“皇后那里,会给她妹子添三十二抬嫁妆。”
跟着补充一句“皆是实抬。”
女子出嫁,有丰厚的嫁妆傍身,方能在夫家有体面,立得住脚。
嫁妆越是丰厚,在夫家的地位也就越高。
哪怕是小门小户之家,出嫁的时候也会有六抬,八抬乃至十二抬嫁妆。
官宦之家,半份是三十二抬,全份则是六十四抬。
随着林道迎亲日近,符家那边已经传出了消息,将会提供一百二十八抬嫁妆,这就是妥妥的十里红妆。
通常情况下,嫁妆之中会有一部分是虚抬。
就是空箱子,或者是装一些生活用品,梳妆台,夜壶等不值钱的东西。
毕竟两个人用肩膀抬着的大箱子,装满的话需要很多钱。
所以世人都是认可有虚抬凑数,为的是面子。
而实抬,那就是要装满箱子的。
像是衣物布料,被褥绢帛,头面首饰,金锭银锭,铜钱地契等等等等。
有聘礼,自然也有嫁妆,通常情况下是对等的。
像是那种索要数十万彩礼,陪嫁却只有两床被子的,只能说是人心不古~
皇后给妹妹提供的三十二抬实抬妆奁,必然都是好东西,价值不菲。
压箱子的铜钱都不够格,至少也是绢帛丝绸,华贵衣物乃至于商铺田地的地契。
对于林道来说,这自然是面子上好看。
但是财货不是他的,是女方的个人财产。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夫妻共同财产一说。
男人死了,没有留下儿子的话,那些男方宗族夺家产的,夺的其实是夫家的财产。
女方是没资格继承的。
禁佛之事,后续会有专门的人,奔赴各地的寺庙抄家。
见识过了林道用酷刑恐吓那些光头们交出私财,这些专门安排的人手,也是摩拳擦掌的带着各种刑具奔赴各地。
发誓要将各处肥到流油的寺庙,统统榨干。
这是一项长期工作,可能会持续几年之久,不过收入却是细水长流。
柴荣这里,有了财货之后,却是按耐不住的开始进行了变革。
他第一步,就是革新军制。
唐末藩镇传下来的规矩,让他很是不满。
尤其是军将们阳奉阴违,出工不出力。
士卒们死要钱,不给钱就不能战等弊端。
这让柴荣决心建立新军,用来取代那些各地藩镇传下来的贪婪武夫。
“子厚。”
这件事情,柴荣交给了自己的连襟与心腹林道去办。
“你去广募天下壮士,选取优者为殿前诸班,整顿侍卫司,编组禁军!”
历史上,做这件事情的是赵匡胤。
也正是因为动手组建了禁军,赵匡胤方能掌控军权,为之后的黄袍加身打下基础。
现在,这个机会是林道的了。
“北宋的禁军。”
林道坐在椅子上,手中拿着笔。
面前是笔记本,他正在抄作业。
历史上赵匡胤奉命编组禁军是怎么做的,林道照着抄就行,细节上修改一番,就是自己的了。
他也不是随便写,诸天世界历练出来的经验,让他对冷兵器时代的军队编制,有着深刻的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